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崑曲

木偶崑曲

吳江的木偶崑曲源於七都洪福木偶崑劇團。該團新中國建立前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活躍於江、浙、滬一帶城鄉,東至上海、南至嘉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木偶崑曲
  • 地理標誌:吳江
  • 批准時間:2005年
  • 非遺級別: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發源,變遷,保護傳承,藝術特色,

發源

西至湖州、北至南京。據《南林叢刊正集》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記載:“清道光年間,手技雜戲(即木偶戲)演劇無虛日,曾盛極一時。”

變遷

洪福木偶崑劇團的前身為七都鎮吳越村姚家創建的“公記保和堂”戲班,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近二百年,它是全國唯一的一家木偶唱崑曲的祖傳戲班。1955年在文藝團體登記時,該戲班正式更名為“吳江洪福木偶崑劇團”。
該團演出劇目最早有近500齣,由於歷史變遷及其他多種原因,盛極一時的七都洪福木偶崑曲團至新中國建立初期便開始衰敗。1962年後,劇團逐步解體,人員分散,演出停止,劇團的道具、服裝和唱本幾經轉手也不知去向,使這一頗具江南戲曲特色的民間藝術奇葩瀕臨絕跡。現該團老藝人僅存姚五寶一人,年86歲(2005年),他為姚家後裔,其演藝憑他當年隨團所積累。至今,姚五寶對於演出劇目片段仍能脫口而出,最拿手的戲當是崑劇《長生殿》(片段),對操作木偶的提、拔、勾、挑、扭、掄、搖等各種技法仍得心應手。

保護傳承

2004年,由七都鎮政府出資與蘇州藝術學校聯姻招收了五位七都籍的應屆國中畢業生,進行專業培養學習木偶崑曲,接受五年制的專業培養。是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州召開期間,在蘇州市崑曲博物館隆重舉行了老藝人姚五寶的收徒儀式,為木偶崑曲正式招收了傳承人。在此前後,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包括聲像、實物以及木偶製作、服裝、道具、舞美等。
2005年,木偶崑曲被列為首批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使木偶崑曲進一步得到了政策性的保護。

藝術特色

木偶崑曲是一門木偶演崑劇曲的獨特的民間文化藝術,是崑曲的又一種表演形式。木偶崑曲表演時所用的木偶約60公分高,重約3—4公斤,按生、旦、淨、醜等角色,用木頭雕刻製作。該劇種在繼承崑曲藝術特點的基礎上加於創新發展,演木偶唱崑曲,“雙手提治生、旦、淨、醜千般態,一腔唱妙喜、怒、哀、樂百樣聲”,用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崑曲配以惟妙惟肖的木偶表演,將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與舞巧妙配合的崑曲表演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木偶崑曲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滋生的,崑曲曾一度蕭條,崑劇團在難於維持生機的情況下,為了縮小陣容,減少演出開支,利用木偶劇來表演崑曲,因此它既是對崑曲藝術的一種創新、改革,又是對崑曲的一種有效的保護、傳承,為崑劇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於木偶、崑曲可謂是相得益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