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麟書

曾麟書(1790.10.9~1857.2.4) 派名毓濟,字竹亭,祖籍湖南衡山縣白果,出生於湘鄉縣荷塘(今雙峰縣荷葉鎮)。初為山鄉塾師,43歲時參加第17次鄉試,終於考中秀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麟書
  • 出生地雙峰縣荷葉鎮
  • 出生日期:1790.10.9
  • 逝世日期:1857.2.4
人物簡介,生平事跡,發奮讀書,教導子弟,家教思想,

人物簡介

曾麟書(1790.10.9~1857.2.4)派名毓濟,字竹亭,祖籍湖南衡山縣白果,出生於湘鄉縣荷塘(今雙峰縣荷葉鎮)。
曾麟書(Zeng Linshu)是曾國藩的父親。初為山鄉塾師,43歲時參加第17次鄉,終於考中秀才。僅曾麟書五代子孫,自清道光十二年至光緒末年,就出了曾國藩、曾廣鈞兩進士,舉人、優貢、秀才更是多達20餘人。子曾國藩、曾國荃均擢總督,因子貴,以知名鄉紳活躍於湖南城鄉。卒後誥封中憲大夫、榮祿大夫、光祿大夫,誥贈建威將軍、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威毅侯、一等威毅伯。

生平事跡

發奮讀書

曾麟書,是曾玉屏的長子。曾麟書自幼受到其父曾玉屏的嚴格家訓,指望他通過讀書獲取功名,但他天資愚鈍,平生雖勤勞於學,考過十次童試,但都名落孫山,直至四十三歲那年,才以得補縣學生員,僅比他的長子曾國藩早一年入縣學。他自知才短,無望躋身仕途的更高階梯,遂發憤教育督促諸子,將光大門第的希望寄托在曾國藩兄弟的身上。
其子曾國藩其子曾國藩

教導子弟

曾門家教,有良好的傳統。有記錄可查的能上溯七代,到曾國藩的父祖輩,事跡更多起來。其父曾麟書很重視對其子弟的基礎教育,督課非常耐心細緻。常對曾國藩等人說:“吾固鈍拙,訓告爾輩鈍者,不以為煩苦也。”曾國藩兄弟五人,從小就在其嚴格訓導之下刻苦讀書,打下了較為紮實的家學根底。據曾國藩回憶說,他從五歲起就在父親執教的家塾里讀書,直至二十歲那年才離開家鄉,到衡陽唐氏家塾去求學,兒時父親循循誘教的情景,他無時不牢記於心。
曾麟書反覆告誡其子弟,讀書是為了光大曾家門弟,是為了盡忠報國,是為了做一個明理君子。

家教思想

他認為,讀書要有收穫,有長進,首先貴在有恆。他說:有志進取亦是聖賢;如果能有志,就能讀好書,就能做到代聖賢之言,孝悌之心,仁義之理,皆能透徹。他特別囑咐曾國藩兄弟,只管專心讀書,其他事情一概不要去考慮。他曾分別給應考的曾國藩,曾國荃,曾國華去信,要他們臨切揣摩墨卷,一心讀書,切莫分心外務,因為心志不專則業不精,心馳於外,則業荒於內。此不可不知所戒也。他甚至要求已在京做官的曾國藩,祖父去世後不必回歸,家中一切不必掛牽,嗣後爾寫出信,只教諸弟讀書而已,不必別有議論也。
而對於子弟們在學業上的每一個進步,每一點收穫,他總是因勢利導,給予鼓勵。如曾國荃在其兄曾國華的幫助下,文章大有作為,他便立即寫出信給長子曾國藩表揚他。只要曾國藩兄弟專心於學,並且學有長進,他總是為他們多方創造條件,從不吝惜錢財。在當時,曾麟書兄弟倆雖繼承了父親曾星岡艱苦創業得來的較為富裕的家產,但他要負擔五個兒子讀書的所需費用,經濟上也並不十分充裕。但只要是兒輩讀書所需,他都盡力支付。
曾麟書從自己多次應試的實踐中認識到,光大門第,金榜題名,不可不講求讀《四經》,《五經》,不可不講究制藝字,不可不講究作八股文或時文。他在家書中反覆訓導曾國藩兄弟,一定要把這一層道理弄明白,銘記在心。否則就是不務正業就會白費心,徒勞無益。對於曾麟書的苦心教導,曾國藩兄弟均是謹守不二。尤其是作為長子的曾國藩,在教育子孫讀書做人等方面,總結了祖父和父親所制訂的一整套方法,而且加以繼承和發展,在家教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曾麟書在督教曾國藩兄弟讀書的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了一套可行的經驗做法,就是對其受教育者須循循善誘,不重在求速成效,而在於教之有常,學之有心。教之有常,自然有效,學之有心,業必有成。在他的晚年,由於曾國藩兄弟大都取得了功名,他就把教導孫輩和管理農事的責任擔當了起來,杜門不出,教導孫子,檢點農事,“守吾之拙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