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蒼南原隸屬平陽縣,1981年從平陽縣析出建縣,因此,蒼南與平陽兩縣的文化藝術形態大多同出一脈。在溫州,布袋戲表演藝人主要分布在蒼南、平陽兩縣的閩南方言區和泰順縣、文成縣的局部地區,藝人演出活動輻射至洞頭,台州玉環縣的坎門,福建的福鼎、霞浦等地。
蒼南單檔布袋戲的淵源,據可查的傳承譜系,主要有自平陽傳入的靈溪派和自閩南泉州直接傳入蒼南的五鳳派兩個支派,亦有部分傳承世系、淵源不清的藝人。但從他們對布袋戲的稱謂相同、以演文戲為主的表演風格、用閩南方言道白、在閩南方言區域行演等方面分析,應均源於閩南布袋戲的南派,即“晉江派”。相傳在清代中後期隨福建移民引入。
據藝人李步連介紹,蒼南縣橋墩鎮五鳳利陽村的魯洪是蒼南單檔布袋戲五鳳派的始祖,也是最早學藝於福建泉州的藝人之一。魯洪的生平已無從稽考,魯洪的傳承弟子、橋墩鎮五鳳利陽村人潘世雍,出生於清同治年間,那么,單檔布袋戲傳入蒼南的時間也應在清同治時期,或更早。
據出身單檔布袋戲世家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明月和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黃朱璜口述,蕭伊彬、黃丕燒為蒼南單檔布袋戲靈溪派的始祖,他倆曾先後學藝於平陽縣水頭鎮的“林公義”先生。蕭、黃二人的生平也已無從稽考,但他們的傳承弟子吳源長和康昌黨均為近現代人物,可見,靈溪派單檔布袋戲的傳入時間和派系形成時間要比五鳳派遲。因蒼南原本隸屬平陽縣,且兩縣的單檔布袋戲又均在閩南方言區行演,兩縣民間的交流與結親頻繁,因此,也不能排除平陽布袋戲是由蒼南傳入的可能。
單檔布袋戲傳入蒼南後,由於蒼南的西、南部地區地處浙、閩邊界,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交通條件還較落後,信息較為閉塞,單檔布袋戲因輕便與老少皆宜,民眾喜聞樂見,一直活躍在蒼南的閩南方言區。布袋戲在其發祥地閩南地區早已演變為多檔表演的形式(即多人表演一台戲和有專門的後台樂隊伴奏的表演形式),在閩南地區已很難找到布袋戲古老的單檔表演形式,而在蒼南還以其原始形態得以一直保存,較完整地保存著布袋戲這種藝術的本真性,成為古代木偶戲的“活化石”之一。
文化特徵
操縱方法
單檔布袋戲的表演,主要靠布偶操縱者(藝人)憑藉手指、手掌和手腕的活動,來表現人物角色的動作。只有當演員將手伸進木偶衣服中,以手指撐起木偶頭及木偶手時,木偶才有了身軀,能站立起來,進行表演時,木偶才有了生命的運動感。操縱人的食指擔負了木偶頭部的動作,其他手指分別擔負偶手的動作;手腕和手掌則負責木偶的全部形體動作。木偶腳只在需要的時候,用一隻手去搬動,或單做“打腳動作”。操縱人的表演技巧,完全在手的訓練上。其中手指、手腕、打腳的運用,是最基本的功夫所在。由於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要求,於是操縱者在選擇使用木偶的裝置及操縱方法上,也就有所不同,可以根據不同要求,隨時變換使用,也可以隨機應變,自行創造。最普通的操縱方法,有以下兩種:
(1)以食指插入偶頭裡,大拇指和另外三個手指分別插入兩個衣袖中。或以食指插入偶頭裡,大拇指和中指分別插入兩衣袖中,用以指揮偶手的動作,無名指與小指收攏不動,進行表演。這兩種操縱法,表演比較自由、靈活,為多數演員所樂於採用。
(2)以食指和中指同時插入偶頭裡,大拇指和小指分別插入兩衣袖中。這種操縱法兩個手指同時操縱一個木偶頭,雖不夠靈活,但可以在使木偶身體不動的情況下,隨意轉動頭部。
