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李少卿(西漢騎都尉))

李陵(西漢騎都尉)

李少卿(西漢騎都尉)一般指本詞條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西漢名將,匈奴名將,飛將軍李廣長孫,李當戶的遺腹子。

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

前99年10月,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為主帥李廣利分兵遇到匈奴單于8萬騎兵作戰,連戰8天8夜,戰敗被圍,投降匈奴。由於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漢朝夷其三族,致使李陵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後來單于把公主嫁給李陵,被且鞮侯單于封為堅昆國王,做了右校王。前89年,與遠征匈奴為主將李廣利分兵的商秋成帶領的三萬漢軍打過一仗。漢昭帝即位後,李陵少時同僚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人勸李陵回國,李陵"恐再辱",拒絕回大漢,遂於前74年老死匈奴。

其一生充滿國讎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爭議。他的傳奇經歷使他成為後世文藝作品塑造的對象及原型。

基本介紹

  • 本名:李陵
  • 別稱:李騎都、李都尉
  • 字號:少卿
  • 所處時代:西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隴西成紀
  • 出生時間:公元前134年
  • 去世時間:公元前74年
  • 主要作品:《別歌》《答蘇武書》《李陵贈蘇武詩》
  • 主要成就:浚稽山之戰
  • 官職:侍中建章監騎都尉、堅昆國王
  • 祖父:李廣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孤軍深入,血戰匈奴,力竭被俘,詐降成真,歷史評價,個人作品,李陵研究,軼事典故,家族成員,祖先,長輩,同輩,妻子,後裔,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陵年輕時擔任侍中、建章監。善於騎馬射箭,對人有仁愛之心,謙讓下士,名聲很好。漢武帝認為他具有李廣的風範,命他率領八百騎兵。
李陵曾深入匈奴二千餘里,越過居延偵察地形,未遇到匈奴順利返還。後升為騎都尉,帶領精兵五千,駐在酒泉、張掖等地教習箭術以防衛匈奴。幾年後,漢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征大宛,命李陵帶其五千兵馬隨後。行至邊塞,武帝又詔令李陵,要他留下手下將士,只率五百輕騎出敦煌,至鹽水,迎接李廣利回師,然後仍駐屯在張掖。

孤軍深入

天漢二年(前99年),李廣利統領三萬騎兵從酒泉出發,攻擊在天山一帶活動的右賢王,武帝召見李陵,想要他為大軍運送糧草。
李陵來到武台殿,向武帝叩頭請求說:“臣所率領的屯邊將士,都是荊楚勇士、奇材、劍客,力可縛虎,射必中的,望能自成一軍獨當一面,到蘭乾山南邊以分單于兵力,請不要讓我們只做貳師將軍的運輸隊。”武帝說“:你是恥於做下屬吧!我發軍這么多,沒有馬匹撥給你。”李陵答道:“不須給馬匹,臣願以少擊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搗單于王庭。”漢武帝為他的勇氣所感便同意了,並詔令強駑都尉路博德領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隊。
路博德以前任過伏波將軍,也羞於做李陵的後備,便上奏:“現在剛進秋季正值匈奴馬肥之時,不可與之開戰,臣希望留李陵等到春天,與他各率酒泉、張掖五千騎兵分別攻打東西浚稽山,必將獲勝。”武帝見奏大怒,懷疑是李陵後悔不想出兵而指使路博德上書,於是傳詔路博德:“我想給李陵馬匹,他卻說什麼‘要以少擊眾’,現在匈奴侵入西河,速帶你部趕往西河,守住鉤營之道。”又傳詔李陵:“應在九月發兵,應從險要的庶虜鄣出塞,到東浚稽山南面龍勒水一帶,徘徊以觀敵情,如無所見,則沿著浞野侯趙破奴走過的路線抵受降城休整,將情況用快馬回朝報告。你與路博德說了些什麼?一併上書說清楚。”
於是,李陵率領他的五千步兵從居延出發,向北行進三十天,到浚稽山紮營。將所經過的山川地形繪製成圖,派手下騎兵陳步樂回朝稟報。陳步樂被召見,陳說李陵帶兵有方得到將士死力效命,武帝非常高興,任陳步樂為郎官。

