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

李天祿

李天祿,出生於台北一個布袋戲世家。他的命運從落地那一天起就預示著其特殊之處,比如他的祖父、父親、他自己以及他的兒子分別有著四個不同的姓,究其原因都是兩次入贅造成的。李天祿的身世坎坷,四代人有四種姓。祖父何許土,因一樁意外,承諾要為親族許家生一個後嗣傳宗接代,父親許金木就是這個易姓許的後嗣,許金木後來入贅李家,生下長子李天祿,依台灣人的習俗從母姓。後來李天祿又入贅陳家,長子同樣也是從母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天祿
  • 外文名:Li Tianlu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台北
  •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2日
  • 逝世日期:1998年8月13日
  • 職業:演員
  • 代表作品:《童年往事》,《悲情城市》等
  • 性別:男
生平,歷史背景,登上電視台,榮譽,招收學生,電影,獲獎,逝世,

生平

李天祿父親為“華陽台”布袋戲劇團團長,在8歲李天祿即學習該項才藝。1930年入贅陳家,娶陳茶為妻,隨後於1932年,也就是在22歲時自立“亦宛然”劇團。24歲那年,年輕的李天祿以徒孫輩身份和從福建來台演出、86歲高齡的“先生祖”貓婆同台演出《天波樓》。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占據台灣的日本殖民者下令所有中國傳統戲曲禁止演出,其中就包括布袋戲。受迫於當時的大環境,李天祿不得不暫時封箱從事其他行業。1941年,布袋戲開禁,卻設有諸多限制。李天祿為了在戰火中維持生計也不得不演出“時代布袋戲”,應文山郡川上課長之邀,加入“英美擊滅催進隊”,重回石碇山區為日本政府演宣傳劇,領日本警察課的薪水。
太平洋戰爭爆發,李天祿連戲也沒得演,只好轉到公館築城部隊當勞務監工。台灣光復前一天,李天祿在疏散過程中失去他的老丈人和第二個兒子,自己又染上瘧疾,差點喪命。為了生活只能暫時棲身徒弟張火木的戲班“景中奇”,一邊演戲一邊對抗瘧疾忽冷忽熱的折磨,熬過戰火及病魔的摧殘。
1993年的《戲夢人生》講述中止於此。

歷史背景

國民政府初期對布袋戲並沒有任何限制,加上戰爭過後的經濟恢復背景,李天祿和其他知名名布袋戲劇團成為了台灣最主要的娛樂。
李天祿很巧妙地將京劇的文武場引進布袋戲的後場,並大量採用京劇的唱曲及口白,這種別樹一幟的風格,因京劇被稱為“外江戲”之故,李天祿的布袋戲風格也被稱為“外江派”。亦宛然劇團曾經從1952年開始,連續二十多年獲得全省布袋戲比賽北區冠軍,這階段也是李天祿的事業最高峰。

登上電視台

1962年台灣當時唯一的無線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播出李天祿全本的《三國志》下午則是國語版的《西遊記》,這是布袋戲首次登上熒幕。但因傳統布袋戲不適合無線電視,它們並沒有造成預期的轟動效果。

榮譽

傳統布袋戲於70年代迅速沒落,1978年農曆正月,亦宛然宣布解散。隔年,已經七十歲的李天祿在11月最後一次參加台北市戲劇比賽獲得金獅獎。隨後亦宛然將所有的戲棚和戲偶道具都封箱,暫時劃下休止符。

招收學生

晚年的李天祿開始收外國學生,這裡面有法國的班任旅、尹曉青、陸佩玉,澳洲的華僑林慧美、日本的村上良子、美國穆小珠、韓國的和尚阿斗等,他們從世界各地飛到台灣拜在李天祿門下習藝。李天祿開始變成空中飛人,法國文化部年年寄來聘書,好運連連,獲得了來自國內外的雙重肯定,包括法國最高獎章“騎士榮譽勳章”和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布袋戲個人項目),可謂風光至極。
說起作為電影演員的李天祿老人,很多人反應過來的是他只和侯孝賢合作過,應該結識很早,但並非如此,甚至在1985年——也就是拍攝《戀戀風塵》之前,兩人才有了第一次正式的會面,劇組托人聯繫李天祿出演片中阿公一角時,不想這位老人既沒有架子也不含糊地答應了下來。1985年6月,在台大試聽館外,侯孝賢專程來拜訪李天祿,不過老人對於侯孝賢的名字一點反應都沒有,數年前的一面之緣已經印象模糊。不過周圍學生對於侯孝賢的出現顯得很興奮,這也讓老人在心裡覺得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導演可能有些來頭。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李天祿和亦宛然去參與拍攝了的《童年往事》,那是1984年的事情,也就是小阿孝在戲院里看亦宛然布袋戲的段落,只不過後來被拿掉。這的確是件遺憾的事情,不過李天祿和侯孝賢卻才剛剛開始,甚至細心的觀眾還是可以在《童年往事》里找到亦宛然出現的痕跡。
再考究下去,李天祿最早參與的電影的是李行導演的《路》,不過所擔任的只是跑龍套的角色,他所做的事情就是配合劇情需要在片中土地廟的榕樹下演布袋戲,只有一個鏡頭,還得和他手中的“尫仔”平分。
追溯起老阿公和電影的關係,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歲月,李天祿並不喜歡看電影,而是專心於他的布袋戲和亦宛然劇團。在台灣光復之後(1945年之後)他結識了相好金鑾,她約李天祿去看電影,他拒絕說“自己一進電影院只要燈光一暗馬上就會睡著”,後來說不過金鑾,兩人才一起去看了《魂斷藍橋》。1985年10月,李天祿應邀去美國公演,在美國學生穆小珠的影響下,逐漸對電影有了些興趣,按他的說法是銀幕上演的東西還蠻有意思。

