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淵

朱學淵

朱學淵是一位很特別的科學家。他學的是物理,得的是物理學博士學位,可他卻“越俎代庖”,闖入人文學科的“領地”,在那裡搞起研究探索來。 他的研究成果,具有開創性、啟迪性的意義。他的治學精神,獲得了人們由衷的讚賞。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人物著述,個人觀點,個人成就,

人物生平

朱學淵1942年生於廣西桂林,父親朱其培是鐵路工程師,剛直而有膽識,朝鮮族的母親宋蓮卿是一個美麗賢淑而敏於思考的知識婦女。朱學淵自幼善學,思想獨立,196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曾於四川南京等地任中學教師十餘年,1978年進入人才濟濟、開風氣之先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在充滿朝氣、歡樂、正義和積極進取的氛圍中,他師從世界著名力學家談鎬生院士,並曾親聆彭桓武李政道黃昆李佩等著名學者賢人的教誨。1980年,朱學淵移學美國,1983年於蒙大拿(Montana)州立大學以多篇論文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85年前曾於能源部屬下的Ames實驗室作博士後研究,課題涉及“過渡元素表面的磁性現象”等理論固體物理學問題。

人物著述

現代人類的祖先通過數十萬年的跋涉,至少在一萬年或數萬年前就已經遍布全球。而那些包括傳說在內的歷史記載僅僅起步於四、五千年前,因此,在漫長的史前期內,人類的多元種屬和語言的分裂和形成機制,始終是人類認識自身的最艱深課題。朱學淵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探索人文科學的疑難課題,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理論。近年來,在夫人張寧華的支持下,他潛心從事研究,從中國史料中的星星寥寥的語言記載切入,為解決世代爭論不休的人類科學的難題,洞察出了許多至關重要的線索。
亞洲北方諸族對世界人類、語言和歷史的偉大影響是無法低估的。朱學淵對此作了深入的研究。
關於地處中歐而語言特異的匈牙利民族的祖源,世人一直眾說紛紜,望文生義者多以為他們是“匈奴”的裔族。朱學淵發現古女真語辭彙與匈牙利語辭彙有著驚人的關聯,匈牙利的族名、國名Magyar(馬扎爾),應即是女真-滿族之祖名“靺鞨”或“勿吉”,西遷歐洲的Magyar人不僅保存了相當數量的祖源語辭和語法,而且還幾近完美地保留了一個以靺鞨諸姓為主體的北方諸族姓氏系統。再輔之以大量與語言相關的歷史故事和人名姓氏的佐證,他指出具有輝煌歷史成就的女真滿族的祖先靺鞨人,對於現代匈牙利人來說,應是他們更為重要的遠東祖源。這一精彩發現引起了各國學術界和匈牙利學者的高度重視。(此觀點早已被歐洲學者所推翻,匈牙利人應為匈人後人,非匈奴)
對於東西方人類交匯的中亞地區,歷代先賢們留下了豐富的知識遺產。然而張騫在《史記·大宛列傳》中所記載的“月氏”、“烏孫”、“大宛”、“大夏”等大量西域族國名的起源,卻一直是古今中外令人費解的學術論題。朱學淵基於對北方諸族族名和地名分布態勢的解析研究,逐一指出這些族國名,就是東北亞民族部落名“兀者”、“愛新”、“達斡爾”等。他認為始於遠早於春秋的時代,一些“北狄”部落便陸續進入了陝甘寧青地區,並在那裡演變成“西戎”民族。由於特定機遇,它的“周”、“秦”部落,成為了中原民族的主人;亦由於種種動因,許多部落集團被推入了中亞沙漠中的綠洲,成為了那裡的統治者。這又為中亞人種形成機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但是,我們應當看到的是,朱學淵由於缺乏語言學和語音學的相關知識,以及對蒙古語、滿-錫伯語、中古-上古漢語等進行上述研究需要了解的關鍵性語言的認識缺失,導致了他的研究結果似乎經不起推敲。比如,通過簡單的對音漢字來解釋族名(如將Kalmuk中的Kal-解釋為“克烈部”的“克烈”而忽視了“克烈”的蒙古讀音Kereyid),忽視了同音語素之間彼此的偶然性(如英語的fish和“廢墟”,torch和“唾棄”等)等重要因素。在他的著作中大量使用“我認為”,“不難看出”,“我則以為”等主觀猜測的詞語,將自己的假設當作論據,反過去再印證自己的假設。這種循環論證的方法,遭到了一些傳統嚴謹的蒙元史學者的詬病。因此,朱學淵的觀點雖然新穎,立意雖然高遠,但是他的結論僅僅是學術界上的一種不同的聲音,而且這種聲音缺乏事實的根據,只能作為業餘的歷史愛好者的觀點。嚴謹的治學人員雖然可以作為參考,卻不能將之當作結論來引用。

個人觀點

朱學淵認為,雖然中國傳統學術非常博大精深,但其方法亦有頑劣之弊端。近百年來,在西方學術方法、觀點和成就的顯著優勢面前,中國學者往往顯得缺乏自信,精通西學方法者少,盲目迷信其結論者多。在“古人的”和“洋人的”雙重遊戲規則中,只能作些效果不彰的咀嚼式的考證,以至許多本該由中國人作出判斷的重大課題,都任由別人去說了,中國學術界長期以來幾乎處於一種“失聲”的狀態。那種“有一分根據,說一分話”(與“有一分錢,做一分錢生意”一樣荒謬)的繁瑣考據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前人沒有留下更完備的史料的事實,也是無法抱怨的“歷史”的一部分。這個現實,為後人預留了一片施展思辨、想像和洞察力的廣闊空間。而“過去”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精確地去重現了,歷史科學的使命,應該是去解析這些現成的史料,發現新證據,調用新方法,來重構一個較合理的模型,去逼近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真實過程。正是以這種歷史觀和方法論,兼以堅韌自信的毅力和敢想敢言的勇氣,朱學淵在研究歷史語言課題中作出了若干具有開創性的建樹。對計畫生育堅決支持,“如果當初沒有“一胎化”的努力,今天的情況就更不堪構想。而在計畫生育這個基本國策上再有動搖,將對中華民族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
朱學淵著《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朱學淵著《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

個人成就

離開華夏大地二十餘年,始終保持著一顆眷戀祖國遊子心的朱學淵,是一個熱烈的愛國者。1996年,著名的戴維生學院(Davidson College)舉辦中國問題討論會,美國各校的專家教授和卸任官員聚集一堂,暢所欲言。每每涉及中國之主權和台灣問題時,朱學淵在聽眾席間的幽默的插話,常常引發哄堂大笑;他的逼人的發問,又令言者窘迫;他對美國歷史和外交事務的熟習,則博得全場聽眾的注目和尊敬。一位服務於該校、出生於美國的華裔女士激動地對他說:“我為你感到驕傲,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象你一樣”。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傅理民(Freeman)則稱讚他的發言為“精彩的評論(Excellent comments)”。在這場傾向逆轉的會議結束時,許多與會者竟相與這位敢言的聽眾握手。應該說,崇尚幽默直言的美國民眾是樂於傾聽合理的聲音的,而朱學淵正是一位有見地、有聲音的中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