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的文學課

有文化的文學課

作者以幽默活潑語言,深入洞察的真知灼見,常常令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如悠悠冬日裡的一聲驚雷,分外分明、驚人。

基本介紹

  • 書名:有文化的文學課
  • 作者:龔鵬程 
  • ISBN:9787101105230
  • 頁數:224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序言,

內容簡介

北大名師,台灣才子用其敏銳的才思和超人的智慧,引領我們走出慣有思維、僵化意識,帶我們看見不一樣的文學;作者摒棄以往文學史鑑賞文學作品、探究作者生平的敘述模式,顛覆以西方文學框架闡釋中國文學的觀念,力圖恢復和重構中國傳統文化下的文學解讀。作者用博學、審問、慎思來扭轉一直以來對文學庸俗、刻板的認識,糾正了一些流傳已久的錯誤觀點,提出了很多具有創新性的見解。作者以幽默活潑語言,深入洞察的真知灼見,常常令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如悠悠冬日裡的一聲驚雷,分外分明、驚人。

作者簡介

龔鵬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畢業。歷任台灣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等職。曾獲台灣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傑出研究獎等獎項。精通文史、武術、書法,著作有《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文學散步》、《近代思潮與人物》等八十餘種。
有文化的文學課

目錄


第一講 文學與儒家
當下文學解讀是貶抑儒家的
僵化意識下的文學史
儒家,知文學者
儒者分合與文學
最重情者是儒家
第二講 文學與道家
對道家、道教的錯誤認識
戰國人眼中的《老子》
從《老子》與修道合一到老莊與道教合一
歷代只以儒家為國教嗎
文學、書法與道教的關係超乎想像
第三講 文學與佛家
中國佛教倫理觀下的文學
對文人、宗派信仰的張冠李戴
佛教儒學化
佛教影響下的文學世界
第四講 文學與經學
目錄分類中的文學與經學
文學與經學的分分合合
經學對文學的作用
復古是強有力的革新力量
第五講 文學與史學
先秦時期是文史一體
漢魏之際文、史之分
劉知幾的重要性是分開文、史
文學與史學融合的體現
第六講 文學與子學
洋溢文學意識的子部書
子部書的持論之風與論難並行
諸子的文學化
諸子與文學的分途
子部書里的文學現象
第七講 文學與書法
所謂現代書法
傳統書法的現實境地
守住書法的法
何謂真正的書法
書法與詩法同重意、韻
清人書風源於蘇黃而非漢魏
第八講 文學與繪畫
中國繪畫是轉向文學的
中西繪畫的不同走向
詩畫合一
文人繪畫重神似
中國畫中的文學
第九講 文學與音樂
中西音樂之對比
歷史流變里的音樂
文學形式中的音樂
音樂的沒落
文學與音樂的疏離與親密
第十講 文學與武俠
為何會有俠
戰國之俠、儒俠、墨俠
漢唐之俠
唐代俠的另一個面向:非理性
明代以後俠的正面化
俠義文學甦醒
第十一講 文學與社會
社之本義
歷代社、會形態
論中國社會要知道社、會
社、會與文學相映發
文人結社、秘密社會與文學
第十二講 文學與國家
天下觀念中的逸民、遺民現象
中西方不同的人與國家觀
與國家相關的文學現象
國家興亡之嘆
身世之變的吟詠
第十三講 文學與時代
文學脫離的歷史觀
編年史中的文學
朝代史下的文學
唐詩宋詞就是指唐宋嗎?
時代氣運與文學
西方歷史觀下的文學
馬克思學史觀與文學
第十四講 文學與地域
中國文學地域觀不鮮明
漢唐文體匯歸時期沒有地域觀
地域作為文學分類標誌的出現
清人的區域意識
被解釋出來的地域文學
慎談地域文學
第十五講 文學與讀者
讀者為什麼重要?
讀者群與作品
教讀者閱讀的方法
作品變化萬千為讀者
讀者造就的經典闡釋
出版是不能忽視的

