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李商隱詩賞讀
- 作者:鄧丹,陳芝國
- 類別:詩歌鑑賞
- 開本:32開
圖書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編輯推薦,導語,前言,圖書目錄,賞析,
圖書簡介
他們濃縮了深邃的體悟,用一生的執著寫就了這美的詩章,讓我們能夠分享他們的智慧與經驗,體味著“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境界。而這種浸潤心靈的閱讀,對於忙忙碌碌的現代人而言,應該也算得上是一種修煉和享受吧。
作者簡介
陳芝國,首都師範大學文學碩士,首都師範大學在讀博士。主要研究中國詩歌,發表相關論文多篇,對古典詩詞情有獨鐘。
媒體推薦
書評
編輯推薦
《李商隱詩賞讀》: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怨。 李商隱生在晚唐,錯過了盛唐時的華麗和喧鬧。但是,他以其深情綿邈、綽約多姿的詩文開闢出了一種獨特的新詩境,成為繼李白、杜甫後唐詩的又一高峰。作為繼李杜之後的詩壇大家,李商隱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深深影響著後人。王蒙先生認為李商隱運用了"蒙太奇"的創作手法,構築和熔鑄了詩人的詩象與詩境,建造了一個與外部物質世界有關聯又不大相同的深幽的內心情感世界。《李商隱詩賞讀》選詩以編年順序排列,亦有未編年的詩入列。入選篇目的標準是儘可能地選思想和藝術性俱佳的作品,或在某一方面有特色的作品,以求為讀者展現李商隱詩歌的全貌。
導語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精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支。閱讀一卷古詩詞,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更有其特殊的意義。
本書將李商隱其人其事作了簡介,並遴選其優秀作品進行分析研究,特邀各高校學有專精的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學者,精心編選以成專輯。
前言
對於傳統的中國精英階層,詩詞創作是他們自識字就開始的人生必修課。他們自然而然地浸潤其中,如同日常飲食。
古來聖賢無不善於此道。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詩詞,既蘊涵著前賢豐富的人生經驗,也濃縮著先人深邃的人生體悟:“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顯示出晉人劉琨對於更高層次人生境界的嚮往,“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透露出唐人李白對於人生流程奧秘的領會,“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宋人蘇軾對於豐厚學識的自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是清人納蘭性德對於世情多變的無奈……很多詩詞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詩人獨特的遭際下寫就的,它們不僅記錄了當時歷史背景、詩人的遭遇和情感,有很多還涉及更久遠的歷史典故、神話傳說等。因而在詩詞中,歷史鮮活了起來,詩人的人生鮮活了起來。古典詩詞以其深刻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往往成為孩童習字誦讀的傳統教材,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中國小語文教材中古典詩詞也占有相當的比重。
詩詞是華美的,以致歷經久遠,仍被我們反覆玩味,這也是詩詞的重要價值之一。而造成這種美的因素很多,其中詩人的真誠占了重要的份額。他們濃縮了深邃的體悟,用一生的執著寫就了這美的詩章,詩人的生命之花綻放其中,可謂至誠。唯其如此,才流傳千載而不昧,時時觸動我們的心弦。
一卷古詩詞在手,即可與千載之上的古人進行跨時空的心靈的溝通和對話,分享他們的人生智慧與人生經驗,體味著“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境界。這種浸潤心靈的閱讀,對於忙忙碌碌的現代人而言,應該也算得上一種“精神的化妝”,或者“心靈的美容”吧。這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更有其特殊的意義。
本叢書分別從李白、杜甫、自居易、李商隱、杜牧、李煜、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共十位唐宋詩詞名家的作品中,遴選其優秀者以成十部專輯。另外廣泛擷取唐宋詩詞名家精華之篇匯成兩本合輯,一為《唐代詩人名家名作賞讀》,一為《唐宋詞人名家名作賞讀》,一併呈獻給讀者。十位大家在唐宋兩代詩詞領域中,已經具備了較強的代表性,再加上兩本合輯盡搜名家名作,故本叢書足具唐宋詩詞之大致面貌,觀止矣。
本叢書特邀各高校學有專精的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學者,精心編選。其中的注釋力求詳備準確,賞析文字力求流暢感人,雅俗共賞,其字裡行間也滲透著編著者自己的研讀心得和人生體驗。因此,箇中偏頗之見難以避免,所謂“見仁見智”是也。我們的初衷之一也正是在於拋磚引玉。
是為序
董希平
圖書目錄
序言
李商隱真人其詩
編平詩
無題(八歲偷照鏡)
隨師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夕陽樓
曲江
安定城樓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選一)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馬嵬(二首選一)
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賦得雞
落花
北齊(二首)
一笑相傾國便亡
巧笑知堪敵萬機
桂林
深樹見一顆櫻桃尚在
到秋
海上謠
舊將軍
贈司勛杜十三員外
漫成五章
沈宋裁辭矜變律
李杜操持事略齊
生兒古有孫征虜
代北偏師銜使節
郭令素心非黷武
九日
野菊
白雲夫舊居
……
未編平詩 情深意遠 思緒纏綿
賞析
本文通過深入分析《夜雨寄北》一詩,指出了李商隱詩歌創造中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形象、細膩、含蓄、深刻。?