血戰匈奴

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單于主力,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李陵軍駐紮在兩山之間,以大車作為營壘,李陵領兵衝出營壘擺開隊伍,前排持戟和盾,後排用弓和弩,下令:“聽到擊鼓就進攻,聽到鳴金就收兵。”匈奴見漢軍人少,徑直撲向漢軍營壘。
李陵揮師搏擊,千弩齊發,匈奴兵應弦而倒。匈奴軍敗退上山,漢軍追擊,殺匈奴兵數千。單于大驚,召集左賢王、右賢王部八萬多騎兵一起圍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戰且走,幾天后被困在一個山谷中。連日苦戰,很多士卒中箭受傷,三處受傷者便用車載,二處受傷者駕車,一創者堅持戰鬥。
李陵說:“我軍士氣不如前,又鼓不起來,是何原因?莫非是軍中有女人么?”原來,軍隊出發時,有些被流放到邊塞的關東盜賊的妻女隨軍作了士兵們的妻子,大多藏匿在車中。李陵把她們搜出來用劍殺掉了。第二天再戰,果然斬匈奴首三千多。他們向東南方突圍,沿著故龍城道撤退,走了四五天,被大片沼澤蘆葦擋住。
匈奴軍在上風頭縱火,李陵也令將士放火燒出一塊空地才得以自救。又退到一座山下,單于已在南面山頭上,命他兒子率騎兵向李陵發起攻擊。
李陵的步兵在樹林間與匈奴騎兵拼殺,又殺匈奴兵數千,並發連駑射單于,單于下山退走。這天李陵捕得俘虜,俘虜供出:“單于說:‘這是漢朝的精兵,久攻不能拿下,卻日夜向南退走把我們引到塞邊,會不會有伏兵呢?’而許多當戶和君長都說:‘以單于親率數萬騎兵攻打漢朝幾千人,卻不能把他們消滅,那以後將無法再調兵遣將,也使漢朝越發輕視匈奴。務必在山谷間再度猛攻,還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地,即使不能破敵,返回也來得及。’”這時,李陵軍處境更加險惡,匈奴騎兵多,戰鬥一整天不下幾十回合,匈奴兵又死傷二千餘人。匈奴軍不能取勝,準備撤走。
恰逢李陵軍中有一個叫管敢的軍侯,因被校尉凌辱而逃出投降了匈奴。對單于說:“李陵軍無後援,並且箭矢已盡,只有李陵將軍麾下和成安侯韓延年手下各八百人排在陣式前列,分別以黃白二色作旗幟,派精兵射殺旗手即可破陣了。”單于得到管敢,大喜,命騎兵合力攻打漢軍,邊打邊喊:“李陵、韓延年快降!”接著擋住去路猛烈攻打李陵。李陵處在山谷底,匈奴軍在山坡上從四面射箭,矢如雨下。漢軍堅持南行,未等衝到鞮汗山,一天之中五十萬支箭已全部射光,便丟棄戰車而去。
當時,還剩士兵三千多,赤手空拳的就斬斷車輪輻條當武器,軍吏們也只有短刀。又被一座大山所阻折入狹谷,單于切斷了他們的退路,在險要處放下壘石,很多士卒被砸死,不能前進。
黃昏後,李陵換上便衣獨步出營,攔住左右說“:不要跟著我,讓我一個人去幹掉單于!”過了很久,李陵才回來,嘆息說:“兵敗如此,惟求一死!”軍吏說:“將軍威震匈奴,陛下不會讓您死,以後可想別的辦法回去,像浞野侯(趙破奴)雖被匈奴俘獲,但後來逃回去,陛下仍以禮相待,何況對將軍您呢!”李陵說“:你別說了,我不戰死,不為壯士。”於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斷,把珍寶埋藏在地下。又扼腕道:“再有幾十支箭,我們足以逃跑了,可現在無武器再戰,天一亮就只有束手待擒了。不如各作鳥獸散,還可能有逃回去報告陛下的人。”他令將士們每人拿上二升乾糧,一大塊冰,約定在邊塞遮虜鄣會合。準備夜半時分擊鼓突圍,但鼓未響。

