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壘哈薩克民族博物館,位於縣城新建西路。創建於1987年, 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10餘件。所屬文物特色顯著,其中以早期社會、民風民俗、表現草原遊牧文化的文物最具有代表性。 文物有石祖、石鋤、圓孔器、骨針、骨梳、骨錐等;民風民俗文物有哈薩克木桶、馬鞍、花帽、三弦、冬不拉等;表現草原遊牧文化的有青銅、草原石人、突厥石印等。 從歷史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說明:木壘和新疆其他地區一樣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各族先民共同開發了這片土地,共同創造了木壘的歷史和文化,並留下了十分豐厚的文化積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木壘哈薩克民族博物館
- 外文名稱:Nationality Museum of Mulei Kazak Au-tonomous County
- 類別:地區民族博物館
- 地點:木壘城人民北路
- 竣工時間:1987年成立
- 開放時間:1993年
- 館藏精品:木壘地區自然資源標本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木壘哈薩克民族博物館於1987年成立,隸屬縣文化體育局領導。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從歷史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說明:木壘和新疆其他地區一樣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各族先民共同開發了這片土地,共同創造了木壘的歷史和文化,並留下了十分豐厚的文化積澱。全縣境內已探明的文物點有40餘處,已報批定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其中自治區級8處,州級3處,縣級9處,為了做好文物遺址的保護工作,木壘縣人民政府於1985年相繼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所和民族博物館(兩塊牌子,一套人員)合暑辦公。1993年又成立了木壘縣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2006年10月木壘縣人民政府又將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更名為文物局,升格為副科級單位。在這之前,木壘縣的文博工作由縣文化館負責兼管。木壘縣的文物管理機構成立之初,絕大多數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建設都處於“零”狀態,200餘件文物藏品沒有固定的館舍。民族博物館成立20年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文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木壘縣的文博工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論是對文物法規的宣傳,還是文物普查、文物徵集、文物保護、以及文物陳列展覽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從90年代開始,木壘縣人民政府制定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文物事業發展規劃》,根據本縣實際情況,每年都確定一個主題,每年都要完成一個項目,從未間斷過。截止到1999年全部完成了縣級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建設工作;對每個遺址都建立了遺址檔案,為木壘縣的田野文物保護奠定了基礎。
2000年木壘縣文博行業業績突出;縣委、縣人民政府非常重視文物工作,特籌集50多萬元資金購置了原商業局辦公樓供縣民族博物館使用;2000年又落實了文物保護工作的“五納入”,並以木政辦(2000)59號檔案的形式,發出了《關於落實文物保護工作“五納入”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將木壘縣的文物保護經費納入了縣財政預算,文物保護經費得到了落實。
館藏文物
參觀信息
木壘哈薩克民族博物館位於木壘城人民北路。郵編:831900
木壘哈薩克民族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