有時由於劇情要求,舞台上需要民眾場面,而表演者只有一人,不可能用上述方法,同時舉起許多木偶來。此時,可以想些補救的辦法,如把木偶掛或插在舞台前沿、台屏底沿上,或用小竹棒插進戲偶身體,用手握住小竹棒同時舉起數個木偶來。眾多戲偶同時出場的表演方法,平時不太用,一般在鄉會、廟會等人多熱鬧場地演出時才用,最多時檯面上可插15個戲偶,兩隻手可舉6隻戲偶。
單檔布袋戲的演出,無法依靠戲偶本身的面部神情與靈活的肢體作精彩表演,且布袋戲的舞台台面是空的,戲偶走路、跑步、騎馬動作等也均為藝人雙手騰空執偶作虛擬表演,全靠藝人的操偶技巧,方能使戲偶栩栩如生。因此,藝人操偶除須結合手指、手掌,配之以適度腕力和平穩、有勁、有節奏的動作,使戲偶的舞台表演動作維妙維肖外,尚須熟練運用各種腳色均有的整冠、亮相、走台、坐定等基本身段操縱法和拿筆寫字、提壺斟酒等文戲中細膩的動作表演技巧,以及跑馬射箭空打、對打轉槍、舞大刀、馬頭軍拉馬、翻身等武戲的特技動作技巧,來表現各種角色不同的行為與個性特徵,如男步粗、女步細,小旦婀娜多姿、老生的穩重、武生的凜然威風,以及醜腳的詼諧逗趣,這樣的表演就能淋漓盡致、盡現其態,引人入勝。
演出環節
(1)開場,又稱“鬧台”“打頭通”。單檔布袋戲的打頭通由於藝人僅單人的限制,較大戲的頭通要簡單,靈溪派藝人一般用清水頭通或福建頭通。五鳳派藝人的頭通較為簡單,一般由快板(冬冬X鏘秦X鏘)起拍,轉慢板(冬冬秦X鏘),再轉加寬(滴滴X滴滴滴鏘),又轉走界(滴滴X滴X滴鏘),再轉快板,以鑼鼓反覆喧鬧約10分鐘。但也視藝人的藝術水平而定,有的藝人音樂修養較好,一個人能同時運用多種樂器,能把頭通打得像一台大戲。
(2)慶八仙。做“壽戲”“還願戲”“佛戲”,或請戲的地方有喜事,頭通鬧台之後,第一場正式演出之前要打八仙,布袋戲的打八仙較為簡單,一般表演“三星八仙”或“四禧八仙"。
(3)台吟、坐檯白。不同類型的戲出,由不同的角色最先出場,這個人物出場的第一段道白稱”台吟“,緊接台吟的人物自我介紹式的道白,稱“坐檯白”。“坐檯白“源自元雜劇,為布袋戲演出的特色之一。“台吟”和“坐檯白”一般為五字或七字一句,共二至四句,一般有固定的模式,也可由藝人根據不同內容的戲出自己編撰。如文戲,一般由文生先出場,故台引為“每日在書房,勤讀詩文章”,坐檯白:“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落硯池;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武戲一般由武生最先出場,故“台吟”為“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坐檯白”為“自度年少武藝高,學成拳棒與槍刀,他年若遂凌雲志,鎮國安邦顯英……“小小英雄漢,英雄出少年,秦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有的坐檯白不但讓戲曲人物自報了角色身份,還表現了人物角色的性格為人等內涵。如老生的出場詩為“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年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老漢姓陳,名昌……”店小二的出場詩則為:“茶(酒、菜)迎四方客,湯送五湖賓,不調可口味,難近使錢人。我叫xxx,人稱xxx,是個賣茶(酒,菜)的。”,又如觀世音這一角色的出場詩為“南海普陀自在,說法三千世界;佛法無邊無量,凡人難到蓮台”。坐檯白畢,人物進入角色,正式表演正戲。
(4)唱路歌。戲曲中的人物角色,要出遠門,如上京赴考等,出門之後要以唱路歌的形式過渡。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路歌,如縣官便衣出巡的路歌為“一生為官要工作,兩榜進士再晉侯;三公為本期百姓,四方不可壞生靈,五經盡通朝天子,六藝皆精見君王,七品官是民父母,八面威風共死生,九卿四相由民起,十載寒窗四向明”。自一道至十,目的地也走到了。