力竭被俘

李陵與韓延年一同上馬,十多名壯士和他們一道衝出。匈奴數千騎兵緊追,韓延年戰死,李陵長嘆:“我無臉面去見陛下呀!”於是下馬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內的僅四百餘人。李陵兵敗之處離邊塞只有百餘里,邊塞把情況報告了朝廷,武帝想必李陵已戰死,就把他母親和妻子召來,要相面的人來看,卻說他們臉無死喪之色。後來得知李陵已降匈奴,武帝大怒,責問陳步樂,陳步樂自殺了。
李陵在匈奴的位置李陵在匈奴的位置
文武百官都罵李陵,武帝以李陵之事問太史令司馬遷,司馬遷則說:“李陵服侍母親孝順,對士卒講信義,常奮不顧身以赴國家危難。他長期以來養成了國士之風。今天他一次戰敗,那些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點而不計其餘,實在令人痛心!況且李陵提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殺數萬之師,敵人被打死打傷無數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來一起圍攻。他轉戰千里,矢盡道窮,戰士們赤手空拳,頂著敵人的箭雨仍殊死搏鬥奮勇殺敵,得到部下以死效命,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身陷重圍而戰敗,但他殺死殺傷敵人的戰績也足以傳揚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以報效朝廷。”起初,武帝派李廣利率領大軍出征,只令李陵協助運輸,後來李陵與單于主力戰鬥,李廣利卻少有戰功。武帝認為司馬遷誣罔,是想詆毀貳師將軍為李陵說情,於是把他下獄施以腐刑。
很久以後,武帝悔悟到李陵是無救援所致,說:“李陵出塞之時,本來詔令強弩都尉接應,只因受了這奸詐老將奏書的影響又改變了詔令,才使得李陵全軍覆沒。”於是派使者慰問賞賜了李陵的殘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後,武帝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接李陵。
公孫敖無功而返,對武帝說:“聽俘虜講,李陵在幫單于練兵以對付漢軍,所以我們接不到他。”武帝聽到後,便將李陵家處以族刑,他母親、兄弟和妻子都被誅殺。隴西一帶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節而累及家室為恥。

詐降成真

此後,有漢使到匈奴,李陵對使者說:“我為漢朝領步卒五千橫掃匈奴,因無救援而敗,有什麼對不起漢朝而要殺我全家?”使者說:“陛下聽說李少卿在為匈奴練兵。”李陵說;“那是李緒,不是我。”李緒本來是漢朝的塞外都尉,駐守奚侯城,匈奴來攻便投降了。
匈奴時期李陵昆堅國所在位置匈奴時期李陵昆堅國所在位置
單于對他優禮有加,坐次在李陵之上。李陵恨他為匈奴練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誅,便派人刺殺了李緒。大閼氏要殺掉李陵,單于把他藏到北方去了,大閼氏死後才回來。
單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兒嫁給他,立他為右校王,立衛律為丁靈王,他們都成了掌權的貴族。衛律的父親本是長水胡人,但他卻在漢朝出生長大。他同協律都尉李延年很好,李延年推薦他出使匈奴。出使回來,恰逢李延年家被抄斬。衛律害怕株連,就出逃投降了匈奴。他很受單于寵愛,經常侍於左右。而李陵則住外邊,遇到大事才召入計議。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他們一向與李陵很好,就派李陵過去的好友隴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招李陵歸漢。任立政等到匈奴後,單于置酒款待,李陵、衛律都在座。
他們雖見到了李陵,但不能私下講話,便用目光向李陵示意,又幾次把佩刀上的環弄掉,趁撿環時握住李陵的腳,暗示他可以回漢朝去。此後李陵、衛律備牛酒慰問漢使,一起博戲暢飲,他們都穿著匈奴的服裝蓄著匈奴髮式。
任立政大聲說:“漢朝已宣布大赦,國內安樂,陛下年少,由霍子孟、上官少叔輔政。”想用這些話使李陵動心,李陵沉默不語,又不經意地摸著頭髮說:“我已成匈奴人啦!”過了一會兒,衛律起身更衣,任立政說:“少卿,你受苦了,霍子孟、上官少叔向你問好。”李陵說“:霍公與上官大人可好!”立政說“:他們請少卿回故鄉去,富貴不用擔心。”李陵小聲對任立政說:“少公,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恥辱,無可奈何!”話未說完,衛律回來了,好像聽到了他們最後的話,說:“李少卿賢能之人,大可不必只在一國居住,從前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從西戎到秦國,今天還談什麼故國之類。”說罷告辭了。
任立政接著對李陵說:“你也有這個意思么?”李陵說:“大丈夫不能反覆無常,再次蒙羞。”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
鮮卑時期李陵昆堅國所在位置鮮卑時期李陵昆堅國所在位置

