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貢道

朝貢道,渤海王國向唐朝貢所經之路。為渤海5條對外交通幹線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貢道
  • 性質:貢所經之路
  • 進貢國:渤海王國
  • 歸屬:為渤海5條對外交通幹線之一
沿革
安史之亂”(755—763)前,渤海向唐朝貢一般經由營州(今遼寧朝陽市)的陸路,營州被亂軍占據後,便改由水路轉赴長安。具體走向為,從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出發,經“舊國”(今吉林省敦化縣敖東城),過今大蒲柴河(一說或由上京龍泉府南出,沿今吉林省汪清縣嘎呀河流域,經延吉抵中京顯德府即今和龍縣西古城,過安圖),取道撫松縣,至西京鴨綠府神州(今吉林省渾江市臨江鎮),改乘船,順鴨綠江流而下,過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縣)、泊汋口(今浦石河口),改乘越海船,出鴨綠江,沿海岸經石人汪(今遼寧莊河縣附近海域中石城島),青泥浦(今大連市舊稱),抵都里鎮(今旅順老鐵山石嵐子),再經馬石山(今旅順口老鐵山),渡烏湖海(今渤海海峽),經烏湖島、末島、歆島、龜島、大謝島(皆屬今山東廟島列島),達於登州(今山東蓬萊縣),然後陸行至長安(今西安)。此水上通道早已存在,唐先天二年(713)派郎將崔忻冊封渤海始祖大祚榮時,即走此道。也是渤海與中原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渤海常將熟銅等土特產品由此道運至登州與中原人交換。對加強中華民族各族的聯繫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