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婕

李丹婕,女,博士,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特聘副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丹婕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歷史學
  • 任職院校:中山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領域,學術成果,代表論文,評論與訪談,參與編纂,學術會議,學術交流,科研項目,

人物經歷

2015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研究領域

南北朝隋唐文獻、社會與歷史。
主要感興趣方向是中古華北區域社會與族群關係、中古城市社會與文化史。

學術成果

代表論文

1.《唐代六胡州研究論評》,《新疆師範大學》2004年第4期,102—107頁;日譯本,中田裕子譯,《東洋史苑》65,2005年,1—19頁。
2.《沙陀部族與後唐的建立》,《文史》2005年第4期,中華書局,229—244頁。
3.《從宮廷到坊里——玄肅代三朝政治權力嬗變分析》,《唐研究》第1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227—265頁。
4.《從“”仆“到“臣”:玄肅代時期宦官群體角色的轉型》,《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2期,124—133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5.《帝賜錦衣——唐朝服飾中的秩序與風尚》,《文史知識》2013年第1期,25—33頁。
6.《“麻衣”與晚唐進士文化》,《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第7期,139—143頁。
7.《“竇參割濠隸徐”辨——中唐政局與徐濠泗節度使的建立》,《未名亞太論叢》第6輯,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1—14頁。
8.《郭子儀家族及其京城宅第——以新出墓誌為中心》(與榮新江合撰),《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17—26頁。
9.《承繼還是革命?——唐朝政權建立及其歷史敘事》,《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4期,123—156頁。
10.《白居易與他的林園雙鶴》(上),《文史知識》2014年第7期,117—123頁。
11.《白居易與他的林園雙鶴》(下),《文史知識》2014年第8期,115—123頁。
12.《親仁郭家——安史亂後秩序重建與政治博弈》,《唐研究》第20卷“羅傑偉先生紀念專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309—335頁。

評論與訪談

1.《羌人的歷史與“歷史”》,《讀書》2009年第4期,95—98頁。
2.《唐代文史研究的典範——2011 年麥大維教授(David McMullen)北大講學述要》,《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5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377—385頁。
3.《社會網路中的畫作與畫家——評〈畫家生涯: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6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409—415頁。
4.《唐代中國的族群與政治——三部著作的評介與反思》,《西域文史》第8輯,科學出版社,2014年,215—233頁。
5.《評〈同舟共濟:清明上河圖與北宋社會的衝突妥協〉》,《新國學》第10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305—314頁。
6.《張廣達談沙畹及法國現代漢學的轉型》,《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5年2月15日。
7《評王靜〈中古都城建城傳說與政治文化〉》,《新史學》第26卷第3期,台北史語所,2015年9月。

參與編纂

1.《從撒馬爾乾到長安——粟特人在中國的文化遺蹟》,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該書為國家圖書館與法國遠東學院合辦“粟特人在中國”國際會議展覽圖錄。
2. Susan Whitfield, The Silk Road: Trade、Travel、War and Faith, The British Library, London, 2004. 該書為大英博物館“絲綢之路”國際會議暨展覽圖錄。
3.《吐魯番文書總目》(歐美收藏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學術會議

1.2012年8月參加日本京都大學“京都與東亞”論壇。
2.2014年11月參加香港大學“族群與邊疆”學術論壇。
3.2015年1月香港城市大學兩岸三地青年學者人文論壇。

學術交流

2012年11月參加杭州師範大學國學院學術工作坊。
2013年8月參加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晉城:中國社會的長程歷史”。
2013年10月—2014年2月,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

科研項目

2012年9月—2013年3月,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博士生課題研究,結題成果《“竇參割濠隸徐”辨——中唐政局與徐濠泗節度使的建立》,《未名亞太論叢》第6輯,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1—14頁。
2013年12月-2015年5月,北京大學才齋博士研究生課題,《太宗昭陵:七世紀中國的政治秩序與世界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