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度(maximal commensurability)是平面幾何的基本概念之一,指兩線段的公度中的最長線段。有公度的兩線段一定有最大公度而無最小公度,在兩條線段中,較長線段恰好含有較短線段的整數倍,則較短線段就是它本身和較長線段的最大公度,在兩條線段中,如果較長線段含有較短線段的整數倍而有剩餘,則這兩線段的最大公度(如果存在)等於較短線段和剩餘線段的最大公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最大公度
- 外文名:maximal commensurability
- 所屬學科:數學
- 所屬問題:平面幾何(比例與相似形)
- 簡介:指兩線段的公度中的最長線段
- 求法:輾轉相截法
- 相關概念:最大公約數,輾轉相除法
基本概念,兩線段的公度,最大公度,最大公度的求法,
基本概念
兩線段的公度
如圖1,有線段u和線段a、b,如果用線段u去量a,m次剛好量完,不多也不少;同樣,用u去量b,也剛好量n次量完。這時我們說,線段a和b是可公度的,而線段u稱為線段a和b的公度。
很清楚,如果u是a、b的公度,那么,都是a、b的公度。因此,如果a和b是可公度的,那么它們有無限多個公度線段。顯然,公度沒有最小的。
最大公度
最大公度的求法
線段的最大公度的求法
從下面的基本定理,我們就可以找到求兩條線段的最大公度的方法。為了敘述方便,用(a,b)表示線段a和b的最大公度。
定理 設有兩線段a和b。
(1)如果a=b,那么(a,b)=a=b(圖2);
(2)如果a>b,用b去量a剛好量m次量完,那么(a,b)=b(圖3);
(3)如果a>b,用b去量a,量若干次後剩下一段線段c,而0<c<b,那么(a,b)=(b,c)(圖4)。
證明:
(1)、(2)是很明顯的。我們主要證明( 3 )。
首先,設u是b、c的公度,那么用u去量b和c,一定都剛好量完,所以也剛好量完a。因此,u一定是a、b的公度。反過來,設u是a、b的公度,那么用u去量a和b,一定都剛好量完。因此,用u去量c,也剛好量完。所以u一定也是b、c的公度。這就是說,a、b的公度和b、c的公度是完全一樣的。因此,a、b的最大公度和b、c的最大公度也相等。
根據這個定理,我們可以得到求兩線段最大公度的法則:
例如要求線段a和b的最大公度。設a>b,那么用圓規在a上從一個端點起連續截取等於b的線段。込祥截取若干次後,有兩種可能的結果:
(1)截取若干次後,剛好截完,這吋(a, b)=b;
(2)截取若干次後,剩下一段c,而0<c<b,這時求(a,b)就可以轉為求(b,c)。
要求(b,c)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b上連續截取等於c的線段,截若干次後,也有兩種可能的結果:
(1)截若干次後,剛好截完,這時(a,b)=(b,c)=C;
(2)截若干次後,剩下一段d,而0<d<c,這時求(b,c )又轉為求(c,d)。
繼續上面的步驟,每次都可能有上面的兩種結果。如果一旦出現第(1)種情形,那么就找到了最大公度。但是,如果永遠不會出現第(1)種情形,就是說,如果相互截取,永遠有餘量,這時我們就找不到a、b的最大公度,也找不到它們的公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a、b是不可公度的。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知道,如果兩條線段是可公度的,那么用上面的方法一定可以找到它們的最大公度。這種方法叫做輾轉相截法,它和算術中用輾轉相除法求兩個自然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相類似。
現在的問題是:不可公度的線段是否存在?下面的定理告訴我們,這樣的線段是存在的。
定理1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直角邊是不可公度的。
定理2 如果一條線段和長度單位是可公度的,那么這條線段的量數是有理數。
定理3 如果一條線段的量數是有理數,那么這條線段和長度單位是可公度的。
從定理2知道,“一條線段和長度單位可公度”這個條件能保證“這條線段的量數是有理數”這個結論成立。足夠保證結論成立的條件叫做充分條件。從定理3又知道,如果“一條線段的量數是有理數"成立,那么非有“這條線段和長度單位可公度"這個條件不可,也就是說,這個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叫做必要條件。既充分又必要的條件叫做充分必要條件,簡稱充要條件。但必須注意,使某一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不一定是必要條件,例如“兩個角是對頂角”是“這兩個角相等"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同樣,必要條件也不一定是充分條件,例如“兩條對角線相等”是“一個四邊形是正方形”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只有當一個定理的逆命題也成立時,這個定理中的條件才是結論成立的充要條件。利用充要條件這個概念,我們可以把上面的定理2和定理3合併起來,寫成:
定理4 一條線段的量數是有理數的充要條件是:這條線段和長度單位是可公度的。
從這個定理知道,如果被測線段和長度單位是不可公度的線段,那么這條線段的量數一定是無理數。反過來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