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凱庫勒和古柏爾提出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是四價及碳原子之間相互連線成碳鏈的概念,成為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最原始和最基礎的理論.方式的化學式叫構造式(結構式).用兩小點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構造式叫電子式,用短橫線(-)表示共價鍵的構造式叫價鍵式.有時可用只表達官能團結構特點的化學式,既結構簡式.
1858年凱庫勒和古柏爾提出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是四價及碳原子之間相互連線成碳鏈的概念,成為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最原始和最基礎的理論.方式的化學式叫構造式(結構式).用兩小點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構造式叫電子式,用短橫線(-)表示共價鍵的構造式叫價鍵式.有時可用只表達官能團結構特點的化學式,既結構簡式.
1858年凱庫勒和古柏爾提出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是四價及碳原子之間相互連線成碳鏈的概念,成為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最原始和最基礎的理論.方式的化學式叫構造式...
闡述形成有機分子的原子在分子中相互結合、相互影響,以及它們與該化合物性質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科。...
化學結構學說起源於18世紀的歐洲,原子價概念的形成和確立為有機化合物結構理論建立的創造了先決條件;凱庫勒提出了“原子數”的概念為化學結構學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基礎有機化學上冊》是2005年6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講述了有機化學和有機化合物的特性,和影響化學鍵和基團特徵頻率的因素等。...
1.1 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 1.2 有機化合物的特性 1.3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 1.3.1 有機物中的共價鍵 1.3.2 價鍵理論 ...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和維勒發展了有機結構理論,這些都使化學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也為現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布特列洛夫,俄國化學家。喀山大學畢業,莫斯科大學博士。曾任彼得堡大學教授、彼得堡科學院院長。1861年提出了有關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在此理論基礎上,合成了叔丁醇...
凱庫勒,德國有機化學家。主要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在夢中發現了苯的結構簡式,被稱為一大美談。1829年9月7日生於達姆施塔特。1848-1851年進入吉森大學,原先...
高振衡是中國最早開拓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研究、卓有成就的學者之一。在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他先後進行過有機汞化合物結構和性能關係的量子化學處理、有機銻化合物的結...
蔣明謙,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有機化學家,四川蓬溪人。畢生致力於理論有機方面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在研究結構性能定量關係方面進行了開拓性工作,提出誘導效應指數,...
分子假說提出了,建立了原子分子學說,為物質結構的研究奠定了基礎。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後,不僅初步形成了無機化學的體系,並且與原子分子學說一起形成化學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