(5)中場休息。蒼南單檔布袋戲一般一天演出兩場,下午一場,晚上一場,每場的演出時間一般為3個小時,每場演至一個半小時左右,中間要休息5—10分鐘,稱中場休息。中場休息,一是讓藝人歇一會嗓子,喝口茶水,二是便於藝人換道具、換戲偶的服裝、預備下半場的節目。中場休息前,藝人往往要持神偶出場,先表演一段新聞詩,新聞詩的內容一般圍繞“酒、色、財、氣“四個字,先起一個由頭,再講一段新聞,新聞取材於新近或一段時期內,當地發生的新鮮事或有警世意義的事,具有勸人為善的勸世內涵。文本七言一句,語言生動活潑,具有趣味性,由藝人即興編造。不少藝人把編新聞作為表現自己的表演水平的一種手段。唱畢休息。
(6)掃台。藝人在一個地方演好最後一場戲後,要行掃台儀式,意為歡送前來看戲的地方神靈,遣送前來看戲的鬼怪,祝福地方平安、觀眾幸福安康。掃台由神偶田都大元帥出場,白一段掃台辭即行。掃台辭可長可短,長的多達上百句,短的也有二十來句。最為簡短的掃台辭的內容是:“拜請九天天雨花,田都元帥、鄭一、鄭二、鄭三相公,望公師傅,三教聖明,金花小姐,銀花小娘,趙馬恩公,四大元帥,七口大將軍,一百零八將,拜請師傅公,打鑼大神,升鼓鬧台師傅,來一方,顯次,千家有請萬家靈,逢送各位聖明,各歸本位,安鎮香爐,鑼鼓退凶星,凶星出門庭,押凶星千里外,朗朗乾坤進門庭,打三聲太平鼓,保你豐登樂太平。“
道白
蒼南的單檔布袋木偶戲演出以道白為主,道白重於唱腔,故有“七分白,三分唱”的說法。道白運用閩南方言,短的語句僅一個字,長句則字數不限,語言亦俗亦雅,不時爆出當地方言中精煉而富哲理性的“俗語”,有時則套用一些文言句式來表現文人高官言語的高雅,簡潔、精闢、詼諧而有韻味,具有蒼南地域特色,充滿俚俗之趣。演出時的詩句答問,對聯或字猜,表演者不僅能襲用傳統的句子,還往往要隨機創作。
唱腔
節奏唱腔多為七字句,靈溪派的唱腔特別是生角的唱腔,常用“二六”板即前半句唱兩個字,後半句唱六個字,全句八個字,但可增可減,生、旦、花、雜各有不同的唱腔,均以套用溫州亂彈的唱腔為主,但亦可由表演者即興發揮,靈活套用浙南民歌調、京劇、越劇唱腔等,亦可一台戲用多類唱腔。很多唱腔相當順口溜,女角色的唱腔與浙南的漁鼓唱腔相似。表演者在表演時,一人唱多角,不管是老生、小生、小旦、老旦,均由一個人以不同的變音法演唱,不僅能維妙維肖地唱出小旦的哀怨、小生的斯文、老生的滄桑、小丑的逗趣,讓觀眾可以只憑聲音就能清清楚楚地分辨生、旦、淨、末、醜“五音”之不同,還能通過聲腔的抑揚頓挫和節奏的快慢,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年紀、處境,與喜、怒、哀、樂等不同的心情、心境,以及哭、笑、罵、武打等情境。
代表劇目
單檔布袋戲劇目有連台本、單本、插出等多種形式。連台本一部可演出2至30本,一般的也有10多本,可演日夜或10多天;單本一般為半日或一夜戲;插出為折子戲,是加演的劇目,一般為還願戲、紅白喜事的戲。布袋戲的劇目題材多為人情戲或公案戲,也有一部分宮廷戲及武俠戲,單本很少有長書大傳本的歷史戲。
劇目有手抄本傳承的提綱本,也有一些屬於社會流行的話本小說或摩仿曲藝說書本、詞話本,和一部分並無文學本流傳,只有藝人口口相傳,由民間藝人自編的“講書本”,也可由表演者從傳統小說中自由取材,根據小說情節及人物出場的先後,再編上相應的唱詞,或套上相應角色的“套詞”以照本宣科,自編自演。常演節目有《月唐演義》(35場)、《黃恩佩義》(5場)、《綠牡丹》(10場)、《大清傳》(5場)、《玉刺刀》(5場)、《禍袍》(9場)、《九美圖》(7場)、《薛剛反唐》(13場)、《粉妝樓》(10場)、《雌雄杯》(4場)、《擂台報》(2場)、《包公判三冤》(3場)、《陳十四》(13場)、《八角水晶牌》(2場)等連台本和《玉龍扇》、《麒麟袍》、《游化枕》、《冤蛇報》等單本戲。