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榘

朱文榘

朱文榘(1930.12--2009.07),男,漢族,高級經濟師,貴州開陽人,原中華民國北洋政府代理國務總理朱啟鈐之孫,夫人徐緒玲(原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十弟徐世璋的女兒)。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忠誠的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的無黨派代表人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原副主席,天津市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工商業聯合會(商會)原會長,天津市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天津市海外聯誼會顧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4年初以超前的眼光,提出了“天津應該利用港口優勢,建立開放型經濟區”的構想,並擔任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方案組組長,主持制定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方案,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建和發展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文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貴州開陽
  • 出生日期:1930年12月
  • 逝世日期:2009年7月1日
  • 畢業院校:燕京大學經濟系
  • 信仰:無黨派代表人士
  • 畢業院校:中央財經學院貿易系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
  • 職稱:高級經濟師
  • 職務: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忠誠的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的無黨派代表人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市工商聯(商會)原會長朱文榘同志的遺體於2009年7月5日火化,天津市黨政領導同志沉痛送別。
朱文榘同志遺體送別儀式朱文榘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送別室里懸掛著朱文榘同志遺像,橫幅上寫著“沉痛悼念朱文榘同志”。中共天津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向朱文榘同志敬獻花籃。朱文榘同志的遺體靜臥在鮮花翠柏叢中,遺體前擺放著朱文榘同志夫人徐緒玲及子女敬獻的花籃。
朱文榘同志逝世後,張高麗李瑞環鄭萬通經叔平、黃興國等通過不同形式表示哀悼並對家屬慰問。
朱文榘同志,貴州開陽人,1930年12月出生。1949年9月考入北京燕京大學經濟系(1952年9月轉入中央財經學院貿易系、1953年9月轉入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學習),其間1951年9月至1952年6月參加廣西的土改工作,由於工作表現突出,經批准榮立三等功。1954年8月大學畢業後,先後任中國進出口公司天津分公司和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天津分公司科員,他以自己系統的外貿知識和對外經濟活動能力,勤奮工作,多次被評為公司級先進工作者。1962年1月起先後擔任河北財經學院(後更名為天津財經學院)教員、講師、副教授、對外貿易系主任,他刻苦學習,嚴謹治學,善於教書育人,取得優異的教學效果,深得師生好評。
朱文榘同志朱文榘同志
朱文榘同志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以極大的熱情關注天津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1984年年初以超前的眼光,提出了“天津應該利用港口優勢,建立開放型經濟區”的構想,得到市領導的重視。同年4月,受市政府委派參加了中央在中南海召開的沿海城市改革開放會議。爾後被市政府任命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方案組組長,主持制定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方案,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建和發展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1984年7月,調任天津市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1989年4月轉任董事長。他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忘我工作,努力拓展業務工作渠道,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成績斐然。
1988年5月,朱文榘同志作為著名的無黨派代表人士當選天津市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後連任市十二屆、十三屆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並於1993年至2002年期間同時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天津市工商聯(商會)會長。在此期間,他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認真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他身體力行,做中國共產黨的摯友、諍友,團結工商界人士,為推進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不懈奮鬥。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法律賦予的職責,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認真處理民眾信訪,為加強財經領域的立法和監督,提出許多重要指導意見,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殫精竭慮,努力工作。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上的堅定性,堅持工商聯工作的正確方向,緊密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狠抓工商在線上關各項管理制度改革,為加強工商在線上關的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付出大量心血。朱文榘同志是第七屆、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屆天津市政協委員。他出身名門世家,在國外境外有眾多親屬,有廣泛的社會聯繫和影響。他充分運用國外境外的親友多、聯繫廣的優勢,想方設法、牽線搭橋,參加組建中外合資企業近30個,為天津市招商引資、引進項目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3年1月朱文榘同志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直到病重期間,始終關心天津的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市工商聯的工作,同時還擔任了市海外聯誼會顧問、市振興京劇藝術基金會理事長等職務,為天津的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朱文榘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9年7月1日6時14分逝世,終年79歲。

人物評價

朱文榘同志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心懷赤誠,情系人民,心繫祖國,把全部心血傾注在天津這片熱土上。他光明磊落、胸懷坦蕩,謙虛謹慎、敬業務實、廉潔奉公,平易近人、團結同志,得到本市各界人士的尊敬和愛戴。他的崇高品質和行為風範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個人生活

