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竹

月月竹

月月竹(Chimonobambusa sichuanensis)是禾本科(Gramineae)竹亞科(Bambusoideae)寒竹屬(Chimonobambusa)的一個種,別名月竹、月月苦(四川)。灌木狀竹類,地下莖復軸型。繁殖力強,竹姿優美,常栽培作綠離或用作庭園綠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月月竹
  • 拉丁學名:Chimonobambusa sichuanensis
  • 別稱:月竹、月月苦
  • 二名法:Chimonobambusa sichuan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Gramineae
  • 亞科竹亞科Bambusoideae
  • :寒竹屬Chimonobambusa
  • :月月竹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開花生物學,開花描述,小穗生長進程,小花開花進程,結實性,

形態特徵

稈直立,節間圓筒形,但分枝一側下部扁平,中空,無毛,長達 38 厘米,籜環隆起,初時具黃棕色向下的繸毛,稈環微隆起。稈芽 3 枚,但具 l 枚共同的先出葉,每節起初分枝 3 枚,後期因次生枝發生可為 5~11 枚,斜展。稈籜宿存性,竹高 2~4.5m,徑 0.8~2.0cm,節間長 15~30cm,幼時節下微被白粉。籜鞘遲落或宿存,紫綠色或紫色轉枯草色,疏被黃棕色刺毛,基部具一圈黃棕色密毛;籜耳缺失,繸毛 2~3 枚,易落;籜舌截平形,高約 1mm,先端具纖毛;籜葉細長披針形,外翻。葉片披針形,長 10~26cm,寬 1.5~3cm。筍期 7 月至次年 1 月。

分布範圍

四川,生於海拔400~1200m 之平原、丘陵和山地。浙江等地有引種。

主要價值

出筍期長,繁殖力強,竹姿優美,常栽培作綠籬或用作庭園綠化。

開花生物學

開花描述

月月竹花序為頂生,與其它禾本科植物一樣,它的基本單位是小穗,由 l~8 枚小穗組成,花穗的類型可分為無葉花穗和有葉花穗兩種。小穗柄稍扁,基部托以苞片,成熟小穗細長,略下垂,約 6~15cm,每小穗含穎 2 枚,8~14朵小花,小花常無柄,在小穗軸上互動排列成 2 行。一般小穗中部的小花先成熟開放,然後向基部和頂部依次開放,小穗基部和頂部外稃內常具不發育的退化小花。
小花外稃紙質,深紫色,具 7~11 脈,長 0.9~1.3cm,先端具芒狀小尖頭,內稃綠色,長 0.8~1.1cm,無毛,先端微 2 裂,背部具 2 脊,脊間 4 脈,脊外每邊 3 脈;鱗被(漿片)3,透明,內側 2 片較大,長0.25cm,寬 0.17cm,外側 1 枚稍小,先端具纖毛;雄蕊 3,花葯長 5~8 毫米,花葯未成熟時前端淡黃色,後端具有紅褐色的斑點,完全成熟並時花葯周身布滿紅褐色。花葯以“丁字藥”式與花絲相連,孔裂散粉;小花中央具雌蕊 1枚,由子房、花柱及柱頭組成。子房卵圓形,長 0.25cm,花柱長 0.1cm,柱頭 2 裂,羽毛狀,長0.3cm。果實為穎果,細狹的長圓形,成熟時露出稃片,不為稃片全包,基部具臍,無明顯腹溝,果皮較厚;胚乳豐富,填滿整個果實內部。

小穗生長進程

21盛花期為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2007 年觀察),小穗的生長與盛花期存在一定關係:在盛花期到來之前,小穗生長迅速,隨著竹子的陸續開花,小穗生長緩慢。

小花開花進程

月月竹在上午 8:00~11:00 時開花的數量較多。小花初開時,內、外稃微張,花葯微露,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外稃片明顯張開,漿片膨大,花絲迅速伸長,花絲、花葯伸出稃片外,花葯下垂散粉。在野外觀察時,經常發現月月竹存在花葯吐出一半即開裂的現象。相對其他竹種來說,月月竹內、外稃閉合的時間較長,一般 24 小時左右完全閉合。

結實性

開花結實是高等植物的自然規律,但竹類植物普遍存在花而不實現象。不少竹種大面積開花,而且持續多年,但很少結實甚至不結實。月月竹的小穗上一般有 8~14 朵小花,各個小花內的雌、雄蕊發育也並不一致,一般是小穗的中部的小花先發育,小穗的基部和頂部的小花後發育,由於在月月竹的小穗中存在著強勢花和弱勢花的區別,所以導致小穗的中部的小花發育成種子的可能性較大。這與我們在野外採種子的過程中所發現的現象是一致的,月月竹的小穗中,一般只發育一粒果實,而且一般是位於小穗的中部的小花上,果實為穎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