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太玄真一本際經》簡稱《
本際》、《本際經》。唐則天武后大興佛教,故玄嶷離教入佛,援助宣教度僧。平時對人示說道家仙法之非道虛誕,又著書詳細論之。作《甄正論》三卷,云:“至如《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十卷。”已達到佛優道後的目的。
全經以祈請和解說的方式,敘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對諸天真、仙人說法,宣揚重玄體道,“開演真一本際法門”。旨在教化“三乘”導入“一乘”,並闡釋了道教真理觀的一切諸法之根本。內容涉及“道體無本”的“道體論”;“道性自然”的“道性論”;“十二法印”與“三洞”分類法及“重玄”之道相結合的“判教論”;因果報應、功德行業、科儀戒律、修行次第、煉養方法等的“修道論”。
“重玄”,語出《
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重玄學”是中國思想史上一股重要的哲學思潮。
“重玄”思潮在兩晉隋唐時期影響非常大的。她是一種純哲學思辯,兩晉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於先秦老莊道家思想,由西晉末年的玄學家郭象在其《莊子注》中第一次提出這種思想的“雙遣”、“三翻”的典型表述,從而形成以“雙遣”、“三翻”為特徵的重玄理論,並非受佛教影響而形成,而是為佛學理論所吸收,同時也為道教義理所攝取,因而不能謀求把它歸屬於某一家某一派。重玄派這個派別的名稱不見於道書,它的成員之間也沒有宗教教派意義上的傳承關係,只是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以“重玄”思想來發揮老莊之說的道士,後人便將這些思想相近的道士們劃歸為“重玄派”的範圍。
隨著《妙真經》、《太玄經》、《自然經》、《正一經》、《玄門大義》等諸多太玄部重要經典的失傳與孟智周、藏玄靖、韋處玄等等學者的著作亡佚,只剩下《道德經》、《西升經》、《太清金液神丹經》、《道德義淵》和《西升經集注》、《雲笈七籤》引有眾學者的思想;《無上內秘真藏經》、《海空經》、《本際經》其書多為編纂集合南北朝道經而成的合集,雷同處甚多,故有時有前後銜接不嚴矛盾之處(學者認為他們不屬於嚴格的重玄學,如《本際經》、《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 》,雖然也談“重玄”問題,但是“囫圇吞棗,把佛學帶進 了道教,忘途而不知返”, “實際上已經改頭換 面,離開了道教重玄學的根 旨”)。另有晉魏時期所作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內觀經》、《升玄經》等經.不知何派所作,據其內容因跟天師道關係甚大。
成書過程
關於《太玄真一本際經》的作者和成書經過,武周時叛道入佛的釋玄嶷作《甄正論》云: 至如《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 十卷①。
由於道教方面文獻記載被毀,一般學者都據此認為,十卷本的《本際經》是由隋代道士劉進喜和唐初道士李仲卿各作出五卷,分兩個階段形成的②。但對釋玄嶷這段話的理解也有不同意見,如山田俊認為:《本際經》不應是劉、李二人之作,而是出於眾手,故釋玄嶷關於《本際經》作者的話,不可盡信③。因為劉、李二人只是將其各種當時已有的道經資源統編而成《本際經》,故《本際經》並不一定完全是這兩個人道教思想的直接和完整的體現。
書籍概括
《本際經》十卷,玄嶷《甄正論》(卷下)雲,“至如《本際》五卷,乃是隋道士劉進喜造,道士李仲卿續成十卷”。①《本際經》在唐代甚為流行,然玄嶷“劉進喜造”之語,堪為謬說。有大量中外學者通過對本世紀以來《本際經》的研究情況的考察,統計《本際經》有異稱十三種之多,為太玄真一本際經,太玄真一本際妙經,太玄空一本際妙經,太玄本際微妙經,元始洞真決疑經,天師請問經,太上決疑經,元始洞真決疑經,天師請問經,太上洞極勝無等道集經,太上洞玄靈寶開演秘密藏經,太上開演秘密藏經,太上道本通微妙經,太上道本通微妙經,太上妙本通微妙經。②從中可分為以真一或空一本際為題,以決疑為題,以秘密為題,以妙本通微為題四大類。而《本際經》若為個人創作的著作,斷不致有如此之多的異稱。再者,今以鐮田茂雄輯本(見《道藏內佛教思想資料集成》),考諸隋代之前的道教經論,雷同處甚多。若為個人創作,當有所增飾,不至全盤照搬。又一,劉進喜為注《老》名家,注《老》文體,與《本際經》根本不類,出自一人之手幾不可能。可知其為編纂而非造作。至如秋月觀哄以為由於初唐時期佛道之爭的白熱化,道教為了挽回理論上的劣勢,“剽竊佛典,編寫了最高理論經典《太上真一本際經》和《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①的推論,恐怕該有所修正了。
圖書目錄
凡 例
前 言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一護國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二付咽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三聖行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四道性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五證實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六淨土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七譬喻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八最勝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九秘密藏品
太玄真一本際經卷第十
附錄一:伯三○二七號《本際經疏》
附錄二:伯二三六一號《本際經疏》
附錄三:《太玄真一三善行法發願經》
附錄四:伯二四六七號《諸經要略妙義》
徵引文獻
參考文獻
後 記
楞嚴經
