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斷橋殘雪

木蘭花慢一般指本詞條

《木蘭花慢·斷橋殘雪》是宋元間文學家周密的詞作。詞的上片寫作者效仿林逋,踏雪尋梅的風雅舉動,詞中將詩、雪、梅融為一體,以突出孤山這一地域性特點。下片前幾句寫詞人留連風景的情致。至“是醉魂”以下三句,暗諷奸相賈似道大造園林,荒淫誤國。“東闌”後幾句,寫其所見所聞,表達了詞人對殘雪的賞愛。全篇語麗音協,充滿詩情畫意。題為“斷橋殘雪”,而詞中未見一“雪”字,又無處不在寫雪,構思巧妙,針線細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蘭花慢·斷橋殘雪 
  • 創作年代南朝宋
  • 作品出處:《蘋洲漁笛譜》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周密
  • 詞牌名:木蘭花慢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木蘭花慢·斷橋殘雪1
覓梅花信息2,擁3吟袖4,暮鞭寒。自放鶴人歸5,月香水影,詩冷孤山。等閒6。泮7寒晛8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間。瓦隴9竹根10更好,柳邊小駐游鞍。
琅玕11。半倚雲灣。孤棹晚,載詩還。是醉魂醒處,畫橋第二,奩月12初三。東闌13。有人步玉14,怪冰泥、沁濕錦鵷15斑。還見晴波漲綠,謝池16夢草17相關。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斷橋殘雪:西湖十景之一。斷橋在西湖孤山的側面,里湖與外湖之間。
2、覓梅花信息:梁簡文帝有《雪裡覓梅花》詩:“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3、擁:合攏一起。
4、吟袖:詞人的衣袖。
5、自放鶴人歸:北宋林逋結廬孤山,梅妻鶴子,終身不仕,縱情山水。
6、等閒:不留意,轉眼間。
7、泮(pàn):冰雪融化。
8、晛(xiàn):陽氣浮動。
9、瓦隴:屋頂以瓦敷成的行列。
10、竹根:籬邊。
11、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裡指翠竹。
12、奩(lián)月:玲瓏的月亮。奩,婦女用的鏡匣。
13、東闌(lán):猶言東園。闌,通“欄”。
14、步玉:踏雪。
15、錦鵷(yuān):飾有鳥的錦制女鞋。鵷,傳說中與鳳凰同類的鳥。
16、謝池: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句,故稱“謝池”。
17、夢草:《南史·謝惠連傳》稱,謝靈運夢見他弟弟謝連惠,文思大暢,故稱“夢草”。