電影

接下來拍攝《戀戀風塵》,李天祿再一次回到了九份的石碇山區,這也是老人第三次回到了老地方,但這一次他爬山爬到一半就爬不動了,只能由工作人員輪流背上山。老人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真的老了,四十年的時光悄悄溜走。第一次在石碇山區李天祿14歲,爬山過嶺,搭棚演戲,以弱小身軀開始獨立謀生;第二次是太平洋戰爭時為日本演宣傳劇,參與日軍的“英美擊減催進隊”,那時李天祿33歲,這段往事可以參見1993年的《戲夢人生》。
在《戀戀風塵》中,李天祿第一次展示了他在幾十年生活閱歷中的歷練和豐富的閩南語對白積累,老人稱自己和老友黃海岱一樣:“指間不離煙,開口不離乾”。基本上侯孝賢都是講解下劇情之後讓老人自己自由發揮,而按侯孝賢的說法,連吳念真那么熟悉閩南語的人在李天祿面前都要自嘆弗如。爺孫倆的戲份和結尾的山水青蒼都成為《戀戀風塵》里難忘的段落。

獲獎

之後的《尼羅河的女兒》及其他影片,李天祿只是屬於走走場,還是老阿公角色,沒什麼特別戲份。直到1989年的《悲情城市》出演林家的老祖父,作為日據時代的過來人,侯孝賢向老人諮詢了那個年代的藝旦、老酒家、江湖恩怨還有二二八事件相關。同年,李天祿領取了當局頒發放的“民族藝師”稱號和“國際傳播獎”榮譽。
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之後,侯孝賢籌備下一部影片就是關於李天祿老人一生的記錄,通過撰寫回憶錄和大量蒐集資料,一切準備工作慢慢走上正軌。
1990年7月,李天祿第一次回到泉州,也是他的祖籍老家,他拜訪了同為木偶大師的國家一級演員黃奕缺,而此時侯孝賢正在泉州和閩南其他地方尋找適合《戲夢人生》的外景。
算命老先生說他是吃愈老,走愈遠,人愈紅。這一點在《戲夢人生》來到1993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之後得到了印證,也正是本片讓廣大影迷,兩岸三地到海內外的人,認識了這個身骨硬朗、幽默風趣的老阿公,一代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1993年的坎城電影節也富有神奇色彩,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侯孝賢的《戲夢人生》匯集了兩岸三地的華人力量出現在這座法國南部的海濱小城,同樣是以戲劇說人生,同樣穿插大時代的背景變動,不同的是一個充滿情感穿透力,一個卻是不露紙面的蒼涼。頒獎典禮前《霸王別姬》劇組被通知得獎面帶喜色,而《戲夢人生》劇組沒被通知到則多少顯得面無表情,這部獻給老阿公的作品如果只是走一趟就回台灣也太令人失望了。
然而當首先頒發的評審會特別獎宣布由《戲夢人生》獲得時,侯孝賢和李天祿和劇組一行人喜出望外。侯孝賢一路扶著84歲高齡的李天祿上台領獎,老阿公戴著墨鏡,用中法兩種語言向台下說“謝謝大家”(MERCI),引起了全場觀眾的熱烈迴響。
晚年的李天祿為了勢頭衰微的傳統藝術文化沒落而憂心,為了籌設布袋戲文物館不遺餘力。他一生的命運興衰正是台灣地方戲曲的興衰,在資源不足的艱難環境中。1996年12月31日,文物館在各方資助下終於風光落成。

逝世

1998年李天祿卻因長年抽菸肺部受損住進了醫院,1998年8月13日下午,在《戲夢人生》中演李天祿一角的林強去探望老人時,他還能又唱又笑。到了晚上,老人血壓陡降並於深夜11時45五分安然溘逝於家中,就此與世長辭。從此世少了一位傑出的藝術工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