前言/序言

這是一本講錄,主要談的是文學與文化的關係。
講錄成書,本是舊例,《論語》、《孟子》就出於講說;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所傳,也是演講錄;佛經更屬“如是我聞”。但我不敢妄希聖賢,本冊也不敢奢望成為經典,所講只是一些文化小常識,提供給喜歡文學的朋友們做參考,聊以入門而已。
一般講文學,要不就賞析作品,對結構、布局、筆法、人物情節之安排,修辭之巧妙,分析入微;要不就探究作者,論其心境、遭際、時世、交遊、寫作年時等,期為知音。這些辦法當然都很好,也都是必要的。但我現在所準備講的卻不是這些,而是把文學作者、作品,乃至文學活動,放在一個較大的領域中去看。本書十五篇,也就是十五講,分論文學與儒家、道家、佛家;經學、史學、子學;書法、繪畫、音樂、武俠;社會、國家、時代、地域、讀者等等的種種關係。
為何要如此講文學呢?文學是人文活動之一端,它有具體的人文脈絡,成於特定之社會文化中,不了解這些社會文化狀況,自然便難以理解作者與作品,此孟子之所以雲“讀書須知人論世”也。例如讀李白詩而不懂道教,讀王維詩而不懂佛教,能成嗎?中國文學,與儒道佛、經史子學以及書法繪畫諸藝、時空邦國社會等等共生,彼此相聯,互為骨血。不能明白這些,僅抽提、孤立地講作品與作者,你以為做得到、講得好嗎?不懂這些而用西方文學理論來解析中國文學,你又以為能行嗎?
近世論文學,不幸偏欲行此魔道。一方面是文、史、哲、政治、社會分科別系,各領風騷。中文系專究文學,罕窺經史諸子之奧,於佛老哲學、書畫藝術亦頗睽隔,號稱專業,其實只是固陋,以至於談文學,便僅能就作者生平、篇籍流傳考來證去,或就作品之章句修辭析來賞去。另一方面又有西洋新批評推波助瀾,認為文學批評就該只針對作品本身,不必問作者乃至時世社會等事,說那些均屬歷史主義,都是外緣研究,作者已死,審美唯須當下即是。於是論文學者崖岸自高,益不屑於了解那些外緣。
實則康有為詩嘗云:“別有遁逃聊學佛,傷於哀樂遂能文。”文人創作,不過是心跡之外顯,創作主體並不在作品本身。其所以創作,並作成這樣那樣的作品,原因都不在作品上。新批評以作品為唯一依據,實是膠執筌蹄,未究心源。而作者之所以能成文,又或因感時傷事、或因逃禪修道、或因徵聖宗經,原因亦皆不能僅在作者身上求。陸游教子詩云:“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詩外的東西,才真正是詩裡面的東西。詩中所有,均自詩外得來。所謂外緣研究,恰恰是內在之本。作詩如此,讀詩亦然。近人橫剖內外、割裂文學與其他人文知識及活動,真是未之思也!
時世如此,則我這一系列演講亦可視為傷世之作。只不過,受限於學期與課時的限制,每一講雖都是大題,我卻只能略講,掛一漏萬、言簡意賅,乃是必然的。講時趁興,細大不捐,亦只能請求讀者矜諒。好在只是入門、只是介紹、只是提醒,讀者觀其大意即可。我若真要繁密嚴謹地講,恐怕反而不便初學。
這一系列,我講過幾次,每次頗不相同。因我講課並無一定的內容,因時因地因機而發,殊不一致,如水注物,賦形各異。這本書所錄,基本上採用二〇一〇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所講,由學生據錄音整理成稿。他們整理得很辛苦,但畢竟非子遊子夏萬章公孫丑,是以所錄文字還須由我花很大的氣力來修訂。修來改去,日就月將,終於文不文、語不語,支離桀格、漫不成章。我心已倦、我力已疲,只好如此啦,其中疵謬,讀者恕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