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有紀律)

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

有紀律一般指本詞條

《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是2010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班哈德·畢博。

基本介紹

  • 書名: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
  • 作者:[德]班哈德·畢博(BernhardBueb)
  • 譯者:楊夢茹
  • ISBN:9787561352021
  • 頁數:233頁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8-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名校校長的教育觀點結晶。作者在德國規模最大、最知名的貴族學校任職30多年,培養無數精英名流。
他呼籲家長要有教育孩子的勇氣。放任、溺愛、無度的教養,只會讓孩子承受雜亂無章的苦果。出於愛的紀律,才能賦予孩子真正的自由。因為,從小會服從、協調、負責的孩子,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作者簡介

班哈德·華博,1938年生,哲學博士。1974年至2005年擔任德國薩勒姆王宮中學校長。該學校為歐洲最知名的貴族中學,推行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愛的紀律”教育,培養了西班牙索非亞王后、英國菲利浦親王、德意志銀行總裁、寶馬總裁等一大批名流精英。

圖書目錄

前言
1,我們需要再度為教育鼓起勇氣
不覺得有未來的人,就不會努力,也不再追求理想,我們卻沒能以教育去面對遠景淪喪的問題。教育的藝術我們已經生疏了,失去共同標準,卻還堅信孩子反正會好好長大。
“陶匠”式與“園丁”式的教育
教育沒有公式化的“處方箋”
品德教養強化孩子的人格
教育者的“說一不二”原則
勇於嚴格,是今日教育所需
2,自由從紀律而來
我是誰?我應該走上哪一條路?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自由”並非是一種狀態,而是長期發展的晚熟果實,人們無止境地戰勝自己,化紀律為自律,方能贏得自由。
“自主即自由”的迷思
幸福有先決條件
儀式的輔助
3,父母的權威影響深遠
每天都有父母運用他們的權力來教育小孩,孩子們覺得受到保護,並覺得自己的父母強大有力。小時候這世界藏有真正的危險,但也有不真實的危險,因為小孩子活在一種神秘的意識之中。
成長必經的權力之爭
孩子需要成年人的權威
學會服從很重要
4,紀律有治療良效
海倫·凱勒的童年故事一目了然,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缺乏紀律將使人生雜亂無章,足以使一個孩子罹患心理疾病,而一個小孩又如何通過紀律重新找到健康正常之路。
海倫·凱勒的啟示
夏山學校成功真正的原因
心理學治療的局限
5,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和孩子討論
兒童與青少年喜歡討論,是因為他們沒興趣整理房間、刷牙或者清理洗碗機。利己主義,是他們真正的動機,我們不督促他們養成完成任務的習慣,便要和他們天生的自私自利打照面。
教育不能被討論所取代
薩勒姆的“學生共治”做法
向成熟的民主國家借鑑
勇氣和民主是必須逐步學習的美德
6,雜亂無章釀成早年不幸
規範構成人類生活的基礎,也因而構成每一種繁盛的成長:家中相互的規範、宗教儀式與切實的日常工作、房屋保護的安全感、父母親打點一切的雙手、價值的規範、美德的規範,以及交際形式的規範。
從外在規範發展出內在規範
規律生活減輕人生負荷
做規範的主人
7,希望公平教育,就得有處罰孩子的準備
20世紀初的教育界卻盛行一種觀念:不懲罰,教育應該也行得通。處罰會帶來恐懼,而恐懼是所有繁茂生長之敵,所以教育應該可以達到透過理解來改變行為的目標。這造成了一個放任的態度。
為孩子設下具體有形的界限
沒有處罰的教育,超出了眾人的能力
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公平概念
處罰在團體中的效果
好的處罰與壞的處罰
8,家庭不是一切
成功的教育被立意良好、但經常失敗的教育取代了。我們不必失去信心,應該可以希望教育將表里如一,而且家庭里將有一個新覺醒的信仰,因為人們不會長期容忍缺乏教育以及家庭崩潰的痛苦。  大家庭與聖誕節
同儕的效應
一個女孩的例子
以團體教育作為親職教育的補充
9,人在玩的時候才是完整的人
如果兒童無法聽從某位帶遊戲的人的指令,或者遵守一定的規則,反而是心理錯亂的徵兆,不然就是缺乏遊戲經驗。所以,遊戲不僅是治療心理疾病時一個有用的診斷器材,同時也是一種治療的途徑。
遊戲的力量
電視扼殺創意思考
戲劇也有治療效果
10,只有天分是不夠的
人借著紀律來提升他的天賦,至於是哪一種天賦,根本不重要。天資高又好運的人,經由教育及訓練找到自律,才能發展出自己的天賦,世界為他打開大門。
用紀律提升天賦
每個年輕人都有待發掘的天賦
幫助孩子相信自己
讓工作成為第二天性
精英教育要納入品格教育
後記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