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大學》經解》是2020年9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之翔。
基本介紹
- 書名:朱子《大學》經解
- 作者:周之翔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45786
《朱子《大學》經解》是2020年9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之翔。
《朱子《大學》經解》是2020年9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之翔。內容簡介 朱熹繼承北宋理學家所高揚的“為己之學”的治學宗旨,窮盡畢生精力探索和建構“為己之學”的治學道路與經典體系,終於完成了集宋代理學之大成的學術...
本書即是以“為己之學”為綱領,考察朱熹解釋《大學》的歷程、具體內容、原則與方法的傾力之作。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文獻綜述 第二節 問題提出、方法與內容 第二章 朱子《大學》經解歷程 第一節 早年的...
本書語言典雅,直入理學特別是朱子學的堂奧,是近年研究朱子“四書”學的一部力作。作品目錄 朱子《大學章句序》疏解朱子《大學章句》經傳合篇大學條解(上) 一、《大學》讀法 二、經章之層次 三、“三綱領”之“明明德”...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
這是《大學》的首章,朱熹認為是“經”,“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以下十章,則是釋“經”之“傳”,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本章開篇即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說:“此三者...
其中“經”一章,是孔子的原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十章,是曾子對 “經”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這樣一編排,便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學》版本。出處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
並非曾子所著《大學》之語。“蓋”是疑辭。“閒”,即近。“嘗”,即曾。“竊”,即私。朱子說這《傳》之五章,疑是曾子解釋經文“格物致知”的意思。而今佚失,無從考證。然而“格物致知”的功夫,是修學的開始。若少此一...
《大學》原是一篇文章,可是朱子認為有脫簡錯簡之處,於是加以移動和補充,又重新分段,。認為最前面的一段是經是孔子之意由曾子所記述 的。後面的十段為十章,是解釋經文的傳以闡明經的意義,由曾子的弟子記述曾子這意而成的...
一 “修身”是“大學之道”的根本 二 誠意之道 三 誠意與明明德、止於至善 四 自誠己意與使民誠意 第四節 《大學正義》之為政之道 一 絮矩之道 二 貴德賤財 三 用善遠惡 四 以義為利 第四章 朱子《大學》學 第一節...
後人把他的遺文編輯為《朱文公集》,把他的語錄編為《朱子語類》。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編出《朱子全書》,是《文集》和《語類》的選集。《四書集注》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等。它是朱熹...
該書對《大學》、《中庸》二經作詳細的分析解讀,內容包括對原文的注釋(含校勘)、訓譯和對章旨、節旨的歸納總結,保留鄭玄、朱熹等人的經典注釋。《大學中庸講義》是迄今對二經所作最為全面的整理訓解,新見紛呈,信息準確,淺顯易讀,雅...
後人把他的遺文編輯為《朱文公集》,把他的語錄編為《朱子語類》。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編出《朱子全書》,是《文集》和《語類》的選集。分類 《四書集注》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它是...
作 者:麼峻洲 著出 版 社:齊魯書社 出版時間:2006-9-1 版 次:1 頁 數:130 字 數:205000 印刷時間:2006-9-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533317010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大學》、《中庸》本是《...
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
《大學》原是一篇文章,可是朱子認為有脫簡錯簡之處,於是加以移動和補充,又重新分段,。認為最前面的一段是經是孔子之意由曾子所記述 的。後面的十段為十章,是解釋經文的傳以闡明經的意義,由曾子的弟子記述曾子這意而成的...
官至吏部尚書。謚靖僖。事跡具《明史》本傳。是書首載琴川周木所集《大學》古本及二程、朱子改本。其後依《大學》古本次序,采輯眾說,加以己意而疏解之。其書流傳絕少,朱彝尊《經義考》僅列其目,亦未之見也。
是書遵用古本《大學》,不分《經》、《傳》。首《大學考》。次《戴記中古本》。又次為《大學解》,力辨二程子、朱子及董槐、王柏諸人改本之非。夫竄易古經以就己意,其事原不可訓,然姚江之徒所以必復古本者,實欲引托始...
這本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是儒家最著名的經典,是中國古代文人必修之書,影響非常之大。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吸取借鑑並利用前賢的研究成果,在輯錄前賢註解之同時,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此來抒發理學的精義,...
首列朱子《大學》改本,次列《禮記》古本,次列魏石經本,次列二程本,而以宋、元、明諸儒說《大學》者附焉。以諸說並陳,無所去取,故名《通考》。然《禮記》傳自戴聖,鄭玄不過依《經》作《注》,指為鄭玄之本,已為未...
四、《大學》在元、明、清三代的基本概況 第二節 《大學》作者簡介 一、《大學》作者考證 二、《大學》作者曾參簡介 【相關連結】曾子殺彘 【相關連結】大學章句序 第一章 釋“經文”章 【內容提要】【“經”原文】【朱熹章句...
《國小古經敘》是魏源所著作品,出自於《魏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國小》、《大學》,同表章於朱子,而有皆不可解者焉。《大學》既不悟古本之條貫,故格致、知本之義不明,而外求物理之疑始啟。夫執古本以...
經筵講義,宋朱熹撰。解釋《大學》第一至第六章。載《朱子大全·壬午應詔封事》。經筵是封建時代為皇帝或太子特設的經學講座。宋寧宗紹熙五年( 1194),朱熹為煥章閣待制兼侍講,受詔進講《大學》,剴切敷陳“窮理、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