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黃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直根性,根深達1 m以上;主莖直立,高,粗5cm,赤綠色,
圓柱形,基部節間較短,有側枝,自著花節位起不發生側枝;葉掌狀5裂,互生,葉身有茸毛或剛毛,葉柄細長,中空;花大而黃,著生於葉腋;果為蒴果,先端細尖,略有彎曲,形似羊角,果長10~25cm,橫徑1.9~3.6cm,嫩果有綠色和紫紅色2種,果面覆有細密白色絨毛,果成熟後木質化不可食;種子球形,綠豆大小,淡黑色,外皮粗,被細毛。
品種介紹
卡里巴黃秋葵由日本引進,植株高度1.5米左右,主枝結果能力強,果實濃綠,高溫季節淡綠色,果實五角形,細而長,並且完全無剛毛。早熟、耐熱,採收期可達110-130天,適合露地直播,每666.7平方米產量高達3500公斤左右,適合全國大部分地區栽培,該品種加工出口多年來品質很好,值得推廣的優質黃秋葵品種[1]。黃秋葵按果實外形可分為圓果種和稜角種;依果實長度又可分為長果種和短果種;依株形又分矮株和高株種。矮株種高1米左右,節間短,葉片小,缺刻少,著花節位低,早熟,分枝少,抗倒伏,易採收,宜密植。高株種株高,果實濃綠,品質好。
具體品種
1、五角 從日本引入,植株高度1.5~2米,分枝性強,自基部分枝3~4條,主、側枝結果力均強。果實濃綠,高溫期淡綠色,五角型,細而長,完全無剛毛。早熟,耐熱,採收期可達130餘天,每666.7平方米產量2500千克左右,最適於熱帶地區栽培。
2、五福 從台灣省引入,植株高度1.5~2米,主枝、側枝均可結果。果色翠綠,果面光滑,五角型,偶六角。葉片細裂。主枝第五節開始結果。每666.7平方米產量3000千克左右。
3、卡里巴黃秋葵 植株高度1.5~2米,莖圓柱形.葉片五裂綠色,長約10~20厘米,果實濃綠,五角型,以主莖結果為主,第5~7片葉腋出現第一朵花,花後6~9天果實可長到10~12厘米,加工出口優質品種,從播種到收穫50~60天,採收期110~130天。
生長習性
1.溫度
黃秋葵喜溫暖、怕嚴寒,耐熱力強。當氣溫13℃,地溫15℃左右,種子即可發芽。但種子發芽和生育期適溫均為25~30℃。月均溫低於17℃,即影響開花結果;夜溫低於14℃,則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狹窄,開花少,落花多。26~28℃適溫開花多,坐果率高,果實發育快,產量高,品質好。
2.水分
黃秋葵耐旱、耐濕,但不耐澇。發芽期土壤濕度過大,易誘發幼苗立枯病。結果期乾旱,植株長勢差,品質劣,應始終保持土壤濕潤。
3.光照
黃秋葵對光照條件尤為敏感,要求光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應選擇向陽地塊,加強通風透氣,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蔭,影響通風透光。
4.土壤
營養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較廣,不擇地力,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較宜。肥料在生長前期以氮為主,中後期需磷鉀肥較多。但氮肥過多,植株易徒長,開花結果延遲,坐果節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而影響開花坐果。
種植
土壤栽培技術
1.發芽期
播種到2片子葉展平為發芽期,約需10~15天。25~30℃適溫下播種4~5天即可發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約需7天左右,地膜覆蓋可提前2~4天出苗。
2.幼苗期
從2片子葉展平到第一朵花開放為止,約需40~45天。一般子葉充分展開後,經15~25天,第一片真葉展開。以後每2~4天發生一片真葉,其中第一二片真葉為圓形。幼苗期生長緩慢,地溫過低時更甚。
3.開花結果
期從始花到採收結束,約需85~120天。出苗後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開放。第一二朵花從開花到收穫所需天數稍長。以後隨溫度升高,收穫時間縮短。通常播種後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採收。在晝溫28~32℃,夜溫18~20℃適溫下開花後4天即可收穫。黃秋葵開花結果後生長速度加快,長勢增強,尤以高溫下生長更快,7月每3天即展開一片真葉,9月則需4~5天展開一片真葉。
