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盡心盡職,相關事件,平息自相殘殺,晉升鹽運道,回故鄉,
簡介
在父親的悉心培育下,他從小“耽經史,好文章”。為“諸生”時,獨樹一樓,寢食其中,刻苦攻讀。1820年,又以“文蓋七賢,詞蓋滿場”的優異成績,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先後選遮常散戶部主事,遷員外郎,升郎中。後來,擢廣東廉州知府,未赴任。由於他性格剛毅,不事迎奉,而被人暗告,謫貶外放。1828年分發福建,奉委押解糧餉,渡海台灣任噶瑪蘭廳通判。
盡心盡職
朱材哲在噶瑪蘭任職期間,興為教育,改造水利,辟荒造田。為發展農業,他將監利的辣椒、棉花引種台灣。由於台灣的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引種去的辣椒生長得株莖高大,可常年種植,四季結辣椒。引種去的棉花卻枝葉瘋長,有如小樹,結的棉桃只有指頭般大小,不能取絨。
噶瑪蘭每值春夏之季,瘴氣彌天,疫病流行。加上老百姓普遍家貧,缺醫少藥,貧病交加,苦不堪言。朱材哲憐其病奪,修家書一封,命長子家綬、侄子家春把家鄉的蓮子和經醃製曬乾的馬齒莧運送台灣,以去火清心,解熱除毒,為民防疫。
相關事件
平息自相殘殺
朱材哲接任台灣淡水縣同知,後升任台灣府知府。1854年任滿,改官置閒。時值淡水發生大規模的閩、粵民械鬥,官府督兵彈壓,雙方都不順服,進而反戈相向,抵抗官軍,“官軍屢戰輒北”,械鬥不能平息,蔓延愈烈,所治文武官員,束手無策。淡水民士陳輯熙知朱材哲在淡水深得民心,即前往朱材哲府署,拜請他出面化解。統兵大帥似撥兵“兩百從師”以“平掃械鬥之民”。朱材哲連連搖頭以為不可,他說:“閩粵兩地鄉民,同是大陸一脈所系,以疏導則可平息。動輒官兵彈壓,猶如火上添油。我請‘單騎’見之,曉以禍福,諭以順逆,諒可解怨。”遂與兒子家綬和陳輯熙三人同算一車,前往“萬蠻莊”會見械鬥雙方。一路上,只見田野一派荒蕪,鄉民面帶飢色,婦幼哭號之聲於路不絕,景象淒涼。他們三人下車,來到械鬥現場地,只見雙方刀槍林立,戒備森嚴,令人不寒而慄。朱材哲臨危不懼的步入“虎口”,陳輯熙跨步上前,邊跑邊大聲喊道:“鄉親們,此前任朱大人也!”眾人見前面立著一長者,束裝簡便,未帶一兵一甲,疑雲頓釋;再看車上,果然一面“朱”字大旗,皆大喜曰:“真朱青天也!”朱材哲立於刀槍叢林中,拱手道:“父老鄉親們,閩民、粵民同祧一宗之祖,都是炎黃子孫,何以自相殘殺?如此械鬥不息,殺來殺去,死傷者皆是些無辜,當會有多少年輕壯士死於非命?有會有多少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如果鄉親們能夠悔禍,不計前怨,立下新規,和睦相安,彼此無攻守之防,老弱無逃亡之苦,鄉民無斂錢之費,兵役無騷擾之慮,豈不安樂太平!苦樂利害孰得孰失,望鄉親們慎思”。朱材哲一番陳辭,情真意切,金石為開。械鬥雙方聞之,心悅誠服,紛紛放下刀槍戈矛,羅拜於地,爭以羊豕酒醴款待。朱材哲經過一番周旋,就雙方引起爭端事由,立下新規禁約;並告諭各地,永遠遵守。使一場曠日持久的規模械鬥終於平息。當朱材哲回到府署,將此情上奏朝廷時,早已有人冒名虛報,居為奇功。他坦然處之,置而不校。後改官興化府知府,未任。其長子朱家綬因“隨同官軍出力”有功,選授廣東大埔縣知縣。
晉升鹽運道
1858年,福建“小刀會”進攻台灣海峽攻打雞籠(今基隆),台灣六斗、崗山一帶農民紛紛回響,揭桿豎旗,圍攻台灣府,朱材哲與諸同僚練兵固守,後晉升為福建省鹽運道。
1859年,朱材哲因老母病逝,服喪守孝,遂去官還鄉。離別時,台灣父老兄弟爭相饋贈,朱都堅辭壁謝。由於他為官清正,深得民心,台灣人給他“立生祠”作為紀念。為表達對台灣人民的深情,朱材哲將大孫子台琛留下,在台灣守祠,並讓台琛與當地一姓李的番女結為夫婦。囑咐他們生兒當取名“望陸”,寄意台灣與大陸永遠相望。後來,台琛夫婦果然生一男孩,遵曾祖父之囑而名。望陸是朱材哲以下第四代。從此,朱氏這支脈系在台灣親結,繁衍生息。
回故鄉
朱材哲回故鄉後,猶愛民恤民。1867年,長江發大水,水浸何家埠,管堤人假公濟私,旨起民憤。74歲的朱材哲挺身而出,帶領鄉親們搶護新堤,疏通老河,躬身監督“典裘衣以資經費,雖溽暑盛寒不遑安處”,終於使江堤無恙,院內民眾得以安居樂業。1869年,朱材哲病逝,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