歷史評價

司馬遷:“陵事親孝, 與士信, 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其素所畜積也, 有國士之風。 今舉事一不成,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 誠可痛也! 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 深輮戎馬之地, 抑數萬之師, 虜救死扶傷不暇, 悉舉引弓 之民共攻圍之。 轉鬥千里, 矢盡道窮, 士張空弮 , 冒白刃, 北首爭死敵, 得人之死力, 雖古名將不過也。 身雖陷敗, 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 彼之不死, 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蘇武: “每念足下,才為世英。器為時出。”
江淹:“至於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弔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及!”
陳叔寶:“李陵矢竭,不免請降,于禁水漲,猶且生獲,固知用兵上術,世罕其人。”
李世民:“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
駱賓王:“李都尉鴛鴦之辭,纏綿巧妙。”
王維:“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結髮有奇策,少年成壯士。長驅塞上兒,深入單于壘。旌旗列相向,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里。將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報,投軀未能死。引領望子卿,非君誰相理。”
劉灣:“漢武愛邊功,李陵提步卒。轉戰單于庭,身隨漢軍沒。李陵不愛死,心存歸漢闕。誓欲還國恩,不為匈奴屈。身辱家已無,長居虎狼窟。胡天無春風,虜地多積雪。窮陰愁殺人,況與蘇武別。發聲天地哀,執手肺腸絕。白日為我愁,陰云為我結。生為漢宮臣,死為胡地骨。萬里長相思,終身望南月。 ”
杜甫:“李陵,蘇武是吾師。”
歐陽修:“蓋詩者,樂之苗裔與。漢之蘇、李,魏之曹、劉,得其正始。”
蘇軾:“蘇、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
何去非:“夫李廣、李陵皆山西之英將也,材武善戰,能得士死力。”
辛棄疾:“將軍百戰聲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陳普:“茂陵無奈太倉陳,槐里家傳本助秦。萬落千村荊杞滿,隴西桃李亦成薪。”
徐鈞:“名將生降負己知,喪師辱國死猶遲。河梁羞與子卿別,攜手空餘五字詩。”
王世貞:“自昔倚馬占檄,橫槊賦詩,曹孟德、李少卿、桓靈寶、楊處道之外,能復有幾?自非本色故足貽姍。”
王夫之:“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而不可掩。如謂有孤軍支虜而無援,則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獲辭也。陵之族也,則嫁其禍於緒;迨其後李廣利征匈奴,陵將三萬餘騎追漢軍,轉戰九日,亦將委罪於緒乎?如曰陵受單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轉戰者,匈奴豈伊無可信之人?令陵有兩袒之心,單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與漢將相持乎!遷之為陵文過若不及,而抑稱道李廣於不絕,以獎其世業。遷之書,為背公死黨之言,而惡足信哉?為將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雖欲浣滌其污,而已緇之素,不可復白,大節喪,則余無可浣也。關羽之復歸於昭烈,幸也;假令白馬之戰,不敵顏良而死,則終為反面事讎之匹夫,而又奚辭焉?李陵曰:‘思一得當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道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蔡東藩:“蘇武去使,已為多事,若李陵部下,只五千人,身餌虎口,橫挑強胡,彼即不自量力,冒險輕進,武帝年已垂老,更事已多,安得遽遣出塞,不使他將接應,而聽令孤軍陷沒耶?蘇武不死,適見其忠;李陵不死,適成為叛。要之,皆武帝輕使之咎也。武有節行,乃使之困辱窮荒;陵亦將才,乃使之沈淪朔漠。兩人之心術不同,讀史者應並為漢廷惜矣。”
魯迅:“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項羽),少有韌性的反抗(伍子胥),少有單身鏖戰的武人(李陵),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司馬遷);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戰具比我們精利的歐美人,戰具未必比我們精利的匈奴蒙古滿洲人,都如入無人之境。‘土崩瓦解’這四個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錢穆:“李陵之才氣,及其全軍之勇決,令千載下讀史者想慕不已。”
張承志:“當他無家可歸,祖國執行不義的時候,叛變也許是悲壯的正道。”

個人作品

在文學上李陵具有特殊的地位。他本身就是文藝作品中悲情人物的典型,同時組詩《蘇武李陵贈答詩》(簡稱蘇李詩)作為漢詩中的經典,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其真實性也是歷來飽受爭議的。此外,相傳還作有《答蘇武書》,其真實性同樣被質疑。唯一可以確定的作品是記錄在《漢書》本傳中的《別歌》。

李陵研究

李陵在匈奴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活動十分引人注目。李陵等大批中原土紳、軍閥、豪強湧入匈奴地區,無疑對匈奴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研究著作《再論“擊匈奴降者賞令”及其頒布時間》《西漢各類官員投降匈奴問題研究》《秦漢逃亡問題研究》《漢代北邊“亡人”:民族立場與文化表現》《對西漢官員投降匈奴問題的初步考察》《試論西漢時期匈奴地區的中原將領》《論西漢時期匈奴地區的中原逃人》《中原人口逃入匈奴及其受到信任使用》《與狐蘭支亡降匈奴事件有關的三枚漢簡新探》《匈奴軍隊攻城戰問題研究——以劫掠西漢邊郡為例》等