白話譯文

為了把梅花的信息尋覓追趕,我低聲吟喔,雙袖緊掩,暮色蒼茫,連馬鞭都浸透了冬寒。自從放鶴的詩人永逝之後,月下的暗香,月中的疏影……這詩句也似被冷凍在湖裡的孤山。但,總有一天寒冰消解,陽光璀燦,到那時,看滿城春色融融,伴隨御溝的流水來到人間。還有這碧瓦隴中,竹根籬邊,美好的殘雪縱然為期短暫,而我卻要在垂柳邊畔解鞍小駐,盡情飽覽。
翠竹一片,半倚布滿濃雲的水灣,天色將晚,看扁舟一葉,正滿載詩情歸來靠岸。即使醉魂夢魄到此也該清醒,因為這裡有畫橋第二,還有鏡匣般的湖水漾動著初三的月船。是誰在東邊的花園裡踏出珠玉般聲響?卻嗔怪冰冷泥滑,濺濕了錦鞋上繡下鳳烏似的圖案。而我見到的卻是晴空輝映新漲的綠水,還有,謝靈運夢中的春草池塘,聽園林里烏兒的鳴聲正在變換。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是作者青年成名之作,並是在楊纘的改詞協律後定下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覓梅花信息,擁吟袖、暮鞭寒。”一起三句從尋梅踏雪落筆,風致高雅,籠罩全篇。“擁”字尤見工煉。梅妻鶴子的林和靖,當年曾在附近的孤山結廬,蓄有兩鶴。和靖常游山水。客至,令童子放鶴。林逋見之,即棹舟歸去。“放鶴人歸”,說明林逋等高士今已不在。“月香水影”,用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意。此“放鶴”三句,以古襯今,反跌有力。就其所在,曰梅、曰鶴,皆自然貼切,挪置他處不得。言“寒”、言“冷”,正狀雪後,暗切題面。下文“泮寒晛暖”,亦“殘雪”之意。繼以“看融城、御水到人間”,則意境頓開,筆墨恣放。歇拍“瓦隴竹根更好,柳邊小駐游鞍”二句,寫入、寫景,清新可喜,頗見思致。
開頭六句,前三句情調高昂,後三句則婉轉曲折,今昔情景相較,顯得跌宕有力。詞人感情起伏蕩漾,反覆詠唱之間,更覺它韻味悠遠。難怪《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該詞謂“敲金戛玉,嚼雪盥花,新妙無與為匹”,可謂貼切。
換頭,承上寫景。翠綠的竹林“半倚雲灣”,是格外清雅的境界。接下來,“孤棹晚、載詩還”,拍到遊人自身。上應“吟”字,鉤鎖緊密。向晚湖上之悄寂,全從“孤”字透出。“醉魂醒處”,由痴而驚,由驚而醒,寫美景透過一層。也隱隱可見少年詞人詩酒風流的神貌。“畫橋第二,奩月初三”,玲瓏剔透,正是所謂“敲金戛玉,嚼雪盥花”的妙句,把一種承平公子流連風物的華美詩情寫得委婉盡致。
在下片中,“琅殲”、“東闌”兩個獨語句對景物空間的轉移起了提示作用。“有人”諸句非指旁人,正是詩人及其游侶之謂,側筆一寫,轉覺有趣。
為補足斷橋殘雪“殘雪”之景,詞人措置裕如,又拈出歸途所見的另一則讓人忍俊不禁的趣事,東邊的花園裡,有人曼妙地悄提翩翩長裙,輕挪碎步,嗔怪薄冰漸化,殘雪正融,路滑泥濕,浸染濺污了有鸞鳳圖案的錦緞繡鞋。在斷橋殘雪的風景畫框中嵌上神態活靈活現、怨氣十足、呼之欲出的淑女步玉,嗔怪雪水濕泥濺潤繡鞋立體小品圖案,不僅生活氣息濃郁,給夕靄暮嵐繚繞籠罩的清幽淡雅冷色調鋪陳的斷橋殘雪畫面,點上一抹鮮活明亮的色彩,使之動靜相諧相輔,活力四射,而且“冰泥,沁濕錦鴆斑”正恰恰扣緊“殘雪”這一關鍵字。接著,詞人從“錦鴆”著想,亦可知其入之華富、其姿之俊爽了。回首上文,旨在賦景,而景中有人,便得姿態,是深知詞家三昧者也。
結句“晴波漲綠”,言冰雪消融,春水漸生,已翻出盎然生機,然而此景蓋為作者心中所想,未必眼中所見。相傳謝靈運夢見測惠連,文思大暢,乃得“池塘生春草”之句。“謝池夢草”,即用此典,照應篇首,以詩情作結。全詞寫得清麗明秀,可以代表草窗早年詞風。才思橫溢,宜乎張成尋“驚賞敏妙,許放出一頭地”之語。

名家評論

《宋詞譯評》:上闋寫雪景,有主有賓,有藏有露。下闋的“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濕錦鷓斑。”等是以隱晦筆法暗暗指責賈似道等荒淫無度漠視民情的行徑。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詠“蘇堤春曉”,則言曉妝之人;詠“平湖秋月”,則言倚闌之人;此詠“殘雪”,則言尋梅及踏雪之人,景中有人,便增姿態,詞家之思路也。凡自城中至孤山探雪後梅花者,必道出斷橋,故在題前著筆,而用“寒”、“冷”等字,以狀雪後。因沿堤尚有錦帶橋,故云“畫橋第二”,非蘇堤之第二橋也。此詞詠“殘雪”,不及《春曉》、《秋月》二詞境界寬展,著想較難。而“瓦隴竹根”及冰鞋踏濕等句,頗見思致。結句“晴波漲綠”,則言雪消而春水漸生矣。

作者簡介

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濟南人,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末曾居臨安府幕僚、義烏令等職,宋亡後不仕,抱遺民亡痛,輯錄家乘舊聞,著《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等書,為野史家巨擘。他工書善畫,詩詞兼才,為宋末詞壇領袖。有《草窗詞》,又編選《絕妙好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