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區朱台鎮中學是一所全日制農村中學,位於敬桓路南側,緊靠壽濟路、辛博路,朱台鎮政府駐地西500米處,學校現有24個教學班,76名教職工,(不包含公寓),,建築總用地3872㎡(不包含公寓),建築總面積5483㎡(不包含公寓),運動場地73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台鎮中學
- 學生:1209名
- 占地:26947㎡
- 綠化用地:15741㎡
簡介,建校目的,建設步驟,
簡介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學校、全國和諧德育先進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會員學校等榮譽表彰。
學校近年來,在數位化校園建設的道路上不斷穩步前進。
建設數位化校園的指導思想
在“朱台中學教育平台”上,依託一個綜合性中心數據校園網路平台,建設靜態的教育教學研究專題網站、動態的師生交流互動平台、營造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校園網路文化氛圍、整合教師個人、學科組、學校各處室教育資源,在校園網路上實現校內資源共享;網路平台融進多個套用模組,各模組既可以獨立運行,也可以協同交匯。內容涵蓋學校辦公、教師簽到與辦公、師生閱讀與交流、校務統計與公布、財務公開與工會活動等學校管理每一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並在使用中力求開發符合學校實際的新模組。
建校目的
以引進蠡風平台模組軟體為依託,建立起校本化學校辦公和會議體系、校務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教師個性化辦公體系;讓教師通過個人QQ論壇、日誌、部落格建立校內及家校互動交流體系;結合學校引進的北師大莊秀麗博士建立的教師自生長Gmail社區,形成展開教育教學方面的校內外跨時空校際間研討交流互動體系。通過網路互動及網路立體教研模式、蠡風平台書香校園建設模組,逐步建立起一個組織有序、開展得法、效果顯著的學習型組織;有效地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讓學生在充分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得到培養和發展,讓教師素質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讓學校的辦學水平快速地得到家長、社會的認可。
建設步驟
初建階段:學校的數位化校園建設工作從2005年起步,學校每一間教室、功能室全部接通了有線網際網路,每一間教室、功能室都配備了台式計算機、多媒體,為每一位教師配備了台式計算機,2005至2008學年間,學校致力於給教師探索在多媒體環境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硬體建設。在六年中,與專家的大力指導下,以建構主義、合作學習、多元智慧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論為引領,學校一直在致力於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構建。全方位探求在多媒體環境下適合自己走的路子——既能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讓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和發展;又能實實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切實達到減負增效的途徑。建立了“非常‘1+1’”“兩段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
首先,配好硬體。2008年下半年,全體一線教師配備了人手一台辦公用筆記本電腦,從2009年下學期起,學校克服資金困難為全校24個班全部安裝了電子白板、投影儀和實物展台,將教室內的桌上型電腦全部更新為筆記本電腦,教師個人筆記本電腦、教室教學用筆記本電腦全部實現無線入網;2010年上半年又新建了一個高標準的網路教室。在較為理想的硬體環境下,學校提出了以互動式電子白板為載體,打造“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改革理念,在原有“非常‘1+1’”、“兩段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重建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經過反覆論證、實踐、修正,現在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以“嘗試——交流——結構——檢測”四環節為主體的“嘗試——結構”課堂教學模式。2011年4月中旬學校開放所有課堂,成功地承擔了臨淄區全區“深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推進理想課堂建設”現場觀摩研討會。
選好軟體。引進敏特記憶引擎建立了朱台中學辦公管理平台、朱台中學fpt校園網路平台。在“朱台中學教學管理平台”上,建立了該校教學資源庫,成立了學校名師工作室,及時展示校內名師的探究成果,共享他們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做法和經驗;為師生共讀共寫建立了書香校園互動平台,提升了學校文化建設的層次;兼容了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線上”,開闢了“朱台中學課改”專帖區,教師可以隨時對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問題交流、爭鳴;加入北師大莊秀麗博士的Gmail——“教師自生長”社區,並成立了朱台教育社區,教師可以在社區內與全國各地的教師切磋交流;兼容了英語教學軟體敏特記憶引擎、e百易軟體;校園網、校園論壇、學校QQ群三位一體的立體教研形式,使教研、交流實現了常規化、生活化。
行政在管理上,學校辦公平台包括:每日薦讀、公務安排、教學管理、留言管理、家校聯繫、平台管理、教師簽到等板塊,內容涵蓋了學校的所有工作層面。各分管領導、教師每天到校後,只要打開辦公平台,就會在平台的導引下有條不紊地進入常規的工作狀態,初步實現了管理數位化。在每周、月、季的具體工作安排上,每周一通過“校務安排、校內通知”兩個板塊及時向全體教師反饋上周、月、季工作開展情況、部署本周、月、季所要開展的各項工作。這兩個板塊的使用,確保了各項工作準時而又循序漸進地得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