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槐》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部·槐
- 作者:李時珍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本草綱目
- 作品體裁:條目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氣味
槐實:(按:亦稱槐角)苦、寒、無毒。
槐花:苦、平、無毒。
槐葉:苦、平、無毒。
主治
木皮、根白皮:
中風身直,有能轉動。用槐皮(黃白者)切細,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風蟲牙痛。用槐樹白皮一把,切細,加酪一升煮過,去渣,放一點鹽,含漱。
蠼螋惡瘡。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後洗患處。
槐葉:
腸風痔疾。用槐葉一斤,蒸熟曬乾,研為末,煎飲代茶。久服還能明目。
鼻氣窒塞。水煮槐葉,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蔥,豉調和,有煎飲。
槐枝:
風熱牙痛。用槐枝燒,烙痛處。
血崩、白帶。用槐枝燒灰,每服一匙,飯前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陰瘡濕癢。用槐枝煎水熱洗。
槐花:
鼻血不止。用槐花、烏賊骨等分,半生半炒,研為末,吹入鼻內。
吐血不止。用槐花燒存性,加麝香少許,研勻,糯米湯送服三錢。
咯血、唾血。用槐花炒過、研細,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服藥後須靜臥一、二小時。
尿血。用槐花(炒)、鬱金(煨)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淡豉湯送下。立效。
屙血。用槐花、荊芥穗,等分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用柏葉三錢,槐花六錢,每日煎湯服。又方:用槐花、枳殼等分,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二錢。
婦女漏血。用槐花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三錢,飯前服,溫酒送下。
中風失音。炒槐花,三更後仰臥嚼咽。
癰疽發背(凡中熱毒,眼花頭暈,口乾舌甘,心驚背熱,四肢麻木,覺有紅暈在背部)。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熱飲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必愈。
疔瘡腫毒。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兩,放入酒一碗中煎開多次,熱服。瘡未成者二、三服,瘡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見效。
白帶不止。用槐花(炒)、牡蠣(煅),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槐實:
腸風瀉血。用槐角(去梗,炒)一兩,地榆、當歸(酒焙)、防風、黃芩、枳殼(麩炒)各半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大腸脫肛。用槐實、槐花等分,炒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豬腎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關下。
內痔、外痔。用槐角一半,搗成汁,搗成汁,曬,濃,取地膽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水送下。作丸時,也作成挺子,納肛門內。地膽末可用苦參末代替。
目熱昏暗。用槐角、黃連各二兩,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漿水送下。每天二次。
大熱心悶。用槐角燒為末,酒送服一匙。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