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全文
佳期竟不歸,春日坐芳菲。
拂匣看離扇,開箱見別衣。
井梧生未合,宮槐卷復稀。
不及銜泥燕,從來相逐飛。
注釋
坐芳菲:坐看香草也。
拂匣:撫摸寶匣。
離扇:離別時的扇子。
別衣:告別時的衣服。
井梧:井邊梧桐。
卷:猶聚。卷聚。通“婘”。美好的樣子。
復:又。
作品賞析
春恨秋愁,歷來是中國文學中永不更易的主題。如果說,秋天在中國詩人心中所引起的常常是對感性生命流失的悲嘆,以及對宇宙人生的形上學思考;那么,伴隨著春天到來的,則往往是情思的勃發。春天,草長鶯飛。萬物競秀,在天地間醞釀出無邊溫柔。春風輕軟,吹皺了一池清水,嬌紅遍地,喚來蜂飛蝶忙,面對春日芳景,目睹萬花爭艷,倍生孤淒之感。且花紅易落,朱顏易凋,情人不見,韶華空流,又添無限惆悵。不言情而情已自現,不言愁而愁已滿紙。
三、四二句,寫春日思親情苦,更覺天長難耐。閒來無聊,因小整箱篋以譴相思之愁,而愁思縈繞,揮之不去,排之彌來;拂匣而見離別時所贈之羽扇,開箱而見良人故時之衣。一扇一衣,莫不關情。
五、六二句,寫女主人公的視野由屋內轉至屋外,在寫景中含蓄著民歌中常用的比興手法,看似閒筆稍稍點化,實乃頓生無限風情。井邊梧桐,嫩葉初生而不肥,道邊宮槐,被春風吹動,嫩葉飄拂,疏疏落落,露出了縱橫枝椏。這一切,恰似自己若斷若續的愁思恨縷。
最後二句,“不及銜泥燕,從來相逐飛。”則由屋外的梧桐和宮槐,自然地轉至屋內樑上銜泥築巢的燕子。“銜泥燕”,這乃是春天特有的時令景物,它一方面和“芳菲”、“井梧”、“宮槐”等相互映襯,進一步渲染春日的氣氛,烘托離別相思之情;另一方面,從銜泥雙飛的燕子,很自然地生髮出“不及銜泥燕,從來相逐飛”的感嘆。從而將思婦濃重的愁思充分表現了出來。
南朝詩人多醉心於雕琢字句,庾肩吾也未能脫俗,但他這首詩卻是個例外。在這首詩里,他緊緊抓住春天這一特殊的季節,不斷變換角度,多側面多層次的描寫春日景物,巧妙地烘託了思婦懷人之情。他將南朝民歌的自然流轉的調子,以及文人詩的工整韶麗溶為一爐,寫景則工致貼切,抒情則情真意切,給人以無盡美感。
作者簡介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陽新野(今屬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為晉安王國
常侍,同
劉孝威、徐摛諸人號稱"高齋學士"。隨府授宣惠參軍,歷中郎雲麾參軍,併兼記室,及王為太子,兼東宮通事舍人。除安西湘東王錄事參軍,領荊州
大中正,遷中錄事參軍,
太子率更令,中庶子。簡文即位,進度支尚書,有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