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宅

李安宅

李安宅,1900年生,河北省遷安縣人。字仁齋,筆名任責。1926年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赴美國深造。1938年赴甘肅拉卜楞寺對藏傳佛教進行實地調查,後任教於成都華西大學。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從事研究工作。1950年進藏任教。1963年任教於四川師範學院。1985年逝世。一生專治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藏學的研究,頗有成績。宗教方面的專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調查報告》、《宗教與邊疆建設》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安宅
  • 別名:任責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85
人物簡介,人物履歷,主要著作,

人物簡介

李安宅,河北省遷西縣白塔寨村人。字仁齋,筆名任責。著名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家。曾任四川省政協委員,中國社會學研究會顧問、中國民族學會顧問、中國民俗學研究會顧問等。
1923年考入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後轉入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班。1926年獲該系文學學士,畢業後留任該校社會學系助教、講師和國學研究所編譯員。因通英文,被張家口蘇聯領事館聘為英文翻譯,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赴美留學,與黨組織失去聯繫。1934年,接受羅氏基金會獎學金,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耶魯大學人類學系留學。在此期間到美國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從事印第安民族社會教育的考察和研究,並撰寫了《印第安祖尼的母系社會》一書。隨後又翻譯了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的《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兩性社會學》等。1937年回國,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副教授。1938年,北平淪陷,接受陶孟和、顧頡剛兩師的建議,以教育部邊疆視察員的身份,赴甘肅蘭州,與其妻藏學專家於式玉一道深入甘南藏族地區拉卜楞寺,從事藏族文化促進工作和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在此期間,撰寫有關藏族宗教、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論文,並撰寫了《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一書。1941年李安宅離開拉卜楞寺到成都,任華西協和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教授、邊疆研究所所長。1944年與張逢吉、任乃強等人到西康省南北兩路進行藏族社會調查,為時半年,寫下了《喇嘛教薩迦派》、《西康德格之歷史與人口》等文。1947年應美國耶魯大學的邀請,任該校研究院人類學系客座教授。翌年,赴英國考察和講學。1949年回國後,參加人民解放軍,投身於解放西藏的事業。隨人民解放軍進至昌都後,與於式玉一道創辦了昌都國小。1951年到達拉薩,在西藏軍區政治部協助解放軍辦藏語文培訓班,並擔任藏訓班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同時還兼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2年3月,參與創辦拉薩國小,並擔任該校副校長。1955年調回成都,任西南民族學院副教務長,並從事民族政策的教學工作。1966年調四川師範學院,任該院外語系主任兼院副教務長、教務處副處長,並擔任英語教學工作。曾任中國社會學研究會和中國民俗學研究會顧問、四川省政協委員等職。1985年3月4日在成都去世,享年85歲。
其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社會學和藏學兩個方面。他是最早運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實地考察和研究藏區的學者之一。在教育方面,參與創辦拉卜楞國小、昌都國小、拉薩國小及西南民族學院,為藏區教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人物履歷

1924年考入燕京大學研究生班,畢業後留任助教。
1926年一1929年在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習,兼任助教。
1934—1936年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耶魯大學人類學系學習,
並參與了新墨西哥州祖尼族人的印第安母系社會調查及墨西哥的鄉村調查。
1936年回國,在燕京大學任教。
1938年任甘肅省科學教育館教育科學組組長。
1941—1947年任華西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1947年赴美國耶魯大學講授人類學。
1950年赴西藏,後在西南民族學院任副教務長。
1961年任四川師範學院副教務長,兼任外語系主任。

主要著作

《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1931年);
《美學》(1934年);
《意義學》(1934年);
《邊疆社會工作》(1944年);
《社會學論文集》(1938年);
《交感巫術的心理學》(譯著,1931年);
《巫術與語言》(譯著,1936年);
《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譯著,1936年);
知識社會學》(譯著,1944年);
《兩性社會學》(合譯);
《英漢對照社會學辭彙》(合譯)。
《李安宅藏學論文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