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中國當代作家)

李娟(中國當代作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籍貫四川樂至,中國當代作家。

1999年開始寫作投稿,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2003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2010年,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2011年,獲得茅台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獎”。2012年,相繼出版長篇散文《冬牧場》與《羊道》系列散文。2017年,出版散文集《遙遠的向日葵地》,後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娟
  • 別名:去年燕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新疆
  • 出生日期:1979年7月21日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冬牧場羊道
  • 主要成就:人民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出版作品,發表作品,創作特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79年7月21日,李娟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123團。從小到大,李娟跟著媽媽、外婆從四川搬到新疆,從縣城到牧場,有好幾年每年要搬上兩三次家。其中,她小時候在新疆富蘊縣度過一大段童年。
李娟七歲時,進入樂至縣的“國小坡”國小上學,讀學前班。因為上學遲到,總是被老師體罰。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外婆分類垃圾。曾轉學到新疆,在富蘊縣上了兩三年國小。此外,李娟在《挨打記》中記述了國小時遭受的校園暴力。因沒有戶口,中學拒絕接收,家裡多交了些借讀費,李娟才得以入讀。
中學畢業,李娟向媽媽提出不想繼續上學,但被拒絕。高一那年,媽媽帶李娟回到四川老家,做小生意賠了錢,一家人決定重回新疆。李娟轉到富蘊縣二中,在高三時悄悄退學。李娟跟著媽媽學裁縫,但她們生意並不好,於是只好進入山野,跟著哈薩克牧民轉場。李娟在山裡待了不到一年,也曾到烏魯木齊打工,做過地下服裝廠的流水線工人,還做過車工,後開始業餘寫作和投稿。
2000年冬天,在照顧重病外婆的閒暇時間中完成了散文集《九篇雪》第一稿。2001年,在雜誌社當編輯。
2003年1月,散文集《九篇雪》作為劉亮程主編的“住居新疆”叢書一種出版。同年春天,李娟從烏魯木齊結束打工生活回到家,之後在朋友幫助下成為地委宣傳部的辦事員,做些辦公室的服務性工作,自此開始了網路寫作。幾年間,寫了《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和兩部“阿勒泰”集子。
2007年春天,離開辦公室,回到草原,一頭扎進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與他們共處三個月。
2008年,李娟存夠了五千塊錢,便辭了職,到江南一帶打工、戀愛、生活。同時開始憶述與扎克拜媽媽一家生活的日子,一邊寫一邊發表,大約用了三年多時間,完成《羊道》三部曲。
2010年6月,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該書集結了李娟1998—2003年之間完成並在《文匯報》《南方周末》等處發表的散文;7月,出版散文集《我的阿勒泰》;11月,於《人民文學》雜誌發表《春牧場》,與《人民文學》雜誌“人民大地·行動者”的非虛構寫作計畫簽約。同年冬天,跟隨哈薩克族牧民居麻一家去往烏倫古河以南120公里處的冬牧場,在地下一米深的地窩子里生活了三個多月。
2012年春天,將家從阿克哈拉牧業村遷至阿勒泰市郊農村,也在城裡買了樓房;6月,出版長篇散文《冬牧場》;8月起,出版《羊道·春牧場》《羊道·前山夏牧場》《羊道·深山夏牧場》。
2013年7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9月,出版第二版《阿勒泰的角落》。
2017年6月,出版隨筆集《記一忘三二》;11月,出版散文集《遙遠的向日葵地》,該作品收錄李娟發表在《文匯報》同名專欄的短篇散文。
2018年4月,作品《遙遠的向日葵地》入選2017中國好書;8月,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2020年7月,作品《記一忘三二》由花城出版社再版。
2022年7月,當選新疆作家協會第九屆主席團副主席;9月,作品《羊道》三部曲由花城出版社再版。
2023年3月,與花城文學院簽約;11月13日,當選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2024年5月,因同名劇集熱播,作品《我的阿勒泰》在一個月內銷售突破六十萬冊,最高銷量一天達五萬冊;6月,出版“花城·李娟”大字版系列,收錄《遙遠的向日葵地》《九篇雪》等八部作品,增加攝影作品;7月,散文《夜行車》發表於雜誌《花城》。

