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為了做好文物遺址的保護工作,木壘縣人民政府於1985年相繼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所和博物館(兩塊牌子,一套人員)合署辦公。
1993年,又成立了木壘縣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
2006年10月,木壘縣人民政府將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更名為文物局,升格為副科級單位。
2000年,木壘縣文博行業業績突出,縣委、縣人民政府非常重視文物工作,特籌集50多萬元資金購置了原商業局辦公樓供縣民族博物館使用。
2001年,木壘縣黨委、政府籌措1200萬元完成了博物館新館建設,完成了館藏文物的搬遷和陳列展覽的布展工作。同年10月1日,木壘縣博物館全部向公眾開放。
2005年,木壘縣博物館邀請了自治區文物鑑定專家組幫助完成了館藏一、二、三級文物藏品的鑑定工作。
2006年,木壘縣博物館完成了館藏一、二、三級文物的建檔備案工作,使木壘縣的文物藏品有了一套科學、規範的藏晶檔案,為文物藏品的安全與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築格局
綜述
木壘縣博物館新館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陳列面積2500平方米,該建築為框架結構的3層樓房,6000平方米。
展廳
《絲路北道蒲壘後國》: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歷史文物陳列展,介紹了木壘縣的歷史發展,以及古代各民族祖先遺留下的各種文化遺產,並展出了館藏的各種化石標本、新石器時代的石簇、石錐、石葉、石核和青銅時代的石鋤、石錛、石祖、磨谷器和夾砂紅陶罐、彩陶罐、骨梳、骨扣、骨佩飾、以及漢、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的銅鏡、石刻、草原石人等。該展廳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木壘河文明的曙光(公元前2000年前)
木壘河是木壘居民的母親河,河水源自天山北麓的夏乾布特溝、洞洞溝、南溝等。自1959年8月以來在這條河流帶,陸續發現了木壘河、伊爾哈巴、塔克爾巴斯陶、七城子、地窩堡、黑疙瘩、克仁拜、等細石器遺址。採集的石製品有:石核、石片、箭鏃、刮削器等。它們的年代推測在公元前6000至前2000年間。這一時期的東天山冬季相對要長,氣候也比較寒冷。居民以狩獵為生,開始使用弓箭射殺獵物,狩獵的動物有野馬、野驢、鹿和野羊等。居民穿著獸皮,生活非常的平靜、艱辛。
第二部分:木壘河的文明(公元前2000—前700年)
公元前20世紀,木壘河的居民進入
青銅時代,青銅斧、青銅劍、青銅矛的發現就是很好的說明,當時的居民還保留著傳統的石球狩獵技術。木壘河的平原綠州,有著良好的土壤,水源充足,非常適宜農業的發展。出土的石鋤、石磨盤、石杵、石白等,說明這裡已經有了農業,出現了農業文明。
第三部分:木壘河的遊牧文明(公元前700—220年)
中國古代文獻《漢書·西域傳》里稱作塞種的遊牧民與他們也存在一定的聯繫。在考古資料中,人們很難找到與此相適宜的具有共同特徵的考古文化,有人將生活在黑海沿岸一帶的叫斯基泰,生活在中亞細亞的叫塞克。木壘河也發現有這一時期的遺蹟、遺物,生活在這裡的早期遊牧民族還有匈奴、柔然等。
第四部分:木壘河邊的獨山守捉城(220—1368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220—589年),柔然、高車、突厥都馬背民族相繼在木壘河一帶遊牧。
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王朝統一了西域各國。
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置庭州,同置金滿、蒲類二縣,蒲類縣管轄今木壘一帶。《新唐書地理志》北庭大都督府條下記載的“獨山守捉”,與《元史·哈剌亦哈北魯傳》記載的“獨山城”、海屯《行記》里的Berbalex,可能是同一地名。Berbaligh,突厥語,意謂“獨城”。回鶻西遷初期在這—帶放牧,遼代還在這裡修建了可敦城。元太祖三年(1208年),成吉思汗西征至獨山城,城空無人居,成吉思汗命畏兀兒人月朵失野納遷移唆里迷里國60戶居此。油庫古城遺址就是唐元時期的獨山城。
第五部分:準噶爾時期的木壘河(1368—1911年)
明代,蒙古族分為東部韃靼和漠西瓦刺兩大部分。15世紀初瓦刺部進入木壘,16世紀中葉瓦刺分為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和碩特、準噶爾部等四部,
清代統稱四部為厄魯特或衛拉特,駐牧於今新疆北部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7世紀衛拉特蒙古建立了準噶爾汗國。18世紀中葉,清朝出兵伊犁平定準噶爾部上層貴族的反抗,並把當地的厄魯特人按滿洲八旗制度編為厄魯特營,以後就稱“厄魯特蒙古”。清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從巴里坤至木壘烏蘭烏蘇(今大浪沙溝)沿途修築城堡。清
雍正十年(1732年),川陝總督寧遠大將軍岳鐘琪以木壘地勢扼要,奏移駐軍,並修築木壘城,城周六百八丈。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定名木壘為“穆壘”。
《民族、民俗文物展》:展出了哈薩克族的各種服飾和生產、生活用品,即:木碗桶、奶桶、木勺、木盆、夾銀腰帶、腰包、鍍金加銀鑲寶石的馬鞍和馬具佩飾以及各種手工刺繡織品,充分展示了哈薩克族民俗風情和民族工藝。該展廳共分:
《古代錢幣展》:以歷史脈絡為順序,展示了木壘貨幣文化歷史,整體造型嚴謹中求變化,樸拙中顯現靈活,色彩鮮明而具有歷史感,色調較為低沉很好的陪襯出了展品。陳列藝術設計特點: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古代草原文化氣息。展出藏品1000件(套)。
館藏文物
綜述
木壘縣博物館藏品來源為出土、徵集、捐贈。藏品類別石器、陶器、銅器、鐵器、骨器、玉器、瓷器、木器、銀器、紙質善木、古錢幣、民族民俗。
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館內藏品1422件。其中石器104件、陶器75.件、銅器62件、鐵器20件、骨器10件、玉器32件、銀器11件、紙質善本2套、民族民俗文物540件(套)、古錢幣200餘種(1000餘枚)。截至2019年末,館內藏品數量達1655件/套,其中珍貴文物達88件/套。
重要文物
漢代青銅飛獸:虎形、頭向背、尾長,長11厘米、高4.8厘米。新石器時期石祖細砂岩、完整,深灰色,上小下大、上部有三道棱,底徑7厘米、高25厘米、腹圍22.5厘米。1981年6月在木壘縣東城鎮廢品收購站揀選。
石祭器:新石器時代、完整、兩面向里微凹,腹圍有一道棱,高6厘米、底徑16.5厘米、腹圍60厘米。1982年10月,新疆木壘縣東城鎮雞心梁村村民阿不都熱克在平地時發現後交給縣民族博物館收藏。1996年8月8日,國家文物局派遣全國館藏—級歷史文物鑑定確認專家組來昌吉州進行文物鑑定,經雜項組朱家縉、楊伯達、李久芳、王家鵬等專家鑑定,確認為一級文物。戰國四環石祖上部有四道棱磨製非常精緻。2001年2月,—牧民在木壘縣蒙魯克山河床內採集並交縣民族博物館收藏。2005年10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派遣文物鑑定專家組來木壘縣博物館進行文物鑑定,經專家組殷春茂、劉學堂、羊毅勇、金賀、劉玉生、宋合營等專家鑑定,確認為二級文物。
唐代草原石人:高128厘米。1988年10月,時任木壘博物館副館長牙道拉,根據牧民報告、在木壘縣博斯坦鄉加依拉克山發現一尊石雕人像,他帶領職工驅車前往,確認後拉運回該館收藏。2005年10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考古所、自治區博物館的文物鑑定專家組殷春茂、羊毅勇、劉學堂、金賀、劉玉生、宋合營等專家鑑定,確認為—級文物。
青銅時代石人:高84厘米。原木壘縣南閘學校教師鄭世金在該村發現,通過縣博物館領導反覆協調於1990年8月將該石人運回木壘博物館收藏。2005年10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考古所、自治區博物館的文物鑑定專家組殷春茂、羊毅勇、劉學堂、金賀、劉玉生、宋合營等專家鑑定,確認為二級文物。
弓彌:
戰國至
漢,骨質,長22.5厘米、寬2.1厘米。木壘縣城鎮居民焦曉勇在木壘縣博斯坦鄉墓葬取得,並於2001年2月20日交木壘縣博物館收藏。2005年10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考古所、自治區博物館的文物鑑定專家組殷春茂、羊毅勇、劉學堂、金賀、劉玉生、宋合營等專家鑑定,確認為三級文物。
漢代骨俑骨質:完整、高7.5厘米,雕刻精美、恬靜優美。1990年11月12日原木壘縣博物館副館長牙道拉在博斯坦鄉收集,並交木壘博物館收藏。
彩陶罐:西周至戰國,高16厘米、口徑10厘米,木壘縣61公里遺址出土。該器物紅陶黑彩、敞口、細頸、鼓腹、帶一耳。器身飾水波紋、弦紋、變形三角紋,口沿飾倒三角紋。
文化活動
木壘縣博物館編輯出版有《木壘景觀與文物》(木壘文史資料特刊)。
所獲榮譽
1994年,木壘縣博物館被昌吉州黨委、州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工作先進單位”的稱號。
2001年度,木壘縣博物館在昌吉州文物工作量化評估中被評為第一名。
2002年,木壘縣博物館被木壘縣委宣傳部命名為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3年,木壘縣博物館被木壘縣綜治委、文明委命名為“治安模範單位”和“文明單位”。
2005年,木壘縣博物館被昌吉州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州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木壘縣博物館被昌吉州文體局授予“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2007年,木壘縣博物館被昌吉州黨委宣傳部命名為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木壘縣博物館館長徐延珍被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物局授予“文物工作先進個人”的稱號。
機構設定
木壘縣博物館歷任館長為孫伯海(1987.3—1994.11);徐延珍(1994.12—)等。
木壘縣博物館國有事業單位。
木壘縣博物館經費來源是全額財政撥款。
木壘縣文物局、木壘縣博物館(兩塊牌子、—套人員),下設:文物保護部、博物館部、辦公室。
木壘縣博物館核定編制10人,領導職數2人。人員依照公務員管理5人、專業技術人員5人、男4人、女6人、漢族8人、哈薩克族2人。
截至2019年末,木壘縣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數量達9.57萬人次。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木壘縣博物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木壘鎮人民北路。
開放時間
夏季上午10:00—13:00,下午16:00——19:30;冬季上午10:30—13:30,下午15:30—19:00。
門票價格
免費。
交通路線
烏魯木齊市——京新高速——335國道——木壘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