2006年7月28日,朱文榘、徐緒玲夫婦在悄無聲息中度過了他們的金婚紀念日。
相識燕京園
美好的愛情回憶,總是新鮮的。愛是緣分,也是巧合。
1949年,朱文榘考上燕京大學經濟系。同年,徐緒玲在南開大學貿易系就讀。京津兩地雖然相距不遠,但兩條人生直線似乎難有相會的“交點”,感謝生活總能“製造”巧合:她的姐姐和妹妹都就讀於燕京大學經濟系,姐姐是朱文榘的學長,大他一年,妹妹與他同班,他們是好朋友。1950年暑假前夕,徐緒玲到北京看望姐妹。在燕京園的室內體育館,一場籃球比賽讓他與她相識,徐氏三姐妹微笑著站在他面前。他當時的感覺就是在心中默默地讚嘆:果然是大家閨秀,人人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他說,當時還沒“來電”,只是讚賞,只是一般的朋友閒聊,心情十分愉快。
巧合還在繼續。放假了,他到北戴河避暑,又一次與她相遇。原來,徐家在北戴河西山區也有別墅。他們一起爬山看日出、一起在落日餘暉中的沙灘上散步……他們雖未敞開心扉,但已由相識到相知。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其後,命運還在製造著巧合,他大學畢業偏偏被分配到天津工作。家庭的淵源、類似的愛好,特別是共同的信仰,終於使這兩位年輕人走到一起,愛情的火焰鑄就了他們相伴一生的誓言。
1956年7月28日,成為朱文榘、徐緒玲終生不忘的日子,他們喜結並蒂蓮。他們的婚禮十分儉樸,他花15元買了一條卡必定的西褲和一件白襯衣,手錶還是找同事借的,花了72元錢請親朋好友在起士林吃了一頓飯,就算把喜事辦了。他說,每當看到如今年輕人熱鬧的婚禮,我就愈加覺得這一輩子欠她的太多……
情深意更堅
他說,我們的愛情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她不僅有淑女的溫柔,更有為愛而獻身的堅強意志。原來,就在他們談婚論嫁的時候,朱家的生活突遭厄運,許多親友唯恐躲避不及受到牽連。他的人生之路也陷入低谷,迷茫彷徨,憂心忡忡,害怕失去她的愛。她卻說,你要經得起考驗,我相信你,也相信你家!
就在朱家的生活遭遇厄運之時,她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
他說,婚後很長時間我們就住在徐家,她給我愛的溫暖,讓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她的真摯愛情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她知書達理,操持家務,博得了家庭成員的讚譽。
“文革”中,這一對患難夫妻又一次經受考驗,他們家兩次被抄,連床也沒有,在6平方米的小屋裡,他們只能睡在地板上。冬天,沒有禦寒的棉衣,她就一針一線,用窗簾改做成棉襖。他們患難與共、相依為命,互相依靠著、鼓舞著,含辛茹苦地撫養幼小的兒子……
1979年她的二哥從美國回津探親,看到他們生活的窘境,提出幫他們移民美國,並很快申辦了赴美定居的“綠卡”。這是某些人夢寐以求的美事,他們夫婦卻毅然放棄了移民的機會。他說,那時已感受到開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溫暖,國家正從動亂後走向復甦,而改革開放需要大批人才,天生我才會有用的。1984年年初,時任天津財經學院外貿系主任的朱文榘,以他的“經濟眼光”,在一篇學術論文中提出了“天津應該利用港口優勢,建立開放型經濟區”的構想,恰與中央正在醞釀的開放沿海城市的決策不謀而合,並引起市領導的重視。同年4月,中央決定開放14個沿海城市,朱文榘作為天津四人代表之一,參加了中南海會議。會後,他被任命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方案組組長……從此,他把自己的全部才華和熱情,都獻給了為天津經濟發展而努力的事業中。
初稿寫成後,朱文榘把有關他為天津開發區建設、招商引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參政議政等方面所做貢獻的文字,進行了大段刪除。他說,做好工作是應該的,有什麼值得顯擺的?我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沒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也沒有我的今天。我理應報答黨、報答社會、報答人民。
攜手繪晚霞
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之後,朱文榘和老伴兒先後走進天津市老年人大學國畫班,像許多普普通通的老年人一樣,成為勤奮快樂的“銀髮學子”。他說,生活真是有趣兒,我曾經與她妹妹同班,及至晚年,我們又成為同窗。繪畫是我們共同的愛好,以前,全部的精力都在工作上,想學畫畫也沒有時間。如今,能夠安安靜靜、隨心所欲地畫自己想畫的畫,這讓我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實、寧靜、舒心。
兩位老人不僅互相幫助,還互相“競爭”呢,你畫了一張,我爭取畫兩張;你進步了,我爭取比你畫得更好。有朋友評價說,朱老的畫是以艷麗取勝,而徐老的畫則以靈性見長。他聽後哈哈大笑,說她的遺傳基因比我好呀,徐大總統是著名的書畫家,我岳父的行草也頗有造詣,她的藝術細胞的確比我豐富嘛!他還把朋友的評價和自己的回答說給老伴兒聽,兩個人笑得前仰後合。
她說,其實,我們學畫就是為了好玩兒,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以畫抒情而已。
他們那歷經50年風雨考驗的忠貞愛情最好註解,就是朱文榘所寫的長詩《金婚抒懷》:
歲月如梭擲,結縭五十年。
往事渾似夢,甘苦五味全。
燕園初邂逅,復遇戴河邊。
分配津沽地,往來漸比肩。
家門蒙巨變,拯我脫沛顛。
長短任人說,結作並蒂蓮。
名門出淑女,溫良儉讓賢。
賢淑眾所道,琴瑟羨和弦。
執教二十載,家事忘拳拳。
井臼操自手,辛勞無怨愆。
孰料陰霾起,舉家入熬煎。
相憐復相守,共撫幼兒孱。
驚雷震魑魅,燦爛陽光天。
久旱逢甘雨,移民謝引牽。
改革延才渴,青眼蒙選銓。
擘畫濱海業,籌措引資篇。
碌碌十五載,謬承虛譽傳。
北洋公卿後,津沽開發先。
治事莫忘本,飲水須思泉。
上賴政策美,下恃內助堅。
閒居林下趣,圖繪事流連。
夫妻論筆墨,垂老樂在焉。
共制丹青歷,贈君供賞研。
俚詞聊作注,述我金婚緣。
朱文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