個人生活

  • 家族
李娟的母親名為李輝,是離職的兵團人。2000年,她在阿爾泰深山牧區開了一個雜貨鋪兼裁縫店,跟著哈薩克牧民轉場,帶著貨物不停搬家,住過塑膠帳篷、鐵皮屋子、木頭房子、土坯房子,定居在額爾齊斯河南面戈壁灘上的烏倫古河一帶,後遷至阿勒泰市郊。
李娟的外婆名為秦玉珍。一生沒有戶籍,輾轉於新疆四川兩地。七十多歲時被政府召回故鄉,照顧百歲高齡的烈屬養母。拾垃圾為生,並獨自撫養外孫女。養母過世後,政府提供的六平米廉租房被收回,她於八十五歲高齡獨自回到鄉間耕種生活。八十八歲跟隨最小的女兒再次回到新疆。從此再也沒能回到故鄉。

主要作品

出版作品

作品名稱
首版時間
作品分類
九篇雪
2003年1月
散文集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1年9月
冬牧場
2012年6月
長篇散文
2012年8月
羊道》系列散文
2012年9月
2017年6月
隨筆集
詩集
2017年11月
散文集

發表作品

作品名稱
發表刊物
作品名稱
發表刊物
《欠債》
《中華散文》2001年第1期
《九篇雪》
《人民文學》2001年第7期
《沙依橫布拉克》
《大家》2001年第7期
《南戈壁》
《青年文學》2001年第8期
《孩子的手》
《青年文學》2002年第2期
《落葉的街道》
《青年文學》2002年第9期
《戈壁灘上,媽媽和牛車遠錯過》
《青年文學》2003年第3期
《阿瑪克家的小兒子》
《青年文學》2006年第4期
《孩子們》
《青春》2008年第10期
《國小坡》
《萌芽》2008年第11期
《門口的土路》
《人民文學》2009年第7期
《拔草》
《萌芽》2010年第2期
《七個碎片》
《萌芽》2010年第7期
《荒野來客》
《上海文學》2010年第10期
《訪客》
《萌芽》2010年第10期
《七月流水》
《萌芽》2010年第11期
《羊道·春牧場》
《人民文學》2010年第11期
《報應》
《西部》2010年第22期
《蘇乎拉傳奇》
《安徽文學》2011年第2期
《羊道·夏牧場》
《人民文學》2011年第2期
《羊道·夏牧場之二》
《人民文學》2011年第4期
《給流浪的母親》
《天涯》2011年第4期
《散文兩題》
《上海文學》2011年第6期
《冬牧場》
《人民文學》2011年第11期
《我的閱讀》
《小說界》2015年第2期
《火車快開》
《上海文學》2016年第1期
《夜行車》
《花城》2024年第4期
-
-
資料來源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 遊牧文化
在《羊道》系列散文中,李娟將遊牧民族的生活狀態、民風民俗呈現給讀者,並在敘事寫景的同時,帶出對自我、對人生的真切思考。遊牧生活是貫穿哈薩克族多年的生存方式,如今隨著牧民大量的定居及畜牧業的工業化,這種持續了千年的傳統正面臨著被消解的境況。對於一個不斷遷徙的民族來說,定居點的興建將會改變他們四季轉場的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當他們不再經歷轉場時,與之相關的習俗、節日、宗教儀式等也將失去其依附基礎。先進生產工具的運用代替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城市的繁榮吸引了大批年輕人進軍都市。作者娓娓道出了自己的焦慮與不安,對牧場的變遷,傳統生活的消解,作者親身感受著高速發展的社會給這種原始、古老文化所帶來的衝擊和震撼,並從文化的層面進行自我審視,對現代性進行著反思。
  • 家人
李娟對家人的感情是複雜和矛盾的。《遙遠的向日葵地》中,李娟筆下的外婆是可愛的,也因為沾了時刻處於死亡邊緣的恐懼,她害怕外婆死去所以“依仗她的愛意,抓牢她僅剩的清明,拚命搖晃她,挽留她”。她對外婆的愛中還有無法給她所承諾的愧疚。她對外婆的愛是深沉而矛盾的,希望外婆早日擺脫孤獨與對死亡的恐懼,卻又百般挽留,因而陷入無限的痛苦與愧疚之中。作為與外婆有著深刻聯繫的母親,李娟對母親的感情則是更為委婉而簡單的,她讚美母親赤身行走於大地的豪情直率;對母親以做飯難吃為榮拒絕做飯的我行我素、堅持經營葵花地的獨立堅強暗自讚嘆;為母親將完美的樹幹、心愛的花慷慨地交給“我”之後的默默牽掛所透露出的無以回報的愛。
  • 生活
作為一個漢族人,李娟長年累月地生活在少數民族聚集地,除了得到一些新鮮、客觀的異質性體驗外,更多的是難以對自己文化身份定位的困惑。家庭成員的殘缺與生活條件的惡劣,在李娟的成長過程中也不時困擾著她。沉迷於大自然的美景中,是解脫自我的美妙之法,但宇宙的永恆與人類的渺小總會在不經意間使人感到一絲落寞。李娟在面對生命的孤獨時,並非沉溺在自己的小生活中不能自拔,更多的是以一種淡然姿態去接納生活,用自己對世界、對生命的愛,擁抱生活。
《阿勒泰的角落》記錄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書中除了一家人濃厚的生活氣息之外,更能發現李娟與生活的坦然相處。她不發表關於生活的意見,她感受生活。因此,讀者看到的是一種生活的姿態,對生活的坦然與欣喜。明明住的是四面透風被人遺棄的房子,作者還樂滋滋地想著自己住的是套大房子。之後又搬進一間用土塊蓋起的小房子,也覺得溫馨無比。裁縫鋪的店面只有十來個平方,前半截做生意,後半截睡覺、吃飯。對李娟來說,這樣的環境下,牆皮突然掉下來一塊,也是被鍋里燉的風乾羊肉溢出的香氣酥下來的。外面的女孩子都不願意嫁過來的地方,李娟卻能在這片紅土地上自得其樂。

