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博泉

朱博泉(1898—2001),上海近代著名金融家、中國金融界泰斗級人物。1898年出生於杭州,1932年任滬江大學商學院院長。2001年朱博泉去世,享年10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博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98年10月2日 
  • 逝世日期:2001年3月19日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朱博泉祖籍貴州貴築,出身官商世家,其父朱曉南(嵐)在晚清光緒年間任廣西藩台(類現今的省財政廳長),還曾任浙江蕭山知縣和寧波道台,後調浙江藩署幕府(相當省政府財政顧問),其母為杭州橫河橋望族許積厚軒的千金,就此定居杭州。朱博泉1898年10月2日出生在杭州朱莊,幼時隨父宦遊蕭山寧波等處,優渥的家庭條件讓他順風順水接受了中西式融合的教育:7歲受業入私塾,聰穎好學,11歲舉家遷居上海,13歲入上海洋學堂“漢璧禮西童公學”就讀,是該校唯一的中國男生,同學是清一色外國孩童,他因此剪掉了腦後的長辮,成年以後他常常開玩笑自詡為上海第一個剪辮子的男孩。習得一手好字,精通填詞做詩,國學底蘊深厚,17歲進教會學校上海滬江大學商學系,擅長中英文演講辯論,酷愛京劇,痴迷體育,是滬江大學棒球、網球、足球隊的隊長,屢獲冠軍,21歲畢業獲文學士,遂遠赴美國紐約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攻讀銀行學及工商管理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曾赴紐約花旗銀行見習銀行實務。尚在留學深造期間,即被浙江實業銀行總經理、著名銀行家李銘(馥蓀)所賞識,被聘為該行上海總行駐美業務總代表,1921年學成歸國,最初在浙江實業銀行上海總行任外匯部副經理。1926年華俄道勝銀行因買賣日金與英鎊投機失敗關門時,中國政府先派王寵惠為中國境內華俄道勝銀行清理督辦,上海以宋漢章為清理員。7月1日改派李銘和朱博泉專管清理工作,朱協助李銘,表現出超群才幹,1927年當選浙江實業銀行董事,當年北伐勝利,南京政府在上海外灘15號(原華俄道勝銀行)內設立中央銀行籌備處,廣泛延攬現代金融人才。財政部長宋子文慧眼識才,拔擢朱博泉進入了中央銀行核心層,這樣,1928年11月,年僅30歲就被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長孫科任命為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稽核和業務局經理。
朱博泉在1931年任上海綢業銀行董事嘗試投資小試牛刀後,利用票據交換所聲譽漸隆的機會,發揮融資理財之擅長,開始與幾家成長性最好的上海工商實業集團實施戰略合作。
1941年10月,朱博泉接受上海市銀行業同業公會的委託,與新亞藥廠總經理許冠群、上海工商實業界蔡聲白、項康原、帥伯春等人,聯合發起創立中國工業銀行,註冊資本為500萬元(1943年增資至中儲券1500萬元),由許冠群任董事長,朱博泉出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
1940年3月30日,汪偽南京政府成立,為蠱惑民眾,周佛海利誘朱博泉出任汪偽中央儲備銀行高層,為朱博泉一口回絕。1943年6月,他屈就出任汪偽中央儲備銀行參事,8月,就任汪偽政權上海特別市諮詢委員、中國實業銀行董事長、交通銀行董事。10月,朱博泉出任汪偽政權中央儲蓄會監理,當選上海特別市銀行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和上海特別市房地產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1946年9月,上海高等法院以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罪名判處有期徒刑2年,查封了他的所有財產。
1948年,朱博泉刑滿釋放。上海解放後,朱博泉與廣大上海市民一樣歡呼新政權的誕生,準備再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才智。10月,被信和紗廠董事長周志俊聘為總經理,任職期間,他主持了中國棉紡業里第一家企業公私合營的進程。1951年1月,應“北四行”之一的大陸銀行之聘擔任副總經理。同年10月,他出任了上海銀行業“五聯總處”商業部兼聯合總部經理。之後被永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棣活挖來做主任秘書,由郭琳爽親聘為棉紡公司總管理處財務經理,協助管理全國永安系紡織企業。他還兼任了上海棉紡織公司業務委員會副主任,加入民主建國會,成為上海市工商聯高級顧問。
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全家被趕到平武路棚戶區居住。再後來在上海國棉21廠接受勞動改造長達21年,從事打掃廁所等最苦最累的生產勞動。
朱博泉1979年從雜役崗位退休,到1981年獲徹底平反,當選為上海市金融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委員,上海工商聯推選他為市兩會諮詢服務委員會主任。1985年承襲滬江大學商學院衣缽的上海工商學院創立,請他剪彩,又聘他掛名該院校董會成員,同年6月香港遠東銀行亦聘他為該行董事。朱博泉百歲壽誕時,有英、美等八國的領事專程請他遠赴北京,輪流做東,為他祝壽。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贈給這位上海灘保險業的元老“世紀老人”紀念銅匾。他再次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座上賓。
2001年3月19日,朱博泉走完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享年104歲,他的個人檔案被上海市檔案局收存立檔。

主要貢獻

1933年,朱博泉所著的《上海票據交換所之過去現在與將來》一書出版,該書是中國第一本有關銀行票據交換的研究專著,為他帶來了金融理論界的隆譽厚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