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龍樓

會龍樓

會龍樓,位於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官山村,始建於清光緒戍子年(1886年)仲夏,由葉健珊(德法連)建成於1889年,歷時3年,為廣東客家圍屋的優秀代表。2004年10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5月,會龍樓正式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會龍樓,坐東北朝西南,整體呈長方形,總面闊64米,總進深68.6米,占地面積4390.4平方米。系由泮池、禾坪、前圍、堂屋、橫屋、角樓、望樓等組成的城堡式客家圍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會龍樓
  • 地理位置: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官山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
  • 建築類型客家圍屋
簡介,建築歷史,劃定文物保護範圍,

簡介

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正門接開闊的禾坪,兩側設3對旗夾(功名碑),前方開一半月形水塘,整個圍屋占地約1萬平方米,是大型的四閣樓圍龍屋。
會龍樓
圍屋縱向分三路,外開三門,中軸線的主體建築為頭進門樓,門樓後為三進的傳統式祠堂建築,圍屋後置“魁星樓”,外圍門樓台和居室相連,中堂為抬梁式結構,兩側設住房,各居室又以寬闊的庭院相連,內部結構嚴謹,院落空間布局合理、實用,門樓、祠堂、居室皆用巷道和因廊連線相通,形成“天十八井”的格局。建築四周由高二層,厚80厘米的夯土牆圍合,牆上分布布瞭望視窗及槍眼,配以前面開闊的水塘和高築的塘壩,形成較為特別的防禦功能。
圍屋門樓後浮塑“為善最樂”四個大字,字四周及四角碉樓上仍保存有精美的灰塑圖案,院落內部梁架上的斗拱、駝峰、梁枋、雀替、屏風等分別刻有花鳥、人物、吉祥等圖案,並漆以金彩,顯得金碧輝煌。牆體壁畫以人物花鳥為主,寓意深刻,引人入勝,非常精美。碉堡樓為鍋耳形烽火山牆#其頂飾一葫蘆形飾物,四角碉樓及中座“魁星樓”屋脊上分別砌有民間卷紋式灰塑。
會龍樓
會龍樓在解放初期曾作為東江革命學校舊址,抗日戰爭時期,惠陽縣委、特委曾在此辦公。2004年10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5月,會龍樓正式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歷史

會龍樓位於秋長街道官山村,建於清光緒15年(1889年),是清代著名華僑領袖、“財政總監”葉健珊出資建造。建築規模宏大,屋頂四周有走道,內部為院落式布局,灰黃色的巨大圍牆已被數百年歲月浸蝕得斑痕累累,向人們訴說它“曾經輝煌”的歷史。
會龍樓大門前有一個早已形成草坪的半圓形池塘,池塘兩側各設3對斑駁殘舊、排列有序的石碑。據當地村民介紹,這些石碑叫“秀才碑”,按照當地的風俗,家裡每考出一個朝廷官員,就在家宅旁立個碑,功名碑越多,就說明家宅在官場上的地位越高。整座圍屋的圍牆上留下許多歷史槍眼,圍牆前開了3個大門,鑲有“會龍樓”三字的是圍屋的正門,門樓後為三進傳統式的祠堂建築。
會龍樓
住在會龍樓附近的村民葉仕強稱,葉健珊一家當初也是貧困之家,為了謀生湊錢跟著村中的人一同下南洋,在南洋打拚發財後的葉健珊決定拿錢回老家建造圍屋。這座圍屋的木材都是當年葉健珊從馬來西亞運回來的,還專門請了木工師傅為圍屋雕樑畫棟,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了,可那些木門栓、木梯子、木頂棚還都很結實,沒有什麼損壞。跨入大門左邊,略帶斑駁、排列有序的6塊“桅桿夾”記錄了葉氏後人曾經獲得的功名。圍屋門樓後浮塑“為善最樂”四個大字,四角碉樓上仍保存有精美的灰塑圖案,牆體壁畫以人物花鳥為主,以傳統題材而作的壁畫,富於觀賞的同時,更添幾分清雅。
會龍樓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曾作為東江革命學校舊址,惠陽縣委、特委曾在此辦公。會龍樓還誕生了不少革命人士,黃埔軍校學生葉含辱、葉佛佑、葉伯積、葉樹屏、葉傑送、葉建儒、葉儒煌等7人都出於此圍屋。葉健珊後裔中人才輩出,她的幼子葉鋒,曾在挺秀書院求學,1933年至1936年,在廣雅中學讀高中,曾參加廣州市大中學校組織的回響北平一二九學生運動的示威大遊行。事後,被反動當局逮捕,一個月後釋放,即赴香港。1936年11月,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春,他率領香港惠陽青年會組織的第二批回鄉救亡工作團回到淡水開展抗日宣傳工作。同年10月任中共惠 (陽)寶(安)工委委員。1942年5月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惠陽大隊政訓室主任。1944年9月任東江縱隊第二支隊政治處主任,同年11月任支隊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江行政專員公署專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計畫處處長,國家計畫委員會文教計畫局綜合處處長、副局長、局長,計委“四清”工作隊副隊長,國家地質總局負責人、黨組成員,中共港澳工委副書記、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國家計委諮詢小組副組長等職。
會龍樓

劃定文物保護範圍

會龍樓位於秋長街道官山村,坐東北朝西南,由葉健珊出資於1886年開始建造,於1889年建成,圍樓總面闊64米,總進深68.6米,占地4390.4平方米。會龍樓為一前圍(倒座)、三堂、二橫、四角樓、一望樓的城堡式客家圍樓。會龍樓建築規模宏大,外觀和內部結構保存完整,為研究我市客家圍樓建築形制和居住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會龍樓
惠陽區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保護範圍:會龍樓的保護範圍從外牆起東至會龍村民小組村道,西至民居30米,南至官山村村道,北至葉海岸老屋(30米)。兩處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均是從保護範圍外圍起,東西南北各向外延伸30米。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不得改變文物原狀,不得破壞文物建築及其附屬物,不得存放危及文物安全的物品,不得進行其他工程建設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