關鍵字:多種風格;錯位的視角;委婉;情景交融;含蓄
李商隱(813-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晚唐著名詩人。?
李商隱的詩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風格,正如周振甫所評:“有百寶流蘇的綺麗,有千絲織網的細密,有行雲流水的空明”?①,他的詩歌在我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開闢了一種新的意境,豐富了唐詩的藝術成就。本文僅就李商隱《夜雨寄北》一詩的賞析,揭示其詩歌創作中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形象、細膩、含蓄、深刻。?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巴蜀寫給他在長安的妻子的詩。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於詩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常團聚。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李商隱與妻子的分別卻常常是久別,因而對夫妻恩愛、相思情長就體會的更深、更強烈。在其筆下就呈現出“春蠶吐絲”、“蠟炬成灰”般的摯著熱烈,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這首小詩寫得明白如話,不用典故,不用比興,直書其事,直寫其景,直敘其話;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蘊無限深情於質樸無華的詞語之中,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餘地。?
首句起筆以“君”直呼對方,以獨特的視角勾畫出一幅夫妻相思溫情脈脈的畫面:親愛的妻啊,你肯定是懷著急切的心情問我何日是歸期,那么,現在我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這句詩的獨特之處在於詩人以錯位的視角寫相思之情,即對方未必真有信寄來詢問歸期,而是詩人自己構想妻子思念、詢問歸期。在我國古詩中寫相思之情的詩,往往並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念對方,而是寫對方如何思念自己,通過這種手法含蓄地表達詩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過構想妻子在月夜對自己的思念來表現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卻把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個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尋味。?
“巴山夜雨漲秋池”直寫自己當時所處的環境,也就是寫景。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特定的環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作者對這個環境作了較為具體的描寫,不僅寫了天上所淋之雨,而且寫了地下所積之雨。透過寫實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這樣一個氣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漲滿,作者身邊無一個親密的友人,雨驟風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獨、淒涼。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煩,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滿,自然作者的內心情感也洶湧難平。那么,“漲秋池”給人的感覺豈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漲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對妻子無限思念的感情波濤。所以,寫景中又深深地透著寫情,寫的是環境,但絕不單單是環境,字裡行間流露著一個“情”字。這樣,情景交融就構成了一種藝術境界。
如果說前兩句是實寫當前景的話,那么後兩句則是虛寫未來情。詩人在秋雨綿綿之夜,觸景生情,展開想像的翅膀,用豐富而自然的聯想來表現他們夫妻的恩愛之情。詩人在此選取了兩種情態:一個是動態“共剪”,一個是語態“卻話”。“共剪西窗燭”,具體細膩而又無限傳神地描繪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圖,一個“共”字極寫了親昵之情態。而“何當”一詞卻又把詩人描繪的美景推向了遠方,推向了虛處。這美景原來不過是詩人追念、嚮往的,至於何時重回溫柔鄉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這是多么殘酷的事情,又是多么無奈的事情。這一句,字字含情,卻又不著一個“情”字,表達非常含蓄。?
傳情莫過於語言,“言為心聲”,詩人想像夫妻二人團聚在一起,秉燭夜話,進行心靈的交流。“卻話”是回溯追想,詩人此時構想彼時,而彼時正談論此時,談論的是巴山夜雨之時的思念之情。在這首短小的四句詩中兩處出現“巴山夜雨”的字樣,這種情況在一般的古詩中是絕少見的,?
形象、細膩、含蓄、深刻,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