營養價值
嫩果(莢)肉質柔嫩、潤滑,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堪比人參(在日韓即稱為綠色人參)卻比人參更適合日常食補。可炒食、煮食、涼拌、制罐、做湯及速凍加工等。幼果中還含有一種黏性物質,可助消化,治療胃炎、胃潰瘍,並可保護肝臟及增強人體耐力。嫩葉也可食用。花、種子和根對惡瘡、癰癤有療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種子中含有較多的鉀、鈣、鐵、鋅、錳等礦物質,能提取油脂、蛋白質或作為咖啡的代用品。
有機栽培技術
1.栽培設施
一般採用保溫性能較好的日光溫室進行,外蓋1層草苫,內部距棚膜30厘米用地膜掛"天幕",地面鋪地膜,後牆張掛反光幕,以增強室內光照。在冬季最冷的月份,溫室內一般夜溫應維持12~15℃,白天氣溫應達25~30℃,日平均溫度13~20℃。遇災害性天氣,需進行臨時加溫,以保證溫室最低氣溫不低於8℃,滿足黃秋葵生長發育的需求。
2.選用品種
以中早熟矮生型黃秋葵品種較適宜保護地栽培。
3.播種、育苗
播種期以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為宜。播前種子用溫水浸種24小時,然後於25~28℃條件下保濕催芽。芽長0.5厘米時,播於營養缽中,每缽播2粒,覆土1厘米,播種後保持白天溫度25~30℃,夜間15~20℃,一般4~5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後降溫,白天22~25℃、夜溫13~15℃。第二片真葉時間苗,每缽留壯苗歪株。
4.整地
冬季栽培黃秋葵要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頃施腐熟的雞糞或人糞尿60000千克。深翻細耙,按50厘米行距開溝,溝內撒施複合肥750千克。然後做成15厘米高馬鞍形小高畦,在壟上覆蓋地膜。
5.定植
當幼苗達到3~4片真葉。日曆苗齡30~40天時即可定植。定植前1周降溫煉苗。定植時選晴好天氣,按株距30~35厘米打孔定植。定植後封嚴定植穴,每公頃保苗60000株左右,定植後立即於膜下暗溝澆透水一次。[1]
6.田間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後閉棚增溫促進緩苗,白天溫度保持28~32℃、夜溫18~20℃。緩苗後降溫,白天25~28℃,夜間15~18℃。溫度調節主要靠及時揭蓋草苫和放風調節。結果後保持白天溫度25~30℃,夜溫13~15℃,當夜間最低溫度低於8℃時,在溫室內設火爐架煙筒加溫。當5月下旬夜溫穩定在15℃時進行晝夜通風。陰雨雪天要在中午適時揭苫,爭取較多光照,外界溫度過低時要晚揭早蓋。
(2)肥水管理黃秋葵定植後至第一朵花開放一般不追肥澆水,結莢後開始追肥澆水。但此時正值嚴冬,澆水追肥次數應少,以免降低地溫。澆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在膜下澆小水,澆水後閉棚升溫,提高地溫,並隨水追複合肥300千克/公頃。以後每隔15天澆水追肥一次,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度。3月初氣溫上升後每隔5~7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都應結合追肥。
(3)整枝 摘葉在密植條件下,及時除去植株下部側枝。栽植密度較小時,可保留基部1~2個側枝,使其與主莖同時結莢。在生長中後期,收穫嫩莢後保留莢下1~2片葉,其餘下部葉片全部摘除。植株高達1.2~1.5米時摘心。
(4)激素保花冬季溫度低時,可用番茄靈50~60毫克/升液塗抹柱頭,提高坐果率到95%。結莢盛期每隔15天噴一次600~800倍液的高美施或其他葉面肥。
7.採收 黃秋葵從播種至採收第一嫩莢一般需60~80天,花謝後4~7天,果莢長7~10厘米時為收穫適期。12月至翌年2月,因溫度較低,植株生長較饅,一般每3~4天採收一次,可於元旦、春節供應市場。結莢盛期(3月初後)每隔1~2天採收一次,至晚霜結束。採收時套用剪刀剪斷梗部,避免劈傷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