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李天祿 | 李天祿 | ---- |
李天祿青年 | 林強 | ---- |
李天祿少年 | 程奎中 | ---- |
李天祿童年 | 卓舉偉 | ---- |
李火 | 洪流 | 李天祿祖父 |
許夢冬 | 蔡振南 | 李天祿父 |
李年 | 高東秀 | 李天祿生母 |
林來發 | 楊麗音 | 李天祿後母 |
陳茶 | 黃倩如 | 李天祿妻 |
陳昇 | 武拉運 | 李天祿丈人公 |
陳阿來 | 李傳燦 | 李天祿丈人 |
陳錫煌 | 李文彬 | 李天祿子 |
李嬌娥 | 蔡宜樺 | 李天祿女 |
大叔公 | 呂福祿 | ---- |
二叔公 | 劉南陽 | ---- |
三叔公 | 林水清 | ---- |
金環姆 | 陳淑芳 | ---- |
老沙魁 | 楊財明 | ---- |
阿春 | 蔡秋鳳 | ---- |
大目仔 | 陳亦珊 | ---- |
許旺來 | 小戽斗 | ---- |
麗珠 | 魏筱惠 | ---- |
阿貴 | 鄭雅齡 | ---- |
川上課長 | 伊東史朗 | ---- |
川上妻 | 日野恭子 | ---- |
貝元警佐 | 井村淳 | ---- |
黑川警佐 | 納富俊郎 | ---- |
爐主(安邦) | 陳錫煌 | ---- |
鹿角 | 吳榮昌 | ---- |
火木 | 余清顯 | ---- |
指仔 | 蔡照益 | ---- |
番薯 | 陸明進 | ---- |
掌中戲後場 | 李順發;許再添;楊財明;劉金松;周松茂; | ---- |
職員表
角色演員介紹
- 李天祿演員:李天祿台灣布袋戲大師。出身於福建一個布袋戲藝人世家,1910年生人。9歲喪母,開始跟著父親許金木的布袋戲班“華陽台”跑野台戲。14歲奉父命入山,開始了與布袋戲相伴的一生。20歲入贅台北戲界名家——陳府。兩年後,李天祿的“亦宛然”布袋戲團成立,4年後,“亦宛然”在與“宛若真”和“小西園”的爭鋒中一炮走紅,成功躋身一流戲班之列。“七七事變”後,李天祿封箱罷演。為了養家,1942年,李天祿重操舊業,開始演日化的“改良布袋戲”。台灣光復後,李天祿成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四組宣導處處長。
- 李天祿(青年)演員:林強台灣布袋戲大師。出身於福建一個布袋戲藝人世家,1910年生人。9歲喪母,開始跟著父親許金木的布袋戲班“華陽台”跑野台戲。14歲奉父命入山,開始了與布袋戲相伴的一生。20歲入贅台北戲界名家——陳府。兩年後,李天祿的“亦宛然”布袋戲團成立,4年後,“亦宛然”在與“宛若真”和“小西園”的爭鋒中一炮走紅,成功躋身一流戲班之列。“七七事變”後,李天祿封箱罷演。為了養家,1942年,李天祿重操舊業,開始演日化的“改良布袋戲”。台灣光復後,李天祿成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四組宣導處處長。
- 李火演員:洪流李天祿外祖父。但因其父是入贅李家,稱其為阿公(祖父)。
- 許夢冬演員:蔡振南李天祿父。布袋戲藝人。迫於岳父的壓力,只能讓自己的長子姓李,稱自己為“叔叔”。是李天祿的師傅和嚴父,支持他自己組建劇團,但父子關係冷淡。
- 李年演員:高東秀李天祿生母。勤勞,要強,因病去世。
- 林來發演員:楊麗音李天祿繼母。生有兩子,與李天祿關係不睦。
- 陳茶演員:黃倩如李天祿妻。招贅李天祿為婿,長子也隨母姓陳。有一子在抗戰期間夭折。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屆次名稱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1993 | 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評審團獎 | 獲獎 | |
提名 | ||||
1993 | 最佳攝影 | 獲獎 | ||
最佳造型設計 | 阮佩芸 張光慧 | 獲獎 | ||
最佳錄音 | 獲獎 | |||
最佳劇情片 | 戲夢人生 | 提名 | ||
最佳美術設計 | 張弘 何獻科 盧明進 蔡照益 | 提名 | ||
最佳電影音樂 | 提名 |
幕後製作
參與項目 | 公司名稱 |
---|---|
製作 | 歡樂無限電影有限公司 |
侯孝賢電影社 | |
年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
ERA國際有限公司 | |
發行 | 歡樂無限電影有限公司 |
ERA國際有限公司 | |
Shibata Organisation Inc. [日本](1993) (院線) |
發行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加拿大 | 1993年9月13日(多倫多電影節) |
法國 | 1993年12月8日 |
荷蘭 | 1994年4月21日 |
香港 | 1994年5月19日 |
阿根廷 | 2002年4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