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檔布袋戲

單檔布袋戲

單檔布袋戲是流傳於浙江蒼南閩南方言區的單檔布袋木偶戲,是一種獨特的戲曲藝術表演形式。一座可由一個人挑著走的小戲台,內坐一個藝人,手、腳、嘴巴並用,操縱數十個小木偶並演奏樂器,便能熱熱鬧鬧演出一台戲。這一獨特的表演形式在民間流傳數百年,現在全國同類藝術中已極為罕見,堪稱中國木偶戲的活化石。

簡介,歷史淵源,藝術形態,簡介,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表演模式,旅遊開發,

簡介

“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是蒼南布袋木偶戲戲棚上的一副對聯,也是它最為形象的寫照。蒼南單檔布袋戲已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在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歷史淵源

布袋戲起源於何時有多種說法。晉代王嘉《拾遺錄》記載:“南陲之南,有扶婁國之國,其人善機巧變化……或於掌中備百獸之樂,婉轉屈曲於指間。人形或長數分,或複數寸,神怪倏忽,玄麗於時。 ”在敦煌莫高窟引窟中有畫於盛唐的一幅壁畫《弄雛》,畫面上有一婦女舉起手臂,運用指掌給孩子們作表演的情形。王嘉的有關記述和唐壁畫所描繪的情景,與今之布袋戲有相似之處。如果它為同一表演形態,那么布袋戲的源起應在唐或晉之前。但清乾隆刊本《晉江縣誌》曰:布袋戲起源於何時現已無法明確考證。清代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載:“……以五指運三寸傀儡,金鼓喧嗔,詞白則用叫顙子,均一人為之,謂之肩擔戲。”清嘉慶年間刊本的《晉江縣誌》則有明確記載:“有習洞簫、琵琶,而節以拍者,蓋得天地中聲,前人不以為樂操土音,而以為御前清客,今俗所傳弦管調是也。又如七子班,俗名土班,木頭戲俗名傀儡。近復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戲。演唱一場,各成音節。”這是目前所知關於“布袋戲”稱謂的最早記載。
蒼南的單檔布袋戲的來歷有北入說南入說兩種,但從其稱謂、以演文戲為主的表演風格、用閩南方言道白、在閩南方言區域行演等方面看,應源於閩南布袋戲的南派即安溪派,相傳在清中後期隨福建移民引入。據藝人李步連介紹,蒼南五鳳鄉人魯洪是蒼南單檔布袋戲主要流派之一“五鳳派”最早學藝於福建泉州的藝人。但由於歷史久遠,物是人非,布袋戲在閩南已演變為多檔形式,現今閩南已找不到古老的單檔布袋戲,因此在蒼南得以保存的單檔布袋戲的源流也只能追溯至清道光年間。
經普查,從道光年間至今,現蒼南境內(原屬平陽)還能查清50多位有姓有名的布袋戲藝人。這些藝人主要分為“靈溪”和“五鳳派”兩個流派,兩者各有表演特色,最為鮮明的差異表現在唱腔與執戲偶的方法上。

藝術形態

蒼南單檔布袋戲的戲棚是藝人隨帶的戲台,由上下兩截組成,均可裝可卸。搭裝完整後,整個戲棚雕樑畫棟,外觀像一座富麗堂皇的戲樓,故又稱“彩樓”;各部件拆卸後,可與戲偶、道具、樂器等裝成箱擔,由藝人一肩挑著行走。
布袋戲布袋戲
完整的戲棚分前棚、後棚兩部分,前棚又分棚頂(上)、小戲台(中)、棚下三部分。棚頂飛檐翹角,小戲台設在棚中間,台前的兩角分立一台柱,柱上或雕盤龍,或鐫楹聯,當中懸一寫有橫批的匾額。戲台柱聯有“金榜題名空富貴,洞房花燭假姻緣”、“一聲呼出喜怒哀樂,十指搖動古今事由”、“有口無口口代口,是人非人人舞人”,“千里路途三五步,百萬雄兵一二人”等內容,匾額上的橫批一般為“黃粱夢”、“樂樂樂”、“清虛府”等。舞台中間隔以鏤空雕花木板屏風,可供藝人透視台前戲偶表演情況;台屏左右出台口上各有小窗,可做天上神仙表演及戲中人物偷聽他人講話的表演區;屏風兩側設有供戲曲人物進出場的門。小戲台的下方以布幔遮掩,布幔上方繡有麒麟等吉祥物。
後棚既是藝人的戲偶表演區,又是操道具、戲偶換身的戲房,而且還是音樂伴奏的後場。棚後壁設有插或掛待出場的戲偶的橫木,棚下有供藝人就座的戲籠或方凳,同時也是設定小鼓、大鑼、小鑼、大鈸、三粒(板)等樂器的地方。
戲偶布袋戲偶分為木製的偶頭、布制的偶身和木製的手、腳三部分。偶頭一般用樟木、梧桐木等不易裂變的木材雕刻而成,臉譜造型除照不同年齡、性別雕刻外,也依照角色的個性上彩,用黑色代表粗魯莽撞;紅色代表忠心誠實;青色代表陰險毒辣。戲偶的手用木雕成,分手掌與手指兩部分,又有文手與武手之分。文手的手掌由上下兩節相接而成,可揚起或下垂,以表現不同動作,掌心有鐵絲圈成小圈,可以插入扇子、拂塵等道具;武手握拳、中空,用以插入道具(如各式武器)。武手、文手又分男手、女手,男手用拳頭、巴掌造型,女手一般用蓮花指掌造型。

