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匡廬山》是明代詩人陳堂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匡廬山
- 作者:陳堂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望匡廬山》是明代詩人陳堂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望匡廬山》是明代詩人陳堂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匡廬萬仞出芙蓉,猶似岧嶢泰華峰。古剎有碑蒼蘚合,天池無路白雲封。空聞縹緲仙蹤遠,豈為登臨野興慵。願得他年禽慶約,扶筇採藥日相從。1作者簡介陳堂,字明佐。南海人。明穆宗...
《泛彭蠡望匡廬山》是明代詩人黎民表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原文 碧落澄宵景,平湖散暝煙。縠紋初泛月,圭采欲浮天。候汐難回棹,乘流屢扣舷。水香蘭茝變,沙鑠芰荷鮮。望美心無極,搜奇興獨延。地圖雄五嶺,江勢束三川。遠嶂芙蓉出,衡波翡翠連。霞標乾斗上,日觀抱空懸。仙掌才疑鑿,丹梯斷復聯...
《江行望匡廬》是由唐代詩人錢珝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本詩以疑似的想像,再現了詩人內心的高遠情致。寫法上,似用了國畫中的“滃”寫技法,以淡淡的水墨來渲染煙霧迷濛的雲水,虛虛實實,將廬山寫得撲朔迷離,從而取代了正面寫山的有形筆墨,確可視為山水詩中別具神情的一首佳作。作品原文 詩詞賞析 咫尺愁風雨,...
《望廬山》是一首創作於清代的詩詞,文學體裁是五言律詩,作者是德溥。作品原文 望廬山 楚山秋霽後,突兀望匡廬①。瀑布雲開處,香爐雨過初②。雙溪才咫尺,五老在空虛③。欲問遠公跡,蒼茫指點余④。作品注釋 ①楚山:楚地之山。江西春秋戰國時屬楚地,有“吳頭楚尾”之稱,故對江西地區諸山稱楚山。此處即指...
《望匡廬賦》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望匡廬賦 滄湖口北望匡廬二山,影入澄潭,峰連清漢,江水無際,煙景相鮮。沿流而東,若在世表。因懷遠公、陸先生,悵然成賦。春水湖平,霽天景旭。眇赴海之清瀾,映乾霄之翠岳。波鱗爛而勢微,帆雁引而相續。輕煙冒於爐峰,若香散於空谷;飛流灑於...
望匡廬 《望匡廬》是明代龐嵩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望匡廬 匡廬山麓南康軍,道脈紫陽夙有聞。五老峰前環白鹿,九經天上降彤雲。江船廿載經過近,塵鞅多違感慨勤。俎豆駿屏羅講院,幾從班末炙爐薰。
匡廬山中國佛教名山之一,又名廬山、匡山、廬岳、匡廬,位於江西省北部,北依長江,東連鄱陽湖。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東西兩側為大斷裂,雄偉壯觀。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自古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 山峰簡介 匡廬山,其勢俊極,壯極。山為東北西南走向,長約...
《舟過南康遙望匡廬諸山歌》是明代詩人羅萬傑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客心渺兮夷猶,遲落日兮扁舟。臨長江兮極目,撫遲景兮淹留。薰風徐至,疏雨乍收。山光凝翠,雲色含秋。伴眾鳥兮孤渚,俯夕陽兮中流。波婉轉兮汎汎,帆容與兮悠悠。悵離魂兮飄颻,更低徊而增憂。望匡廬之恍惚,欲往從以末由。作者簡介 羅萬...
《湖上望匡廬》是明代梁民相的作品。作品原文 方舟凌廣湖,掛席南風駛。湖水盪悠哉,東西曠涯涘。匡廬之山何崔嵬,居然形勢向湖開。青天縹緲煙霞窟,白日照耀金銀台。延袤周遭五百里,諸峰矗矗乾霄起。牙錯封提兩郡雄,陰晴坐變千崖里。瀑布常飛雙白虹,東林早晚坐聞鐘。白蓮池上今誰主,三笑溪邊尚有蹤。其中...
望匡廬不可見,作者趙執信(1662~1744)清代詩人。作品原文 香爐煙散半湖雲,舟入荷陂水又分。卻羨沙頭雙白鷺,潛隨明月過匡君。注釋譯文 廬山上的香爐煙飄散了,一朵雲整整蓋住半片湖,小船漂進水中,水面又分開了。故而羨慕那在水邊可以自由飛翔的白鷺,他們可以沐月色攜清風一直到那廬山去。思想感情 詩眼是...
江上望匡廬 《江上望匡廬》是明代梁有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聞道匡君宅,神蹤不記年。先春靈草長,入夜聖燈燃。漫憶千株杏,空餘五色煙。終然脫塵網,來誦綠苔篇。
《舟過彭蠡望匡廬用澹亭游懸空寺韻》是清代詩人宋至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匡廬之山鎮南服,峰如苞竹抽龍孫。我來扁舟出其下,巍然勢壓鄱湖尊。屏風九疊散層翠,一一突兀驚心魂。千岩萬壑競趨赴,茲山屹立看崩奔。螺旋瓠剖望不極,窅𦕈略辨山之門。煙嵐斂盡雨初霽,匹練猶掛飛流痕。獨有五老更奇絕,...
