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出征
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
唐朝再征
南詔。此次被朝廷選中當任遠征主帥的竟是
閣羅鳳的好朋友李宓將軍,連他的五個兒子都在征南大軍之列。出征前全家相聚,李宓痛苦不堪,嘆道:“南詔受聖朝冊封,稱臣納貢,不違不悖,豈有
風雲突變之理?自古征戰無情,知交對壘,弟兄仇殺,血染沙場,天理良心何在!”長子李貞元只好勸道:“為將者當稟忠於國,如今君命難違,縱然洞悉事態原委,也無回天之力,何苦傷精費神!”李宓的長孫女巧珠不忍見爺爺滿腔悲苦,要求陪爺出征。李宓道:“萬萬不可,吾家子孫,今後當戒之慎匆為將。”說著取出一把寶劍交給巧珠說:“這是當年閣羅鳳贈我之南詔鐸鞘寶劍,若一年之後爺不回來,我孫女可持此劍進見
南詔王,後事自有分曉。”
就這樣,李將軍不得已而為之的矛盾心情踏上了萬里征途。一路上征南大軍受盡了
蠻煙瘴雨帶來的疾病和由於給養不濟而誤食
野菜中毒的折磨,死傷無數,早已軍心渙散。
南詔一方面臨大軍壓境,閣羅鳳也早已作好了充分準備:與吐蕃結盟為兄弟之國求得
吐蕃派兵增援;重築龍首龍尾兩關,在龍尾關前開挖了子河,再築玉龍關為前沿陣地,層層設防。打算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以疲勞消耗戰術,只巴望李將軍會因久攻不克,糧餉耗盡而自動退兵。
三路進兵
然而此時已是
箭在弦上不可不發了。李將軍分三路進軍:派副帥
何履光率水師準備從下河口渡海正面進攻,派長子李貞元為副總兵從江尾攻打龍首關,本人自率中軍攻打龍尾關。結果,水師被南詔趁夜偷襲,未及下海即已潰敗,李貞元部又被南下的吐蕃兵和
鳳伽異部兩面夾擊,也遭慘敗。龍尾關這邊由閣羅鳳親自指揮面對李將軍的強攻。
玉龍關前的子河對岸,李將軍手揮三尺
龍泉寶劍,跨騎一匹雪白的寶馬正欲踏上通往玉龍關的一座木板
吊橋。此時寶馬卻止步不行,用蹄子踢打橋頭,雙目流淚回頭望著主人。原來,這吊橋木板事先已被換成朽木,不堪負重。玉龍關上的守將吼道:“馬不前行、懼我南詔神威,何不就此退兵,免遭滅頂之災!”一句話卻激怒了李將軍,不顧一切地策馬登橋,剛到橋心,“轟隆”一聲人馬皆墜入河心淤泥之中。元帥沉江,士兵不戰而亂,一片混亂廝殺。整個戰爭南詔損兵3萬,唐師陣亡4萬有餘,釀成了一場震動唐王朝的大悲劇。
戰後,閣羅鳳下令收集唐軍陣亡將士葬於
西洱河南岸和舊鋪,刻碑勒石題為“
大唐天寶戰士冢”後稱“
萬人冢”和“
千人冢”。大碑落成之日,閣羅鳳率軍民前往祭奠,親自致悼詞曰:“君不正而朝綱亂,奸佞起而害忠良。生乃禍之始,死乃怨之終。嗚呼悲哉!唐師陣亡兄弟!”。
建祠供奉
閣羅鳳又命南詔軍民將李將軍遺體葬於
蒼山斜陽峰麓的仙鶴塘,並建李將軍祠,供奉神位。次年,李將軍夫人帶孫女巧珠來到
太和。巧珠以祖父留下的南詔鐸鞘劍呈獻閣羅鳳,舉座潸然淚下。閣羅鳳陪同夫人及巧珠到李將軍祠祭奠,親筆題寫一聯:“父忠子孝,留下英魂警後世;節義兩全,磷火萬點
洱河咽。”讓巧珠焚化給爺爺。事後,巧珠願世居
南中,閣羅鳳為其擇配鄭回三公子,封公子為陽瓜州司文郎。
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閣羅鳳於
太和城立“
德化碑”表明不得已而叛唐的經過和永遠臣服中原王朝的心跡。30年後,閣羅鳳的孫子
異牟尋即位,於
貞元十年(公元794年)與唐朝使者崔佐時會盟於
點蒼山神祠,在歷史上傳為維護統一,民族團結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