藝術特色

  • “非虛構”寫作
李娟的作品多以“在場”的方式和紀實手法,直面社會、民生等諸多問題,文中作者不但是個講述者,更是牧民主要生活和書中事件的參與者。雙重身份的書寫使作品呈現出一種天然的現場感,無論是她的身體還是心靈,都做到了完全的“在場”。從她的初作《九篇雪》到《羊道》系列散文,這種反映現實生活的“在場”寫作始終貫穿其中。作者以“在場”的姿態切入,進而對身邊的事物以及自己的生活情況展開描寫。生病的黑牛、有趣的駱駝、搖籃里的嬰兒、剽悍的扎克拜媽媽、粗獷豪放的哈薩克男人。在那裡,她以親身經歷為線索來收集原生態素材,了解他們的生活;與他們一道做家務、背雪、趕羊,加入日常勞動。作者以在場者的姿態狀寫著生活的瑣事,無論是就李娟來說還是就創作內容而言,都有著共同的價值期待和追求。這種追求,不摻雜利益成分,不藉助外在技術手段,而是根據牛羊習性和草原的四季變化,順應自然規律。
  • 地域特色
李娟筆下的哈薩克地區的生活狀態中,內蘊著她對阿勒泰哈薩克牧民生活的真實感受與多元理解,這使其散文體現出阿勒泰的地域文化特色。李娟以散文真誠狀寫了哈薩克牧民的生存方式。她沒有旅客獵奇的眼光,而是對那裡的自然與人充滿了本位意識,敘事真誠真實。她的第一部集子《九篇雪》,回憶了自己跟隨母親在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意的經歷,在向世人展現一幅幅不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之時,掀開了阿爾泰遊牧生活的一角,讓讀者對哈薩克牧民的遊牧文明有了一些了解。《羊道》系列與《冬牧場》真實記錄了哈薩克牧民“在路上”的生活。其中艱辛的轉場和貧窮的生活就是哈薩克人“悄寂深暗”的生活本身,並非李娟的藝術想像和誇張。
  • 語言特色
在李娟的散文中,舉凡表現阿勒泰地區哈薩克牧人的生活,或塑造牧人形象時,必定用人物的哈薩克名字,而自我足跡所至的每一處,均以真實的地名寫出,筆下的哈薩克語傳達,像阿勒泰、富蘊、阿克哈拉、吉爾阿特、喀吾圖、額爾齊斯河可可托海等地名河名符號,是李娟散文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這些真實的山名、河名、鎮名、村名被大量運用於情景構造,把阿勒泰區域的地理環境、自然景觀、民情風俗等顯示出來。除此之外,作者在作品中常用到哈薩克語的一些辭彙。如拖依(舞會)、巴郎(孩子)、乃麻孜(祈禱)、蘇魯(美人)等,這些詞語出現在文中,毫不突兀彆扭,十分貼近阿勒泰牧民的生活實際。
作者經常在簡潔通俗的國語中,不時雜糅進一些當地少數民族牧民的習慣用語,呈現出漢語與哈薩克語並陳的局面。包括作者與牧民家庭個別成員因語言障礙交談時竭力表達卻“說不清楚”,對話的意思雙方都未瞭然仍能促膝而談;有的地方還對一些牧民語言的並不確切的“漢譯”等,都造成了奇異而陌生的語言特色。譬如,“他又指著爺爺說:‘這個尕老漢嘛(居然這么稱呼爺爺!),他的兒子拿了我的丫頭。我的兒子嘛,又拿了他的丫頭——就是這個樣子的嘛!’”將“娶”媳婦說成“拿”,既能夠表達本意,又顯示了少數民族使用漢語時的機智和直白。
《遙遠的向日葵地》等作品中,李娟便用擬人的手法描寫動物,寫兔子時說它“東張西望,拒絕溝通”、“若無其事抖抖耳朵”;寫雞時用“神氣的國王”“便衣警衛”來形容;寫鴨時借鴨子在過冬後“太了解自己的體重、密度和脂肪比例的變化”而拒絕下水來彰顯鴨子們的機智。作者運用的擬人手法不僅是修飾文辭的工具,更是其主觀情感不自禁的流露。李娟描寫動物植物時的擬人是一以貫之的,仿佛它們就是人,而沒有絲毫“比”或“擬”的痕跡。動植物與人類是同等階級,不分高低貴賤的思想的體現,是她內心情感的外化。

