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李姓從李家葦夼村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為李家莊。因重名,1980年更名李新莊。後有王、張等姓來此定居。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47年秋國民黨軍重點進攻膠東達訂戲時,打死村察榜想民1人,燒毀房屋6間,搶走糧食近萬斤,牲口1頭。 1952年成立
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2年投資4萬元,用上電網供電。1983年實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95年本村被評為縣級文明村。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5公斤,總產3.75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50公斤,總產7.5萬公烏白遷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有了較大提高。2002年,糧食畝產437公斤,總產11.8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漿承栽植蘋果、梨等十多種果樹。2000年,全村果園面積達7.5公頃,收入23萬元。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160.9萬元,其中農業84.5萬元,林業5.6萬元,畜牧養殖業69.5萬元,其它1.3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網扣加工,收入微薄。1978年,村集體建麵粉加工廠、豆腐坊等。改革開放後,村集體提供場地,引進外資,建起車輛修配廠。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8人,收入43.5萬元,其中工業20萬元,建築業23.5萬元。 第三產業1976年,村辦起了供銷合作社代銷店。改革開放以來,村黨支部帶領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辦起商店、電氣焊部、飯店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人,收入112.8萬元,其中運輸業38.8萬元人,商飲業58.5萬元,服務業15.5萬元。
社會進步
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村達多凝盼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日子。解放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墊體墊高。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25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400公斤,全村收入12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餘額15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62輛,電話43部,彩電70台,電冰櫃20台,洗衣機5台。 村莊建設建國初期,村街道不整,辣妹汗全村民住房大多數是草房,房屋破爛不堪。1981年以來,村統一規劃,在村東開發新房區,建新房60多棟。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93年,投資5萬餘元,村民用上自來水。1999年,投資3萬元,安裝有線電視。從1992年開始,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每人獎400元。
組織建設
抗日戰爭中前期,本村沒有中共黨組織,只有一名中共黨員。1945年建立黨支部,李洪山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福恩、王福林、王吉勝、王吉仙、王地勝、王吉臣、李慶柱、張桂發。2002年,全村有黨員13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5年,設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文喜、李振法、王錦章、王吉臣、王吉勝、王吉仙、李慶柱、張桂發、李明玉。
組織建設
抗日戰爭中前期,本村沒有中共黨組織,只有一名中共黨員。1945年建立黨支部,李洪山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福恩、王福林、王吉勝、王吉仙、王地勝、王吉臣、李慶柱、張桂發。2002年,全村有黨員13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5年,設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文喜、李振法、王錦章、王吉臣、王吉勝、王吉仙、李慶柱、張桂發、李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