李式太極拳

李式太極拳與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一道合稱為太極拳的“七大流派”。該拳派由天津人李瑞東所創編,是天津武術對中國武學文化的一個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式太極拳
  • 創始人:李瑞東
  • 主要流傳地:天津、北京、河北
李式太極拳的創編人李瑞東,高瑞周創辦匯通武術研究社,李式太極拳的主要內容,

李式太極拳的創編人李瑞東

李式太極拳創始人李瑞東(1851-1917),名樹勛,字文侯。天津市武清縣城關人。清鹹豐元年(1851年)出生於一個封建大地主家庭,“生而鼻缺,上翻”,固後有“鼻子李”之稱。李瑞東“性忠厚,尚義氣”,其“家資甚厚”,又精於醫學,“尤好布施”“家中食客常數十人”,所以又有“小孟嘗”之稱[1]。
李瑞東家資殷實,自幼酷愛武術,曾跟隨河北饒陽李老遂學習戳腳翻子拳、王子斌(大刀王五)學習山東彈腿、慧海法師(龍禪大和尚)學習“少林內廊秘法悟真派”拳術、岳青山(岳飛後人)學習岳家拳、甘淡然(甘鳳池曾孫)學習“內家八卦奇門拳”(八法奇門拳)、楊露禪弟子王蘭亭學習楊式太極拳。在上述六位武術大師的教誨下,李瑞東對中國武術融會貫通,最終在好友司星三、李賓甫的幫助下,創編了李式太極拳。
李瑞東的長女奇英、長子伯英、次子仲英、次女菊英、三子季英均學練李式太極拳,其弟子項潤田、李進修、陳繼先、李子廉、蔣萬和、蔣萬良、高瑞周等亦武藝出眾。據文獻記載,李瑞東的一個兒子“尤擅少林棍法,其日常練習之棍,重凡三十六斤”[2]。

高瑞周創辦匯通武術研究社

李式太極拳創編後,在李瑞東及眾多弟子的努力下,在天津、北京、山東、河北等地均有傳承,其中高瑞周的貢獻較大。
高瑞周(1900-1958),天津武清人,名金城,字瑞周,李式太極拳創始人李瑞東的入室弟子。
1947年,高瑞周在北京什剎海西海北岸成立了匯通武術研究社,高瑞周任社長、吳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擔任副社長、八極拳名家張立堂、八卦掌名家馬逸林協助教練工作,面向社會公開傳授李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八極拳、八卦掌等武術技藝。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北京武術界成立聯誼會,會址設在德勝門內的匯通武術研究社。每逢北京武術界舉行聯誼活動時,高瑞周常常利用這個機會表演他擅長的低架慢拳(李式太極拳、太極五星捶)以宣傳、介紹李式太極拳。
高瑞周的李式太極拳弟子主要有白玉璽、武淑清、張旭初、趙淑琴、周世勤、馬金龍等人。資料顯示,許多文化藝術界名人都練過李式太極拳,如梅蘭芳跟隨高瑞周、程硯秋跟隨張賓如、錢信忠跟隨白玉璽、浦心畲跟隨李瑞東的侄子李子濂均學習過李式太極拳[3]。正是由於傳人們的積極努力,李式太極拳最終成為太極拳的“七大流派”之一,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愛。

李式太極拳的主要內容

李式太極拳又稱太極五星捶、剛柔太極拳。其特點是體松舒展、剛柔相濟、連貫靈活、體用兼備[4]。演練時,李式太極拳走下盤的動作比較多,架勢較低。對習練人的腿部力量要求較大。
李式太極拳的技術體系極為龐雜,據調查在門內傳承的套路主要有“天盤拳”三十六式、“地盤拳”七十二式、“人盤拳”一百零八式。其中,“天盤拳”又稱文太極,為最上乘功夫;“地盤拳”亦稱武太極、太極八卦奇門拳;“人盤拳”又稱太極五星椎(捶),是李式太極拳的代表性套路。
  
[1]金恩忠:《國術名人錄》第42頁,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版。
[2]金恩忠:《國術名人錄》第42頁,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版。
[3]余功保:《上善若水:中國太極拳名家對話錄》第441頁,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年版。
[4]余功保:《上善若水:中國太極拳名家對話錄》第451頁,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