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五經魁

李家五經魁

李家五經魁又稱舞大鬼,是福建省清流縣的傳統舞蹈,因流傳於該縣李家鄉而得名。作為一種較為罕見的民間表演藝術,起源於明朝正德年間末葉或嘉靖初期,五經魁表演特徵獨特,寄託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2007年5月,李家鄉因“五經魁”表演而入選福建民間藝術之鄉,同年8月“五經魁”表演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家五經魁
  • 流傳地區:福建省清流縣李家鄉李村
  • 非遺級別: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閩政文〔2007〕291號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 榮譽:福建民間藝術(五經魁)之鄉
歷史淵源,表演內容,表演形式,傳承價值,傳承情況,搶救保護,

歷史淵源

李家五經魁因流傳於該縣李家鄉而得名。五經魁,又稱“舞大鬼”,是一種較為罕見的民間表演藝術。李家“五經魁”表演主要流行在清流縣李家鄉李村一帶。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李家五經魁”,歷史悠久。相傳,此項活動始於16世紀上半葉(明朝正德年間末葉或嘉靖初期),船岡村(即李家村)有位老翁名叫李得保,他有4個兒子、11個孫子。得保父子頗有文才,且懷憂國憂民之志,雖深居山區,卻好談論時政,說古論今。有一年正月,得保的次子用紙殼做了五張“五金魁”面具,由五個孫子戴著,手裡各拿寫著“恭賀新喜”、“吉祥如意”、“人壽年豐”“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紅布條,去向老人拜年,以博老人高興。其它孫子見了,也吵著要。得保的次子就索性又做了五張,沒有面具的那一個就當領隊,並為他們設計、排煉了簡單的舞蹈動作。村民看到他們的表演,非常喜歡,約定每年正月初三及正月十四,為“出行日”,邀請他們出來為各戶“拜年”,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家共享快樂,從此約定成俗。隨著時代發展,“五經魁”的服裝、道具經精心設計,越來越精緻,舞蹈動作也越來越完善,契合人物性格。由於其人物裝扮色彩豐富,動作優美,活動又具有獨特的寓意,因而歷久不衰。

表演內容

所謂的“五經魁”指的是傳說中的五個民間崇敬的歷史人物。這五個人物分別是:雷震子(亦叫雷公)、鐘馗(民間信仰中的正義之神)、包拯(傳說他是陰曹判官),寇準(寇準是宋代名相,故叫天官),李廣(漢代名將,匈奴稱廣為飛將軍,故叫將軍)。人民之所以崇敬這五個人物,是因為他們都為國家、為人民做了好事,雷震子扶明主,輔助周文王興兵伐紂,救民於倒懸;鐘馗,捉鬼除妖,消除人間鬼魅魍魎之禍害;包拯,不畏權勢,鐵面無私,伸張正義;寇準為名相,剛直不阿,力排眾議,促成宋真宗抗擊入侵強遼,造福國家,造福人民;李廣平匈奴,威震邊陲,保衛國土,愛戴人民。人們根據這五個不同歷史人物的不同性格,做成五個不同的面具,畫上不同的臉譜,設計了不同的舞蹈動作,穿上不同的服飾進行表演,以寄予人民希翼國泰民安的厚望,這個民間文娛活動就叫“五經魁”。
李家五經魁表演中的五經魁李家五經魁表演中的五經魁