《登琵琶亭望匡廬出雲》是清代詩人陳沆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江上孤亭倚碧空,匡廬飛墮玉芙蓉。才看一點雲生處,失卻東南無數峰。作者簡介 陳沆, 清湖北蘄水人,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嘉慶二十四年進士。官監察御史。曾典廣東鄉試,任會試同考官。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註》...
《望匡廬殘雪》是清末至民國楊圻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積雪雲重重,匡廬千萬峰。暮來生彩翠,寒照蒼山松 。 作者簡介 楊圻(1875—1941),初名朝慶,更名鑒瑩,又名圻,字雲史,號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為戶部郎中。光緒二十八年(1902)舉人,官郵傳部郎中,出任英屬南洋領事...
《望匡廬同元默定白鹿之游》是明代詩人湛若水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湖水之闊闊莫收,廬山之高高莫儔。青連百越諸天近,影落東溟海若愁。驛下風湍深駐槳,山腰樵路曲沿流。明朝兩馬沖雲去,十載心期一日酬。作者簡介 湛若水(1466—1560),明哲學家,字元明,號甘泉,增城(今屬廣東)人。早年從學於...
《泊星子口望五老諸峰》是明代詩人李時行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維舟落星渚,遙望匡廬峰。未陟雲邊寺,先聞月下鐘。疏楓積暮靄,碧水澹秋容。明朝恣登覽,去去任孤筇 。作者簡介 李時行,明廣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進士。知嘉興縣,遷南京兵部車駕主事,坐事罷,遍游吳越、齊魯名山。有《駕部...
江上望五老峰 《江上望五老峰》是明代梁有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停艫傍曲渚,試望匡廬岑。霞生七嶺秀,日落三湖陰。蒼島龍朝出,青崖猿夜吟。攀蘿不可即,結桂愁余心。
土之沃,水之秀,人之勤,素有“海昏秀域、人傑地靈” 之譽。這一方熱土,東鄰鄱湖,南瞰洪都;西挹雲居,北望匡廬;攬湖光山色之勝,溯佛教禪宗之源;深邃厚重的人文底蘊,如修江之水,源遠流長。這裡的人們,聚合山水之靈氣,兼得楚風與吳韻;正在用睿智演繹著人生,用激情譜寫著新時代的華章 ……
七景為“山僧清影”。白居易一生與佛教淵源頗深,廬山草堂的選址與山北佛寺的分布有著密切的關聯。草堂緊鄰遺愛寺,東西林寺亦舉目可望。草堂南門鋪白石為出入道與數百米之外的慧遠路相接。慧遠路相傳為慧遠大師修建,是東林寺通往廬山山頂大林寺最近的通道,當年僧俗來往頻繁。白居易在《與微之書》中道:“封題之...
廬山:在江西九江市南,北臨長江,東南依鄱陽湖。相傳秦末匡氏七兄弟廬居此山,故亦名匡廬山。五老峰:廬山南面的一座高峰,如五位老人並坐,因而得名。凡:總共。涉其流,探其源:指廣泛涉獵、探討了圖書、知識的源流演變。采剝:即採摘,採擷。剝,通“撲”,意即敲打,採摘,《詩經·豳風·七月》有“八月...
江行望匡廬/ 錢 起 答李浣/ 韋應物 秋風引/ 劉禹錫 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 秋 日/ 耿 湋 秋日湖上/ 薛 瑩 宮中題/ 李 昂 尋隱者不遇/ 賈 島 汾上驚秋/ 蘇 頲 蜀道後期/ 張 說 靜夜思/ 李 白 秋浦歌/ 李 白 贈喬侍御/ 陳子昂 答武陵太守/ 王昌齡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 ...
鉅鹿風塵餘部曲,匡廬煙霧擁諸生。清時黨錮非難解,亂後音書倍欲驚。此日楚臣愁獨醒,滄浪東去不勝情。贈方禹修漕使 二首 【34歲】一 平明閶闔聽臚言,十載清風動至尊。束郡吏民爭伏闕,南冠君子復分藩。持漕頻告三邊急,搜粟應憐數郡存。河內關中今有托,漢家兵馬正雲屯。二 聞道潯陽畫舫多,又傳小隊...
山莊環境幽雅,山水一體,鐘靈毓秀,內設廬山農家特色餐飲,以及星級客房、會務接待、清水垂釣、棋牌娛樂、踏青聽泉、果蔬採摘、草灘露營等休閒項目。新建的星級客房內部裝修典雅,配有高速光遷上網,程控電話,閉路電視,冷暖空調。功能齊全的會議室可承擔各種商務會議,是匡廬山下九江縣境內屈指可數的商務洽談、休閒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