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鈞、曾令銓故居

曾令鈞、曾令銓故居

曾令鈞、曾令銓故居位於湖南省新田縣驥村鎮龍崗曾家村,曾令鈞、曾令銓兩兄弟出生於此,他們的童年、青少年皆在這裡度過,直到踏上革命征程。故居坐北朝南,系土木結構建築,整體呈“一堂四間”的格局,其主體建築由一大堂、四廂房等組成,建築面積168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令鈞、曾令銓故居
曾令鈞(1903~1929) 、曾令銓(1906~1929),他倆是同胞兄弟,湖南省新田縣驥村鎮龍崗曾家村人。家有水田、杉山,縣城還有“老泰和”商店。其父曾道一,曾任新田縣參議會議員。
曾令鈞、曾令銓故居
民國4年(1915)春,兄弟同時啟蒙,民國9年、10年,令鈞、令銓分別考入縣高小第9班、l0班。寒、暑假回家,常同長工割禾、種菜,同村里夯孩子上山打柴、割草。
民國8年,新田大旱,曾益生一家6口,在外乞討。令鈞懇求母親,送益生一籮筐穀子。民國10年,鄰居廖世祿無米過年,令鈞說服母親,送去2斗白米,3斤臘肉。
曾令鈞、曾令銓於民國l1年、12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範。民國12年5月,三師發動驅逐校長劉志遠的學生運動,令鈞、令銓參加共產黨員張秋人組成的71人赴長教育司請願團。在全省各界聲援下,省政府免去鎮壓學生運動劉志遠校長職務。民國13年5月7日,參加在衡陽雁峰寺操坪舉行反日愛國集會遊行,還到當地農村、工廠、礦山組織和領導工農運動。在鬥爭中經受鍛鍊和考驗,令鈞、令銓分別於民國12年、1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15年7月,令鈞、令銓受黨組織派遣,與黃亨明、程啟漢、張漢濤回新田開展農運,在縣城北門觀音閣建立共產黨組織。令鈞與張漢濤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參與組建國民黨新田縣黨部籌備處工作。令鈞當選為縣黨部監察委員。
民國15年8月,新田農民協會在縣高小成立,相繼成立縣總工會、學生聯合會、女界聯合會。成立湖南各界擴大對英經濟絕交委員會新田分會,令鈞擔任執行委員。同時建立一支40多名的工農糾察隊,令銓任隊長。
令鈞、令銓組建第七區農會,數百農民身帶武器,齊集驥村八戶公祠,參加大會。令鈞在主席台上宣讀農會章程和宗旨,號召農民團結起來,鬥爭土豪劣紳,打倒貪官污吏,實行減租減息。還在敦義鄉一帶發動組織鄉、村農會。
“馬日事變”,曾令鈞、曾令銓等去衡陽找黨組織。民國16年,遵照湖南區委指示,返回新田,在其家與黃亨明等秘密研究武裝暴動。他們的活動,引起新田縣政府剿共秘密偵緝員曾令瑚(1951年鎮壓)注意。一日,令鈞、令銓入城活動,剛進老泰和店內,曾令瑚即告密,縣長江靖邦立即派團防兵包圍截緝。令鈞、令銓爬窗從隔壁肖家後門脫逃。
民國17年11月9日,縣團防局派出30餘人槍,會同驥村五龍山民團,到龍崗曾家搜捕曾氏兄弟。團丁龔石貴同情革命,抄小路先到曾家,通告其事。令鈞、令銓躲進後龍山,團防局撲空。11月10日,其父5l壽辰,親友齊集。其父見外面沒有任何動靜,派人叫他兄弟下山給親友陪酒。宴席時,突然門口出現一個打漁鼓的人,口稱祝酒助興,窺見令鈞、令銓在座,當即溜走,引起令鈞、令銓猜疑,即時避開。不一會,早已潛伏的團防兵包圍全村,村內各條巷道設有崗哨,團防兵衝進他家,不見曾氏兄弟,當場捆綁7個親友,並威逼其父交出令鈞、令銓,不然,將全家老少抓走作“人質”。令鈞、令銓不願家人受驚,從穀倉內挺身而出,遂被捕,關押在縣監獄中。江靖邦與鏟共特派員劉某,輪番提審,威
逼利誘供出共產黨員和農會會員。令鈞、令銓回答:“我們不希望榮華富貴,也不怕嚴刑拷打,只求解放勞苦大眾,你們休想從我們口中得到任何東西。”在獄中堅持鬥爭,暗地通過同情革命的看守王長生,傳給石羊區農會負責人的信中道“當今時局,不可以暫時成敗論英雄。我之失利少可,必看井岡義旗升。我二曾無他念,只望大業復興。”
民國18年3月,新田縣政府將曾令鈞、曾令銓、黃亨明押解長沙,關押“湖南省清鄉司令部監獄”,7月19日,被殺害於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