表演形式

李家“五經魁”一年只有兩次與民眾見面,每年正月初三叫“經魁出行”,給民眾拜年。正月十四是當地的“盛會佳期”(亦即廟會),“五經魁”再次出來巡演,隊伍後面還跟隨著嗩吶、十番鑼鼓伴奏以及鎮武祖師神像、花籠等。所到之處,戶主必須焚香鳴炮迎接,並贈送紅包,紅包留作“五經魁”活動經費。巡演在李村、鮮水、河背三個村之間進行,路程近10公里,所以演員十分辛苦。
演出隊伍由10人兩組組成,每兩人扮演同一角色,佇列由原來的兩列演變為後來的一列,人物排序有規矩,雷震子在前,後面跟著鐘馗,隨後是包拯、第四個是寇準,最後李廣壓鎮,剩下5人再依次排序。
面具、服飾、道具及人物特徵:雷震子,紅長臉,鷹嘴,身穿紅色彩衣,左手執銅鑼,右手拿九節鑼錘,鳴鑼開道;鐘馗,青面獠牙,身穿綠色衣裙,手握鐵筆,手舞足蹈;包拯,黑臉長須,身穿黑袍,手搖一把鐵骨綢扇,儀態威嚴,凜然不可侵犯;寇準,黃紅臉,身穿黃色莽袍,手持特製拐杖,老成持重;李廣,白臉清秀,身穿甲冑,手揮大刀,威武雄壯。
在長期民俗活動中,不同人物之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類似擒拿格鬥的成套動作,扮演者邊走邊對舞,舞姿優美,動作利落,配合默契。

傳承價值

學術價值:李家“五經魁”表演是清流縣倖存下來為數不多的民間藝術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它的豐富內容、基本特徵以及傳承歷史,在民間表演藝術中實屬罕見,發掘、搶救和保護五經魁,對豐富、傳承民間藝術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實用價值:李家“五經魁”表演在當地民眾中影響極大,體現了歷史流傳下來的中華傳統美德和民眾的價值取向,發掘、保護和發展“五經魁”表演,對於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作用。

傳承情況

1950年後,李家鄉“五經魁”曾停止活動,所有面具、器械及樂器在“文革”期間都毀於一旦。1981年,村里人希望重新開展“五經魁”活動,李金才老人根據記憶畫下了“五經魁”的模樣,請人重新製作了面具和服飾,並和村里其他老人一起,編排“五經魁”的舞蹈動作,培訓年輕人,才使“五經魁”恢復。次年正月,“五經魁”正式恢復演出。
李金才是李村熟知李家“五經魁”的能人,精通“五經魁”各角色的舞蹈動作。2008年,李金才去世後,村里精通“五經魁”各角色舞蹈動作的就只有李立德了,也已是年邁體弱、力不從心了。
李家“五經魁”面臨著人才傳承的問題。以前“五經魁”普及率高,家家戶戶男丁孩提時就參與表演,大家熱情極高,每次演出“五經魁”,演員和樂器班子雖說要備20多人輪番上陣,可隨時都可調兵遣將,不愁缺少人手。現代社會,許多年輕人外出經商務工,同時農民業餘文化生活也日漸豐富,加之“五經魁”巡演要在李村、鮮水、河背三個村進行,路程近10公里,許多人懼於演出辛苦,使表演的人員逐年減少。到2008年,參加“五經魁”表演中最年輕的也已年近40歲,每年正月要開展“五經魁”表演,需要早早組織動員,不然人手不夠就演不成了。
經費緊張也是李家“五經魁”傳承面臨的一個困境。“五經魁”活動僅靠給民眾拜年時戶主贈送的紅包作為經費,表演補貼微薄,伴奏用的樂器也都是大家臨時湊齊,音響效果很差。2003年,面具重新雕刻製作,所需資金均靠幾個老人掏腰包,平時的活動組織,也是幾個老人義務張羅。
2007年5月,李家鄉入選福建民間藝術(五經魁)之鄉名錄。

搶救保護

從2007年底開始,李家“五經魁”作為三明市唯一的民間舞蹈項目向省文化廳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加強舞蹈編排指導,提升“五經魁”的藝術水準,並組織他們多次參加城區文藝演出活動,增強大家對“五經魁”的認識,使更多的人理解和喜愛這一特色鮮明的民俗活動。鄉村和縣文化部門經過調研探討,制訂了相應的保護、扶持方案,並改進“五經魁”的舞蹈動作,使演出更精彩、更契合人物性格。同時,爭取和籌措資金,建設民間文化活動基地,培訓熱心“五經魁”的年輕人,提高演出質量和效果,把李家“五經魁”活動與李家鄉旅遊業對接,將這一民間藝術更好地發揚光大。2007年8月李家“五經魁”表演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名片及圖冊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