獲獎記錄

文學類

2024-11
首屆天山文學獎提名獎
獲獎
獲獎作品:記一忘三二
2019
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
獲獎
獲獎作品:《遙遠的向日葵地》  
2018
2017中國好書
獲獎
獲獎作品:《遙遠的向日葵地》  
2018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獲獎
獲獎作品:《遙遠的向日葵地》  
2017
第十一屆上海文學獎
獲獎
獲獎作品:《火車快開》  
2016
第一屆茅盾文學新人獎
獲獎
2014
花地文學榜·年度散文金獎
獲獎
獲獎作品:《阿勒泰的角落》  
2013
第四屆天山文藝獎
獲獎
獲獎作品:《阿勒泰的角落》  
2012
第十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
提名
獲獎作品:《冬牧場》  
2012
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
獲獎
獲獎作品:《羊道》  
2012
第二屆西部文學獎·散文獎
獲獎
獲獎作品:《報應》  
2011
華文最佳散文獎
獲獎
獲獎作品:《羊的冬天》  
2011
茅台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獎”
獲獎
獲獎作品:《羊道》系列  
2010
第九屆上海文學獎
獲獎
獲獎作品:《荒野來客》  
2010
華文最佳散文獎
獲獎
獲獎作品:《要過不好不壞的生活》  
2010
第九屆華文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最具潛力新人
提名
2009
第一屆在場主義散文獎·新銳獎
獲獎
獲獎作品:《羊道》  
2006
第二屆天山文藝獎
獲獎
獲獎作品:《喀吾圖的永遠之處》  
資料來源

人物評價

李娟的敘述來自她的記憶深處,以及那片廣袤沉靜而豐腴的土地。她記住的,恰恰是易被人們所遺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現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蝕的、某種古老而民間的傳統。正是這種富有價值的、兼具深情與克制的日常記錄和生活描寫,使她的文學疆域遠遠超越具體的地理界線與時間限定,在廣大的時空獲得延伸性的力量。(人民文學獎授獎詞)
李娟的散文有一種樂觀豁達的遊牧精神。她的文字獨具性靈,透明而慧黠,邊疆生活在她的筆下充滿跳蕩的生機和詩意。(魯迅文學獎授獎詞)
李娟那些隨興而為的文字,是與在新疆阿勒泰一隅的切身經驗感悟緊密相連的,是懷著女性的敏感和寫作者的虔誠,為廣袤土地上人、河流、萬物的平凡生動留下富於溫度和情懷的造像寫心,大千世界唯個人筆墨絢爛,其散文點點滴滴匯成的涓涓細流,已成為當代漢語寫作中極具美感和衝擊力的存在。(茅盾文學新人獎授獎詞)
她的文字,若是追根尋源可以找到遊牧文學的特色。我能為讀到這樣的散文感到幸福,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已經很難寫出這種東西了。只有像李娟這樣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著裁縫、賣著小百貨,懷著對生存本能的感激與新奇,一個人面對整個的山野草原,寫出自己不一樣的天才般的鮮活文字。她筆下的貧窮、死亡、疾病、災難,呈現出一種精神,是一種文字的高貴。(作家劉亮程評)
她的文字一看就認出來,她的文字世界裡,世界很大,時間很長,人變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現的東西。那裡的世界很寂寞,人會無端製造出喧譁。(作家王安憶評)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