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因為愛,所以堅持,如水賦形,以愛治班,情同手足,紮根團場,愛崗敬業,青春結碩果,愛校如家,兢兢業業,無怨無悔,
人物簡介
典型的南方男孩:個瘦、皮白,常戴一副黑邊大眼鏡。學生親切地稱他“猴博士”、“大哥”。2002年,他回響“到西部去”的號召,放棄了繁華的都市工作,成為了兵團大家庭的一員。
在之後的九年中,他先後擔任過班主任、教研組長、政工幹事、教研室主任、兩屆團職代會和黨代會代表、農九師文聯會員。教學中,連續4年中考語文合格率名列全師12所學校第一名。班級里,他和學生親如兄妹。教研上,先後有18篇論文獲省、國家級獎或被省、國家級刊物刊發;輔導學生獲省、國家級獎100多人次;個人先後8次獲得“全國優秀輔導教師”獎、全國語文教學優秀獎。在地州級、省級報刊雜誌發表作品100餘篇。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2次團“優秀共產黨員”、 2次團“先進教師”。2006年被評為農九師“優秀教師”,2010年被評為兵團“優秀教師”。他的事跡先後被《西陲時報》、兵團新華網多次聯合報導。
他,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九師一六六團中學一級教師、教研室主任曾祥花。1981年1月出生於湖南永州,2002年5月在湖南省零陵學院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名副其實的80後,但他有著軍墾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他把追求的根扎在了兵團這片熱土,把全部的愛傾注在了兵團孩子的身上,把所有的情灑向了教書育人。在他眼裡,“教育沒有疆域”、“愛與責任是師道之根本”。九年之間,他與學生情如兄妹,他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愛全都獻給了軍墾後代。
人物事跡
因為愛,所以堅持
2002年8月15日,經過6天的顛簸,曾祥花與其他38位校友來到了祖國的西北邊陲。他被分配到了新疆額敏縣農九師一六六團中學——距離哈薩克斯坦不到30公里的一所國家四類貧困團場學校。看見和自己想像中相差甚遠的工作環境,來時的勃勃雄心一下子成為了泡影。接下來便有人陸續離開了新疆。面對校友的紛紛辭別,曾老師有些後悔,作為當時來的唯一一名黨員,他還是留了下來。
2003年6月13日,就在他準備回家探親的頭一天,班上一名叫黃雲祥的河南移民突然沒來上課。在學生的帶領下,曾老師來到了黃雲祥家租的房子。只見屋裡濃煙瀰漫,黃雲祥正抬著屁股在生火燒飯,旁邊的矮板凳上還折放著語文書:他是在一邊做飯一邊背書!看見曾祥花老師,黃雲祥站起來對老師說:“因為昨天剛下過雨,柴草被淋濕了,所以到現在飯還沒煮熟”。聽到這,曾老師二話沒說,就從錢包里拿出100元硬塞到他手裡(當時他每月工資867元)。見此情景,黃雲祥撲通一下磕起頭來“謝謝曾老師,我會好好學習的”。言語間,這位80後男孩第一次因為學生留下了淚水。
2003年暑假,曾老師探親回到了湖南。跟父母說起新疆的條件,年邁的母親苦苦哀求,還搬來親戚朋友勸說讓他不再回新疆了。曾老師的心裡非常清楚,如果這次下不了決心,時間長了就很難回去了。看看當年離開團場的同學,他們的狀況比自己好得多。再就是父母年齡大了,他離家上千公里,萬一父母有個三長兩短的……。想到這些,曾老師猶豫了。可就在這時,他接到了班長邢倉的電話,電話里好像還有哭泣的聲音:曾老師,聽說你不回來教我們了,是真的嗎?你快回來吧,我們好想你……
第二天,曾老師毅然收起行李,再次忍痛辭別了父母,踏上了返疆的列車。臨走時,母親攙著駝背8年、全身顫巍巍的父親出門送他,老淚縱橫地反覆叮囑:“回去吧,孩子!我知道你離不開他們。但是一定要記住——要把別人家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有耐心、細心。”
現如今,曾老師已在一六六團中學工作快9年了,與他當年一起分配過來的38名校友早已“各奔前程”,只有他仍然堅守在團場的三尺講台上。而今,他和“孩子們”經常打成一片,關係親如兄妹。他越來越覺得離不開這裡的孩子了。而他,已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回家探親的次數越來越少,間隔時間也越來越長了。每每節假日,學生打電話問候他時,總是少不了一句“曾老師,今年過年回家嗎?”每當這時,他的心裡就充滿了愧疚之情。
如水賦形,以愛治班,情同手足
