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葦夼村

天啟年間(1621-1627年),李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地處積水的山溝,蘆葦叢生,故命村名為李家葦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家葦夼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
  • 耕地:86.3公頃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因地處積水的山溝,蘆葦叢生,故命村名為李家葦夼。李家葦夼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0°59′,北緯37°03′。
東與韓家葦夼村接壤,西與安家樓底村為鄰,南與萊陽市崖東夼村隔山相望。隸屬徐家店鎮,北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6.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312戶,812人。有李、王2姓,均為漢族,李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1年八路軍解放本村。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55年,糧食畝產107公斤,總產15.4萬公斤。
1978年,糧食畝產230公斤,總產35.8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46公斤,比1978年增長216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帶領民眾開始栽植蘋果。
1992年,民眾以義務工的形式,開發荒山,挖樹窩7000餘個,栽植優質紅富士蘋果和板栗。
2000年,全村果園面積達27公頃,產量20萬公斤,收入20多萬元。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152.7萬元,其中農業82.7萬元,林業33萬元,畜牧養殖業37萬元。
2002年,糧食畝產450公斤,總產31萬公斤。

第二產業

1930年,李鳳順開設石灰窯,從業人員9人。另有2戶粉坊。
自1980年通電後,村集體建起麵粉加工廠等。
1980─1995年,村集體建起建築用石子廠。
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達30多人,收入40萬元。

第三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村黨支部支持和鼓勵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辦起商店、電氣焊部、機械維修部及個體運輸等行業。
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78人,收入290萬元,其中運輸業240萬元,商飲業25萬元,服務業25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有私塾一處,學生十幾人。建國初期,在校學生30多人。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學生逐年增多,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6人。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組織參加培訓學習,有7人獲得技術職稱。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只能靠半糧半糠菜度日。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65年,人均糧食219公斤。1985年,人均糧食450公斤,全村收入99.4萬元。2002年,人均糧食460公斤,全村有各種車輛180輛,機車120輛,電話90部,彩電200台。集體福利1980年初,村投資3萬餘元,用上電網供電。1985年,集體投資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1995年,投資7萬多元,安裝了閉路電視。1995年起,對考入中專學校的學生,每人獎勵100元;考入大專院校的每人獎200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成立黨支部,李丕壽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先後開展了反特、反奸、反地主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隨軍參戰。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8月,設村公所。
1943年,改稱村政府。
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8名。
1958年9月,改為大隊管理委員會。
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李丕會、李典英、李風順、李京奎、李培成、李洪君、李慶進、李培學、李振學、李喜忠、李志紅、李洪軍、李志路。
2002年,有黨小組4個,黨員27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李丕壽、李殿英、李丕成、李恆功、李培照、李振璞、李洪君、李振學、李培南、李慶進、李喜忠、李志紅、李恆玉、李志生、李志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