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2011年10月21日,南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朝陽大橋工程立項。
2012年10月18日,朝陽大橋舉行開工儀式,並動工興建。
2013年1月7日,朝陽大橋進行第一根樁基開鑽施工;8月16日,朝陽大橋完成通航孔六個主墩承台澆築工程。
2014年11月7日,朝陽大橋完成主橋六個塔柱封頂工程。
2015年1月20日,朝陽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全線貫通。
2015年4月,朝陽大橋進行路基路面工程;5月18日,朝陽大橋通車運營;8月12日,朝陽大橋非機動車道和觀景平台的建設完成,並向市民開放。
2018年9月23日,朝陽大橋完成景觀燈提升改造工程。
橋樑位置
朝陽大橋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橋位處贛江水道江面寬達1.6千米,距下游的
南昌大橋約2.5千米,距上游
生米大橋約3.5千米,連線南昌市朝陽新城和紅角洲地區;該橋東起沿江南大道與南一環路匯接立交橋,上跨處贛江水道,西至紅谷南大道與南一環路交匯立交橋;其中,東側引橋立交與朝陽新城的九洲大街大道相接,西側引橋立交與紅角洲地區的前湖大道相接。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朝陽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東西立交橋、橋塔、橋墩、引橋及各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東南至西北方向布置。
朝陽大橋採用了六塔斜拉橋的方案,其橋塔造型是書法“合”字的變形,具備“六合”內涵,體現出崇尚海納百川,包容萬象的大同理念;主塔採取篆書“合”的造型,塔柱雙臂合攏呈現出花苞的形態,中孔的設計使得光線與空間進一步融合,象徵南昌人民齊頭並進謀發展,體現“齊心合力的激情、天人合一的境界、兩岸城區珠聯璧合的盛景”;該橋多塔和單面拉索多樣性組合,如同排列有序的船隻縱橫在江面,楊帆遠航,帆合連進。
結構特點 |
主橋 | 朝陽大橋主橋為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六塔連續單索麵斜拉橋,總體結構形式為塔梁固結、梁墩分離體系;主梁為雙層結構,上層布置為機動車道,下層布置為人行和非機動車道;該橋採用塔梁固結、梁墩分離的支承形式。 |
主梁 | 主梁由混凝土頂底板、波形鋼腹板、鋼橫樑、鋼錨箱、人非鋼挑臂和觀景平台組成,主梁為雙層結構,採用單箱五室形式,橫樑結構形式為實腹式鋼橫樑,設定人孔。 |
橋塔 | 橋塔整體為“合”字形,橋塔內部錨固構造採用鋼結構,與外包混凝土形成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下塔柱造型與上塔柱相互呼應,橫橋向呈“工”字形,順橋向呈“Y”字型,“Y”字型的塔肢之間設定系梁,下塔柱的蓋梁於系梁均涉及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
斜拉索 | 朝陽大橋採用常規斜拉索布置方案,斜拉索採用鋼絞線斜拉索,具備單根鋼絞線可更換功能,斜拉索塔上錨固採用索鞍式,樑上錨固採用鋼錨箱。 |
參考資料: |
設計參數
朝陽大橋線路總長3.1千米,主橋長908米,採用(79+5x150+79)米跨徑布置;主樑上層橋寬37.00米,下層橋寬43.84米,單側人非通道寬7.0米,底板外緣總寬43.84米,含觀景平台總寬52.3米;主梁高4.7米,橫樑間距6.4米。橋面以上橋塔高45.0米,是主跨跨徑的0.3倍,橋塔順橋向尺寸為3.0至14.5米,橫橋向寬5.0米。單個橋塔設定9對斜拉索,索麵橫橋向間距1000毫米,斜拉索標準間距為6400毫米,索股數為52至99股。
技術標準 |
道路等級 | 城市快速路 |
設計基準 | 100年 |
安全等級 | 一級 |
設計速度 | 60千米/小時 |
車道設定 | 雙向八車道 |
荷載標準 | 公路—Ⅰ級,城—A級;人群荷載:3.5千牛/平方米 |
基本風速 | 27.2米/秒 |
設計風速 | 20.3米/秒 |
通航水位 | 最高:22.85米,最低:11.94米 |
通航等級 | II—(3)級 |
通航淨空 | ≥4.5米 |
遇洪頻率 | 1次/300年 |
抗震等級 | 基本烈度:VI度;按VII度設防 |
環境類別 | II類 |
地表類別 | A類 |
參考資料: |
設備設施
2016年9月10日起,針對部分大貨車司機繞開卡口闖禁行的情況,南昌市交管部門在朝陽大橋啟用電子警察、卡口抓拍等交通設備,對中型以上(含)貨車闖禁行路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
截至2018年9月,朝陽大橋完成景觀燈提升改造工程,改造新裝五中燈具,對橋樑拉索、六個橋墩上下及輔橋側面鋼結構進行景觀亮化,使其成為贛江上最閃耀的亮麗風景線。
2015年8月12日起,朝陽大橋下層觀景平台開放,該平台位於朝陽大橋中央兩塔柱下方,視野開闊,觀景效果優越,可通過此通道漫步至贛江中心,在觀景平台上一覽贛江景象;同時,該橋在主梁底部設定了天氣連線兩側平台,為人非系統專向提供了便利。
2015年8月12日起,朝陽大橋下層人非通道試開放,該通道設計上採用的是鋼桁架結構,人行道寬2米,非機動車道寬4米,外側設定有不鏽鋼安全護欄,內部空間採用暖色效果設計,在通道內密集分布照明燈,廣大市民在慢行過江的過程中可以近距離的了解橋樑結構形式。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2015年5月18日,朝陽大橋通車運營,全橋路段不實施收費制度,免費通行。
通行事項
截至2015年5月,朝陽大橋不在環保限行合圍區域內,“黃牌”的大中型貨車允許上橋行駛;同時,懸掛南昌以外車牌的外地車輛不受限行規定,可正常通行該橋。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朝陽大橋主橋為中國國內第一座主梁採用波形鋼腹板混凝土組合箱梁的多塔斜拉橋,主橋整體上呈現很強的序列感和韻律感,接線工程橋樑更是結合了主橋的結構形式選擇合理的設計方案,接線橋樑和主橋整體上於兩岸景觀結合融洽協調一致。
科研成果
技術名稱 | 所獲獎項 |
基於南昌朝陽大橋的波形鋼腹板PC組合梁橋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 | 2017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參考資料: |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 所獲榮譽 |
南昌市朝陽大橋工程 | 2015-2017年度江西省 “杜鵑花獎” |
參考資料: |
價值意義
朝陽大橋的通車,大大緩解南昌市跨江通道的交通壓力,減輕南昌大橋、生米大橋、八一大橋的交通壓力;同時,作為南昌市規劃建設的城市快速通道的控制性工程,東接沿江快速路、九洲高架、九洲大街、象湖隧道,西側通過前湖快速路連線新建縣、灣里區並與楓生高速、西外環高速路相接,朝陽大橋的建成通車對推進南昌市“一江兩岸”規劃總體實施,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最佳化城市布局,提升南昌的核心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有重大意義。(《南昌晚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