現代演出,有時要加演宣傳性的小節目,如計畫生育、禁毒、新農村建設等內容,均由藝人自編自唱。據調查,蒼南現有手抄和錄音劇目80多種、300餘本。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單檔布袋戲,雖然表演形式較為單一,與已高速發展的其它形式的木偶戲已有較大的差異,但它產生於民間、植根於民間社會,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民間提線木偶戲的一些宗教文化和藝術形式的同時,也溶和了民間曲藝說唱、講書,民間文學、方言諺語等文化藝術形式形成了種戲劇、曲藝、民間文學等多種文化因素相結合的藝術形態,不僅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也不乏其自身應有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
傳承狀況
單檔布袋戲具有美、巧、精、便的特徵,在木偶戲中較為獨特,是戲曲史和民間藝術研究的重要對象。這一藝術表演形式後繼無人,處於瀕危狀態,有待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以保護。
傳承人物
五鳳派
第一代:
1、魯洪(生卒年不詳),橋墩鎮五鳳利陽村人,是可查到的五鳳派的最早傳人。
第二代:
2、潘世雍(1867—1898),橋墩鎮五鳳利陽村人,魯洪的傳人之一。
3、潘世福(1888—1967),橋墩鎮五鳳利陽村人,魯洪的傳人之一。
第三代:
4、潘嗣享(1902—1972),橋墩鎮五鳳利陽村人,潘世雍的學生。
5、陳上旺(1926—),橋墩鎮蕉坑村人,潘世福的學生。
6、許啟株(生平不詳),橋墩鎮五鳳南山頭村人,潘世福的學生。
7、李張汝(1942—),橋墩鎮五鳳八畝後村人,潘世福的學生。
8、李聖撓(1906—1983),橋墩鎮五鳳思居村,潘世福的學生。
9、徐本義(1926—),福鼎縣前岐鎮人,潘世福的學生。
第四代:
10、潘真輝(1945—),橋墩鎮五鳳利陽村人,潘嗣享的學生。
11、李步連(1932—),橋墩鎮五鳳思居村人,李聖撓的學生。
12、朱坤恩(1942—),藻溪鎮挺南毛徐村人,李聖撓的學生,擅演武戲。
13、劉傳代(1950—),靈溪鎮過港村人,住橋墩鎮觀美,李聖撓的學生。
14、董孔羅(不詳—1991),橋墩鎮觀美人,李聖撓的學生。
15、石欽鑠(1948—),橋墩鎮碗窯村人,陳上旺的學生。
第五代:
16、李美旺(19639—),橋墩鎮碗窯村人,石欽鑠、董孔羅的學生。
17、朱貴格(1946—),橋墩鎮下洋村人,石欽鑠的學生。
18、蘇秀陳(1942—),礬山鎮埔坪拱橋村人,董孔羅的學生。
19、李若文,礬山鎮南宋雞角嶺人,董孔羅的學生。
20、王道慨,藻溪鎮挺南毛徐村人,朱坤恩的學生。
21、劉紀敏(1958—),藻溪鎮挺南人,現住靈溪鎮望鶴南路22號,劉傳代和平陽縣水頭鎮魏起定的學生。
22、梅傳賢(1964—),福鼎縣前岐鎮黃仁人村人,李張汝的學生。
第六代:
23、林宣儒,礬山鎮埔坪拱橋內村人,蘇秀陳的學生。
24、陳天章,礬山鎮獅頭山腳村人,住南宋鎮溪光村,蘇秀陳的學生。
靈溪派
第一代:
25、蕭伊彬,靈溪鎮南龍村。平陽縣水頭鎮公義的學生。
26、黃丕燒,赤溪鎮半樣新窯村人。蕭伊彬的同門師兄。
第二代:
27、吳源長(1915—1993),靈溪鎮渡龍宕頂村人,蕭伊彬的學生。
28、康昌黨(1924—1996),靈溪鎮城南後洋村人,蕭伊彬的學生。
29、吳正平(1930—2005),橋墩鎮華陽人,蕭伊彬的學生。
第三代:
30、吳明月(1952—),靈溪鎮渡龍宕頂村人,十八歲隨父親吳源長學藝。
31、陳作探(1932—2005),吳源長的學生。
32、呂文初(1942—),藻溪鎮元店村人,康昌黨的學生,十六歲時隨康昌黨學藝。
33、周義錫(1944—),靈溪鎮渡龍葉家烊村人,三十二歲時隨康昌黨學藝。
34、曾奎資(1947—2006),赤溪鎮信智圓嶼村人,吳源長的學生。
35、魏阿慶,藻溪鎮挺南人,吳源長的學生。
36、蔡萬資(1965—),礬山鎮昌禪三條溪村人,吳正平的學生。
37、陳文亮,平陽縣山門鎮人,吳源長的學生。
第四代:
38、吳明健(1958—),住靈溪鎮美莊二街宮前路10號,陳作探的學生,二十歲時隨陳作探學藝。
39、陳爾白(1952—),住橋墩鎮桂蘭路438號,二十七歲時隨陳作探、陳上旺學藝。
40、董加煌,橋墩鎮觀美人,陳作探的學生。
41、黃朱璜(1964—),馬站鎮南壠村人,現住靈溪鎮,十八歲時隨陳作探學藝。
42、溫亦德,橋墩鎮古樹腳村人,陳作探的學生。
43、黃加靖,平陽縣騰蛟鎮人,陳作探的學生。
44、蕭昌益,平陽縣騰蛟鎮人,陳作探的學生。
45、李貽塔,平陽縣騰蛟鎮人,陳作探的學生。
46、胡允早,平陽縣騰蛟鎮人,現住靈溪鎮靈浦路,吳明月的學生。
47、魏乃興,靈溪鎮桑台街人,吳明月的學生。
第五代:
48、繆施鶴,福鼎縣前岐人,黃朱璜的學生。
49、陳德堡,平陽縣水頭人,黃朱璜的學生。
50、施昌富,馬站鎮城門大崗村人,黃朱璜的學生。
其他流派
51、吳時纓,吳明月的祖父,平陽縣山門鎮吳茂希的學生。
52、蘇錫釗,礬山鎮四大王村人。
53、黃友吟(1922—1968),藝名紅皮,馬站鎮南壠村人,黃朱璜之父,蘇錫釗的學生。
54、黃慶銀(1964—),鳳陽鄉龜墩村人,十七歲時隨前岐鎮柯灣村李祖泳學藝。
55、李傳盼(1941—),橋墩鎮騰烊後車村人,平陽縣山門鎮王章村鄭經選的學生。
56、宋淑龍,礬山鎮南宋大埔山村人。
57、鄭正漂,橋墩鎮羅烊村人。
58、池雲龍,靈溪鎮鳳池人,擅演《陳十四平妖傳》。
59、池風銓,靈溪鎮鳳池人,池雲龍的兒子,擅演《陳十四平妖傳》。
吳明月,男,1953年2月出生,曾獲得“蒼南縣十大民間藝術家”的稱號。2009年5月26日,吳明月入選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木偶戲(單檔布袋戲),申報地區:浙江省蒼南縣。
保護措施
2017年,蒼南單檔布袋戲被央視少兒頻道《芝麻開門》欄目組拍攝進《礬都密碼》中。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偶戲(單檔布袋戲)”項目保護單位蒼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6年6月,單檔布袋戲在靈溪民間藝術館由蒼南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蒼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蒼南縣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舉辦的單檔布袋戲傳承基地展演活動上演出。
2017年5月,單檔布袋戲在錢庫三小由蒼南縣教育局、蒼南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大型公益活動上演出。
榮譽表彰
2018年5月,蒼南單檔布袋戲《鬧花燈》在寧波奉化舉行的首屆浙江民間藝術精品展演暨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評選活動上,獲得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