《本際經》的行文風格、用詞術語與及思想宗旨來看,它和後來的《楞嚴經》都很相似,後者很可能從中繼承了不少東西。這裡摘抄一些片段如下,先見端倪,後面再詳加論述。《本際經》有“眾生虛妄,執見有無,空有之相,從顛倒起,諸見病除,平等無相”,“若眾生顛倒,虛妄見者,得道神尊,應無所見,若言有見,即是顛倒,若無見者,則壞世法”,[3]《楞嚴經》有“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由二顛倒,分別見妄”,“即此花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花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4]可以看出,“見病”的術語和相關觀點,“若有見者…若無見者…”的行文格式,兩者都很相似,這說明很可能就是《楞嚴經》化用了《本際經》的詞句。再如,《本際經》有“無量知見,作生死本”,[5]《楞嚴經》中有“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化用痕跡更是明顯;再如,《本際經》談“五嶽四瀆山水靈祗,風師雨師雷師電師”,也談“惡魔邪精,魍魎魑魅”,[6]《楞嚴經》中也有“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也大談各種精靈魍魎魑魅和邪怪。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恐文繁,不舉。
佛經用語
<一>指根本究竟之邊際。即絕對平等之理體,多指涅槃 而言。又作真際、真如、實際。
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三上):“平等本際,圓滿十方。”勝鬘經(大一二·二二二中):“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
<二>指過去、以前之狀態。與“前際”同義。正法華經卷一(大九·七二上):“欲知眾生本際之行,從其過去,志性所猗。”(鳩摩羅什譯版法華經,無有本際一詞)
<三>指真理之根源、萬物之根本。中觀論疏卷六末(大四二·一○一上):“本際,都是人、法始起處也。”
<四>(1882~1968)安徽桐城人,俗姓龍。號澄澈。初習儒學,兼通法政,擅長詩文。民國前七年(1905)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行列。民國肇建,先後任職於教育、軍政、金融、交通界。出家前嘗親近月霞、印光、普照、倓虛、大愚等諸師問道研學,更從班禪喇嘛受秘法。1952年冬,禮南亭和尚出家,隨受具足戒於台南關仔嶺大仙寺,又親近慈航法師。四十八年,創建海印寺於基隆,並棲止於該寺,淨密雙修。五十七年八月示寂於台北,世壽八十六。著有學佛修養及健康實驗法、懷柏山房文鈔、吟草等書,曾印行“南來堂詩集”。所創海印寺,現由門人仁化法師住持,繼其文風,並集錄師生前之懿言為梵室偶談一書行世。
《宗鏡錄》之“本際義”可以歸納為:
一、本源說:“一切世間,從其本際,展轉傳來。想自分別,共所成立。”①(世界本源說)“是知有情、無情,究其初原,皆不出一心本際。·,一眾生之原,名曰本際。……生死之本,為眾生原。……虛空之本,為生死原。……問:虛空有本乎?答:無。問:若無有本,何故云虛空之本,為生死原?答:此猶本際之本。”②(眾生本源說)
二、本體說:“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一切諸眾生,自性清淨心,從無始已來,具足三智,圓滿四德,無所朔失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由顛倒心不知不覺故,從能淨立其名故。九者所攝如來藏,一切染法無明地藏,既乃出離,圓滿覺者,為所攝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故。”③(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體)“夫言修道者,此是勸喻之詞,接引之語。從上已來,無法與人,只是相承種種方便。為說出意旨,令識自心。究竟無法可得,無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軌持之名。道是眾生體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滅。喚作隨流之性,常無變異。動靜與虛空齊等,喚作世間相常住。亦名第一義空、亦名本際、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脫、亦名菩薩涅梁。百千異號,皆是假名。雖有多名,而無多體。會多名而同一體,會萬義而歸一心。若識自家本心,喚作歸根得旨。‘’④(心體即道體)
三、恆常說:“若了一心本際何法不通。以諸法從心所生,皆同一際。住此際中,一一圓滿,舉目鹹是,何待意思。智不能知,言不能及,故云:金剛寶藏,無所缺減。”⑤
綜上所述,((宗鏡錄》之“本際義”基本是持“本源即本體”;心體即道體;“心”與“道”是“常”、是“本”、為“源”、為“根”說。如同永明延壽在《自序》中說,此書的宗旨是“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圍繞對“一心”的闡釋為核心,他將世界及眾生的本源(本體)統統納入“一心”,而此“一心”既是“心體”又是“性體”。最終,延壽把此“一心”與“道”同一,這樣,眾生解脫就變成了開發真性、回歸“道體”。
鴻摩羅什翻譯的《中論》,其中《觀本際品》專門對“本際說”進行了破斥。⑥在玄類所翻譯的《成唯識論》中,既否定了一切形式的造物主,也否定了承認世界萬物有一個開端的觀點。⑦
幾乎與((本際經》同時,正當中國佛教三論宗流行。吉藏在《中觀論疏·本際品》中,提及中國本土化、民族化創世理論,並把老子哲學視為和本際說同類的外道學派。⑧
由此可見,中國佛教以傳承印度大乘佛教般若中觀、瑜伽行派唯識兩大學說系統的思想流派;站在破我執與法執的立場上,對“本際說”是一致破斥的。
然而,中國佛教的主體卻是以如來藏思想為本,三論宗與唯識宗只如曇花一現。中國佛教是印度佛教和中國文化長期衝突與融合的結果,由此產生了雙方的相互借鑑、吸收,最終導致了佛教教義及實踐的民族化、本土化。印度佛教所破斥的“本際說”,在延壽這裡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