“把別人家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有耐心、細心。”雖然自己是個80後,面對的是一群90後的小孩子,但是曾老師牢牢記住了母親的囑咐。他不但做到了,還以從未有過的愛心、責任關心教育著學生。許多看似棘手的工作,到了他手上,都能一一被化解。
2002年9月,曾老師接手了一個棘手班級。那是他的第一堂語文課,當他滿懷信心地推開教室門時,黑板擦“啪”的一聲從門框掉下來,正正地砸在他的頭上,頓時教室里哄堂大笑。“在團場,學生很‘勢力’,只要你是外地老師,如果你‘降不住’他們,你就得被欺生。”剛來學校,老師們就給他打了預防針。可是,身材瘦小的他如何向其他老師一樣用“武力”讓學生“降服”?這時,上課鈴響了,曾老師拍拍頭上的粉筆灰,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大家的歡迎,我們下面開始上課”。早已被訓斥慣了的學生不知道老師此時葫蘆里賣的什麼藥,頓時教室里變得鴉雀無聲。下課後,曾老師並沒有立即追究此事。後來調查發現,其實學生並無惡意,他們只是想對遠道而來的他表示歡迎,但是從國小開始他們就經常被訓斥,以至於老師和學生產生了對立,老師越是訓斥,他們越是反抗,是曾老師當時的幽默和無聲的愛化解了他們心中的隔閡。
接下來,曾老師每天早早來到班級。遇到學生丟棄的果皮垃圾袋,他默默地撿起;打掃教室,他就拿起拖把和學生一起拖地;校園除雜,他身先士卒撿贓物。晚上8點半學生都來到教室開始上晚自習後,曾老師才回到教師食堂吃飯。此時,飯早已涼了。吃完後,他又回到辦公室備課。有時實在來不及了,他就泡速食麵吃。有時乾脆就買上新疆大油饢放在辦公室就著開水吃。開學一個月下來,原本只有48公斤的他瘦到了45公斤,加上新疆氣候乾燥,日照強烈,曾老師變得又黑又瘦,完全不像一個80後的小伙子,學生給他取了個外號叫“猴博士”。
“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曾老師把對學生的愛蘊含在為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第四周開始齊某連續遲到,得知是家裡幹活沒人監督他起床的原因後,曾老師二話沒說就答應每天打電話叫他起床。這樣,曾老師每天準時打電話叫他起床,齊某每天都能按時到學校。於是曾老師又趁機對他進行表揚。一個多月下來,齊某漸漸養成了習慣,生物鐘也形成了,到後來不用打電話他也能準時到校。可是,曾老師卻又多了一圈黑眼圈。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原本學風懶散、成績偏低的班級,在學期末獲得了“先進班集體”的稱號;在初三畢業時,卜珊、董得瑩在全師1000多名考生中分別取得了第7名和第23名的好成績,曾老師也因此被評為年度“優秀班主任”。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懂得愛學生的老師”。擔任班主任6年來,曾老師充分利用閒暇時間來探索班主任工作的奧妙並把平時的工作體會寫成論文並進行發表,《“錯誤”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曾獲得慶祝兵團成立50周年優秀論文一等獎;《請多給學生一點時間》獲教育部“課改十年-----我的教育故事” 徵文國家二等獎。
在班級管理上,曾祥花老師堅持實施“耐心教育”,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當學生犯錯誤時,他採取“問、緩、引、選、激”的“五字”處理法,堅持“錯誤也是一種課程資源”,讓學生在錯誤中吸取教訓,在錯誤中成長。他還把現代化的溝通方式引入到班級管理之中,通過信箱、QQ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面對不同的學生,他堅持“愛”字當頭,採取不同的辦法,因材施教、隨物賦形,把水“剛、柔、堅、韌、容、浮、和、善、獻”的特點運用到班級管理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他連續6年被評為年度“優秀班主任”,班級連續6年是“先進班集體”。他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凝成了師生水乳交融的情誼。
2010年5月29日,是他和學校展櫻老師新婚大喜的日子。令他沒有想到的,他以前教過的學生不約而同地請假前來祝賀。晚上,學生們又在樓下用紅燭擺了個“桃心”,一直等到12點老師們離開。那天,新婚夫婦倆與孩子們緊緊地抱在了一起。這是他們收到的最特殊最感人的新婚禮物!
