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頭疽

有頭疽,中醫病名,是發生在皮膚肌肉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局部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杴熱紅腫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圍發生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以中老年患者多發,尤其是消渴病患者多見,易出現內陷之證。本病根據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於項部的,名腦疽、對口疽、落頭疽;生於背部的,名發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處的,名膻中疽;生於少腹部的,名少腹疽。本病相當於西醫的癰。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有頭疽
  • 發病部位:項後、背部等皮膚厚韌處
  • 相關西醫疾病:癰
  • 疾病分類:外科—瘡瘍
  • 多發群體:中老年患者,尤其是消渴患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診斷要點,鑑別診斷,輔助檢查,辯證論治,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有頭疽是發生在皮膚肌肉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局部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杴熱紅腫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圍發生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以中老年患者多發,尤其是消渴病患者多見,易出現內陷之證。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有頭疽相當於西醫的癰。

病因

外感風溫、濕熱之邪;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房事不節、勞傷精氣。

病機

1.外感風溫、濕熱之邪,邪毒侵入肌膚,毒邪蘊聚以致經絡阻塞,氣血運行失常。
2.臟腑蘊毒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或由於平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濕熱火毒內生。以上二者皆可致臟腑蘊毒。
3.內傷精氣由於房室不節,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水火不濟;陰虛則火邪熾盛,感受毒邪之後,往往毒滯難化。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1. 臨床表現
根據病程演化,臨床可分為三期:
(1)初期 患處起一腫塊,上有粟粒樣膿頭,腫塊漸向四周擴大,膿頭增多,色紅灼熱,高腫疼痛。伴發熱惡寒、頭痛納差。
(2)潰膿期 腫塊進一步增大,瘡面漸漸腐爛,形似蜂窩,腫塊範圍常超過l0cm,甚至大於30cm。伴壯熱、口渴、便秘、溲赤等。
(3)收口期 膿腐漸盡,新肉開始生長,逐漸癒合。
整個病程約1個月左右,病情初期在第l周,潰膿期在第2周到第3周,收口期在第4周。

鑑別診斷

1.癤病 小而位淺;無全身明顯症狀;易膿,易潰,易斂。
2.脂瘤 染毒患處有結塊,或有擴大的毛囊口,可擠出皮脂栓;染毒後紅腫多局限;全身症狀較輕;潰後膿液中可見豆渣樣物質。

輔助檢查

血白細胞總數常在15×109/L一20×109/L,中性粒細胞80%一90%。應常規檢查血糖、尿糖。可作膿液細菌培養。

辯證論治

治療原則

應辨明虛實,分證論治,謹防疽毒內陷。積極治療消防等病,必要時配合西醫西藥治療。

證治分類

1. 火毒蘊滯證
證候:腫塊色紅灼熱,根腳收束,上有粟粒樣膿頭,瘡面腐爛,流膿黃稠;發熱,口渴,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托毒。
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當歸、芍藥、乳香、沒藥、陳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風、白芷、貝母、天花粉、甘草。
2. 陰虛火熾證
證候:瘡形平塌,根腳散漫,瘡色紫滯,疼痛劇烈,膿腐難化,膿水稀少或帶血水;全身高熱,煩躁口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細數。
治法:滋陰生津,清熱解毒。
方藥:竹葉黃芪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生黃芪、石膏、制半夏、麥門冬、白芍藥、甘草、川芎、當歸、黃芩、生地黃、竹葉、生薑。
3.氣虛毒滯證
證候:腫勢平塌,根腳散漫,化膿遲緩,皮色赤暗不澤,膿水稀少,腐肉難脫,瘡口成空殼,悶脹疼痛;伴畏寒,高熱,精神萎靡,面色少華,口渴喜飲,小便頻數;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數無力。
治法:扶正托毒。
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當歸、川芎、芍藥(炒)、白朮、茯苓、金銀花、白芷、甘草。

其他療法

1.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膏加千捶膏外敷。潰膿期用金黃膏摻八二丹外敷;如膿水稀或灰綠,則改摻七三丹;若腐肉阻塞,膿液積蓄難出而有波動時,可按瘡形大小採用“十”字、雙“十”字,或平行縱切開術,手術的原則是廣泛切開,清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收口期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敷;如瘡口腐肉一時不能粘合,可用墊棉法,如無效時,則應採用手術清創。
2.服用降糖藥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時可用胰島素製劑以達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目的。

轉歸預後

體虛之際,容易發生,故消渴患者常易伴發本病。如陰虛之體,每因水虧火熾,而使熱毒蘊結更甚;氣血虛弱之體,每因毒滯難化,不能透毒外出,如病情加劇,極易發生內陷。

預防調護

1.項、背部生癤,忌擠壓,消渴病患者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
2.高熱時臥床休息,多飲開水。
3.患有頭疽之後,切忌擠壓、碰傷。在頭部者,可用四頭帶包紮;在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懸吊;在下肢者宜抬高患肢,減少活動。
4.忌食魚腥、辛辣等發物或甜膩食物。
歷史文獻
《外科理例·瘡名有三》云:“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覺癢痛,觸著其痛應心,此疽始之發兆……”
疽之病名始見於《靈樞·癰疽》:“何謂疽?……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