簡介

基本特徵

蒼南單檔布袋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吸收民間提線木偶戲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合曲藝說唱、講書,民間文學、方言諺語等,形成了融戲劇、曲藝、民間文學等多種藝術形態相結合的一種獨特的戲劇表演藝術。

主要價值

蒼南單檔布袋戲,是流傳中國民間數百年的一種戲曲藝術,是浙南地區民間戲壇的一朵奇葩;於明、清時期從閩南傳入蒼南,現今閩南已找不到布袋戲的蹤跡,但在蒼南卻完整保存了布袋戲的原始形態,該戲種一般只需一個人,一個人唱白,一個人配樂,聲情並茂,惟妙惟肖,生旦淨末醜,悲歡離合盡在一人操縱之中,俗稱一個人的戲班。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在全國同類藝術中已極為罕見,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瀕危狀況

老藝人一年年在減少,讀者在他們口頭上的優秀傳統劇目,因沒有及時記錄,正面臨消失的危險。布袋戲藝人的平均年齡均在50歲以上。鮮有年輕人願意學此傳統技藝,現有藝人20餘人.

表演模式

布袋戲是偶戲,無法依靠戲偶本身的面部神情與肢體進行精彩表演,且布袋戲的舞台台面是空的,戲偶的所有動作均靠藝人進行虛擬表演。因此,藝人除需掌握操偶基本動作外,尚需熟練運用各種角色的整冠、亮相、走台、坐定等身段操縱方法及跑馬、對打、轉槍、舞大刀、翻身等特技,來表現角色不同的行為與個性特徵,如小旦的婀娜多姿、老生的穩重、武生的凜然威風、丑角的詼諧逗趣等。 蒼南的單檔布袋木偶戲演出以道白為主,故有“七分白,三分唱”的說法。道白運用閩南方言,短的語句僅一個字,長句則字數不限。語言亦俗亦雅,充滿俚俗之趣,不時爆出當地方言中精煉而富哲理性的俗語,有時則運用一些文言句式來表現文人高官的高雅。演出時有詩句問答、對聯或猜字。表演者不僅能襲用傳統道白,還往往需要隨機創作。 節奏唱腔多為七字句,靈溪派的唱腔特別是生角的唱腔,常用“二六”板,即前半句唱兩個字,後半句唱六個字,全句八個字。生、旦、花、雜各有不同的唱腔,均以套用溫州亂彈的唱腔為主,但亦可由表演者即興發揮,靈活套用浙南民歌調、京劇、越劇唱腔等,亦可一台戲用多類唱腔。很多唱腔相當於順口溜,女角的唱腔與浙南的漁鼓唱腔相似。表演時一人唱多角,不管是老生、小生、小旦、老旦,均由一個人以不同的變音法演唱,不僅能惟妙惟肖地唱出小旦的哀怨、小生的斯文、老生的滄桑、小丑的逗趣,讓觀眾僅憑聲音就能清楚分辨生、旦、淨、末、醜的不同角色,還能通過聲腔的抑揚頓挫和節奏的快慢,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年紀、處境與喜怒哀樂等。 蒼南布袋戲中人物的出場,均有一段自我介紹式的道白,共六句,前兩句稱“台引”,後四句稱“坐檯白”,源於元雜劇,為布袋戲演出的特色之一。不同人物角色有不同的台引和坐檯白。如文生出場,台引為“每日在書房,勤讀詩文章”,坐檯白:”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落硯池;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武生出場台引為“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坐檯白為“自度年少武藝高,學成拳棒與槍刀,他年若遂凌雲志,鎮國安邦顯英豪”。坐檯白畢,人物向觀眾交代身份,正式進入角色。 戲曲中的人物角色要出遠門,如上京赴考等,出門之後要以唱路歌的形式過渡。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路歌,如縣官便衣出巡的路歌為:“一生為官要清廉,兩榜進士能升侯;大公無私為百姓,四方不可壞生靈;五經盡通朝天子,六藝皆精見君王;七品官是民父母,八面威風共死生;九卿四相由民起,十載寒窗四向明。”自一道至十,目的地也走到了。 蒼南單檔布袋戲每場的演出時間一般為3個小時,中間有一次中場休息。此前,藝人往往要持神偶出場,先表演一段新聞詩,其內容一般圍繞酒、色、財、氣四個字,先起一個由頭,再講一段新聞,新聞取材於當地發生的新鮮事或有警世意義的事,具有勸人為善的內涵。不少藝人把講新聞作為表現自己表演水平的一種手段。 蒼南布袋戲的演出劇目有連台本、單本、插出等多種形式。連台本一部有2至30本,一般為10多本,可演一晝夜或10多天;單本一般為半日或一夜戲;插出為折子戲,是加演的劇目,一般為還願戲、紅白喜事的戲。布袋戲的劇目題材多為人情戲或公案戲,也有一部分宮廷戲及武俠戲,單本很少有長書大傳本的歷史戲。 劇目有手抄本傳承的提綱本,也有一些社會流行的話本小說或仿刻曲藝說書本、詞話本,此外還有藝人自編、口口相傳的講書本。主要傳統劇目有《黃恩佩義》、《擂台報》等80多種、300餘本。現代演出中,有時還要加演宣傳性的小節目,如計畫生育、禁毒、新農村建設等內容,均由藝人自編自唱。

旅遊開發

2008年6月5日至11日,碗窯古村落瓷文化舉辦旅遊節,活動期間推出“祛毒集福”端午包粽子比賽、“天工妙手”手工制瓷技藝展演互動、碗窯瓷文化展、蒼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蒼南縣文物普查新發現圖片展、蒼南民間收藏品展、布袋戲、漁鼓演出以及美術、攝影創作採風等一系列活動。活動的前4天,就吸引了一萬餘人參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