紮根團場,愛崗敬業,青春結碩果
“教育是一項良心活”,作為一名教師,曾老師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近9年來,他紮根團場,積極探索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語文教學中,他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散文的配樂朗誦、記敘文分角色朗讀、小說的故事表演、議論文的小品演出、詞語大賽等等教學活動在他的課堂尤為常見。學生常說,上曾老師的課,時間過得特別快。家長也處處求情,“我的孩子能不能通融一下,放在您的班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02年剛開始工作時,因為北方空氣乾燥,加上南方人吃不慣饃饃等原因,曾老師原本瘦小的身體變得更“弱不禁風”。他時常早上起床流鼻血,咳嗽。醫生開始是讓他吃些甘草片、金嗓子喉寶、胖大海,後來就改用阿莫西林、頭孢等較好的抗生素藥。2003年,天氣特別寒冷,由於和學生一起打掃操場上的積雪受了寒,他咳嗽不停。老師、學生都勸他住院治療,“學生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到校醫務室打打針吃點消炎藥就好了”就這樣,曾老師每天上課前含上金嗓子喉寶,下課後到校醫務室輸液。2個星期後,終於住進了醫院。出院後,他落下了慢性支氣管炎。
2005年,他開始帶初三畢業班,由於工作經驗不足,他常常備課批改作業到深夜。不久,他又患上了過敏性鼻炎,只要稍有粉塵刺激就打噴嚏、流鼻涕。前後反覆治療不見好轉。後來聽說吸涼水可有效緩解症狀。為此,在上課前他要吸一陣,一下課他又一鼻子扎進水裡。這樣打噴嚏得到了有效緩解。可是,由於經常吸涼水,他幾乎每個星期都感冒一次,鼻子也因流鼻涕常被擰得通紅,成了師生眼中出了名的“紅鼻子”。
就是憑藉這樣的毅力和愛心,2005年中考,他所教的兩個班的語文合格率100%,平均分位居全師第一名。近9年來,他先後送走了學生1000多名,考上內高班5人、宏志班4人。他憑藉對學生、家長高度負責的態度,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贏得了學生、家長、同行、領導的一致好評。
“教學常規是根基,教研是關鍵”。2005年,曾老師開始擔任中學語文教研組長,他把成為一個學者型的教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他先後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北京教育學院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遠程培訓,並以優異成績結業。同年,由他負責的中學語文組中語會“十一五”研究課題《本土作文教學研究》順利結題。2010年,為了參加“國培計畫”培訓,剛剛做完結石微創手術的他硬是堅持完成了各個模組的遠程學習,以滿分的優異成績結業。
9年來,他先後刊發或論文評獎18篇,其中《如何構建“有道德”的語文課堂》、《“讀”出你的作文來》、《“反主”閱讀教學初探》分別獲得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語文報杯”全國國中語文教學論文大賽國家二等獎。
2010年,曾老師開始擔任學校教研室主任,他積極組織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對新上崗老師進行教學指導。2011年5月,他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共同開發的研究課題《讓課前十分鐘德育教育大放光彩》被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事會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課題。
同時,他還積極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他先後輔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大賽、攝影比賽獲獎110人次,其中獲得國家級獎49人次。個人先後8次獲鎝國家級"優秀指導老師"獎。
愛校如家,兢兢業業,無怨無悔
2011年4月21日,是新婚後妻子的第一個生日。對於80後的他們來說,本應該是追求浪漫的時候,但是工作實在太忙,他只好答應給妻子在家做一頓豐盛的晚餐。為了不影響晚上的下廚,曾老師上班時就把菜買回了辦公室。可是整個下午,活動沒停過,全心投入的曾老師竟然忘了晚上的承諾!回到家已是晚上八點了,妻子正在一旁生著悶氣。
工作以來,曾老師就一直超負荷工作。可擔子再重,他都始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認真而富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項工作。2002年至今,他先後在《西陲時報》、《兵團日報》、《演講與口才》等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和新聞稿100餘篇。
生命的真實在於平淡,人生的偉大在於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曾老師是千千萬萬80後的普通一員,9年來,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才華奉獻給了邊陲教育,把愛與責任播撒在了塔爾巴合台山下,用愛與責任鋪就了一條80後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