軼事典故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于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勸降蘇武說:“即使在這裡守節也不會有人知曉。你的兩位兄弟已死,母親也去世了,妻子已經改嫁,十幾年過去了,妹妹和子女也不知是死是活。人生就如同早上的露珠一樣短促,何必在這裡長時間的折磨自己!況且陛下年事已高恩威無常,大臣無罪被殺的已有十幾家。”蘇武不為所動,表示自家歷代受國家恩養,必當不辱使命效忠國家,自己對於漢武帝的忠誠就如同兒子對父親的忠誠一樣不需要回報。
蘇李別意圖蘇李別意圖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蘇武說:“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單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的罪惡,上能達天!”說著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李陵不好意思親自送禮物給蘇武,讓他的妻子賜給蘇武幾十頭牛羊。後來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邊界上抓住了雲中郡的一個俘虜,說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喪服,說是陛下駕崩了。”蘇武聽到這個訊息,面向南放聲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達幾月之久。
漢昭帝即位幾年後,漢朝派使者到匈奴迎接蘇武,李陵安排酒筵向蘇武祝賀,說:“今天你還歸,在匈奴中揚名,在漢皇族中功績顯赫。即使古代史書所記載的事跡,圖畫所繪的人物,怎能超過你!我李陵雖然無能和膽怯,假如漢廷姑且寬恕我的罪過,不殺我的老母,使我能實現在奇恥大辱下積蓄已久的志願,這就同曹沫在柯邑訂盟可能差不多,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記的!逮捕殺戮我的全家,成為當世的奇恥大辱,我還再顧念什麼呢?算了吧,讓你了解我的心罷了!我已成異國之人,這一別就永遠隔絕了!”李陵起舞,唱道:“走過萬里行程啊穿過了沙漠,為君王帶兵啊奮戰匈奴。歸路斷絕啊刀箭毀壞,兵士們全部死亡啊我的名聲已敗壞。老母已死,雖想報恩何處歸!”李陵淚下縱橫,於是同蘇武永別。
蘇李訣別圖蘇李訣別圖
此外蘇李泣別的故事作為一種藝術題材,不斷被後人用各種藝術手法演繹。從南朝起就一直有假託蘇李離別情景的“擬蘇李詩”創作。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敦煌變文中有《李陵變文》《蘇武李陵執別詞》。明朝畫家陳洪綬兩次創作《蘇李泣別圖》。2007年上海淮劇團創作了改編自蘇李故事的新編歷史劇《漢魂歌》

家族成員

祖先

長輩

祖父:李廣
父:李當戶
叔父:李敢、李椒

同輩

堂弟:李禹
堂妹:李氏

妻子

前妻:無記載,被牽連誅殺
且鞮侯單于之女

後裔

前妻的兒子:無記載,被牽連誅殺
李陵子:公元前56年李陵的兒子擁立晝藉都尉為單于,呼韓邪單于捕斬了他。
李穆北周名將。累遷都督、大將軍、柱國大司空,屢建奇功。公元581年,楊堅受禪登基,封李穆為太師,位列三公
公元648年,一支來自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地區的黠戛斯朝貢團,在其酋長失缽屈阿棧率領下,抵達了唐朝首都長安。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漢朝李陵的後裔,與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認親”。史料記載,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后,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地區,而堅昆正好是黠戛斯的古稱。另外,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為黑髮黑瞳,明顯具有同漢人混血的特徵。因此,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中國少數民族柯爾克孜族和中亞的吉爾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後代。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 台灣作家張國立曾以其李氏一族之事,撰成小說《匈奴》一書,獲第二屆皇冠大眾小說獎首獎。
  • 中國大陸作家鐘晶晶寫了《李陵》一書。
  • 中國大陸作家賈滌非也寫了《李陵傳奇之風雲乍起》一書。
  • 日本作家中島敦作有短篇小說《李陵》,收錄於短篇小說集《山月記》。
  • 中國大陸作家錢莉芳的歷史科幻小說《天命》中以李陵、蘇武等為主要角色。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漢武帝》:葛文田飾演李陵;
1996年電視劇《司馬遷》:王全有飾演李陵;
電視劇《漢武帝》中的李陵電視劇《漢武帝》中的李陵
2001年電視劇《大漢天子》:劉冠翔飾演李陵;
2003年電視劇《大漢天子2》:杜淳飾演李陵;
2004年電視劇《漢武大帝》:郭偉飾演李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