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亞·曼特尼亞(曼特尼亞)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

曼特尼亞一般指本詞條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1431~1506),義大利帕多瓦派文藝復興畫家。

北部義大利重要的人文主義者。熱衷於描繪古羅馬的建築和雕像,並從古代的歷史神話和文學中汲取創作的養料。其作品的古典主義特色對後世藝術家產生了極大影響。在壁畫領域創造了用透視法控制總體的空間幻境,開創了延續三個多世紀的天頂畫裝飾畫風。著名作品有《畫之屋》、《凱撒的勝利》、《哀悼基督》、《巴那斯山》、《死去的基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德烈亞·曼特尼亞
  • 外文名:Andrea Mantegna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日期:1431年
  • 逝世日期:1506年9月13日
  • 職業:畫家
  • 主要成就:在壁畫領域創造了用透視法控制總體的空間幻境
  • 代表作品:《畫之屋》《凱撒的勝利》《哀悼基督》《巴那斯山》《死去的基督》
人物介紹,歷史事跡,人物評價,代表作品,《巴那斯山》,《死去的基督》,

人物介紹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1431~1506)義大利畫家。
1459 年他在帕度亞的伊雷米塔尼教堂裏的歐維塔尼禮拜堂完成了一組濕壁畫,即《聖母升天》(Assumption)及《聖克瑞斯多弗的殉教》(Martyrdom of S. Christopher)。此畫反映曼特尼亞的獨特畫風:反映古代事物。
這一直是他在形式上和精神上的最高追求。同時他純熟地掌握了透視法,將視點放低以加強主題的氣氛和人物。
瓦薩利(Vasari)曾評論:“曼特尼亞一直認為,好的古代雕塑品是如此完美,自然界的東西是無法達到此境地的‧‧‧,他作品的線條是那麼鋒利,似乎比較接近石頭雕像,而不像人類肉體的線條。”

歷史事跡

1460 年,他移居曼多,擔任宮廷畫家。他在那裡的城堡畫了一套《婚禮堂》(Camera degli Sposi)壁畫,以紀念貢薩格(Gonzaga)家族。畫在牆壁上的諸多人像,看起來儼然是室內空間的延續,同時,在天花板上畫了一座陽台,陽台上的人則在廣闊的天空之下俯視室內。這是文藝復興時代第一個完全有“仰角透視”(Sotto in Su)的幻覺裝飾畫。這種構想在拉斐爾(Raphael)和科雷吉歐(Correggio)之前沒有人加以探討,直到巴洛克時代始得充分發展。
《婚禮堂》(安德烈亞·曼特尼亞)《婚禮堂》(安德烈亞·曼特尼亞)
15世紀義大利的美術,因各個城市的經濟與政治形勢不同,形成了以各個城市為中心派別,除了中心城市佛羅倫斯集中了最多的藝術家之外,其他城市的畫家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如以中部義大利安布利亞地區為主的安布利亞畫派,以北部義大利帕多瓦城為中心的帕多瓦畫派,還有以羅馬、米蘭、威尼斯等城市為中心的各該地區的風格與流派,都有各自的長處與特點。畫家曼特尼亞是帕多瓦畫派的傑出代表,他的特點是,人物形象帶有一種古典雕刻般的輪廓,體積感很強,而且喜歡錶現英雄般的人物氣概,作品令人肅然起敬。這是因為他自小嚮往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藝術造型,善於從紀念碑式的人物上作更多的思考的緣故。
《婚禮堂》(安德烈亞·曼特尼亞)局部《婚禮堂》(安德烈亞·曼特尼亞)局部
曼特尼亞在帕多瓦畫了許多著名的壁畫。如1454年起,為帕多瓦的愛列米塔尼教堂內的奧維泰里小禮拜堂所作的壁畫,前後工作了5年,獲得了很大的社會聲譽(可惜這些壁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被英美軍隊用大炮轟毀了);1474年,為曼都亞的杜卡列宮廷而作的卡梅爾·德列·斯波齊壁畫等等。
曼特尼亞是一位多產的教堂壁畫家,他的壁畫反映了15世紀下半葉北部畫派的典型風格。《聖塞巴斯提安》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傑作之一。聖塞巴斯提安是聖經傳說中一位羅馬的殉道者,他曾在羅馬的軍隊中傳道,後被反對基督教的羅馬皇帝逮捕,並命令用亂箭把他射死。在公元5世紀前,基督教未被允許公開活動的時日裡,羅馬的統治者對待基督徒的屠殺是十分殘酷的。在羅馬走向全面崩潰的前夕,為這種宗教而死去的殉道者決不止聖塞巴斯提安一人,歷史上這種滅教行動也屢見不鮮,所以聖塞巴斯提安被作為宗教傳說中的聖徒,是不難理解的。15世紀時教會也多次利用這一題材,藝術家藉助這個人物,來表彰為人民的權利而捐軀的犧牲者,而曼特尼亞較早地作了這一嘗試。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
這裡的殉道者被綁在一根象徵羅馬凱旋門的柱子前,人已被亂箭射死,其中一枝箭是從殉道者的下頦射出前額,表明亂箭是從四面八方射來的。後面的柱式是科林斯式,似乎說明背景的建築已近於羅馬5世紀前的公共建築物。畫家想通過這些細節表明一個真實的歷史環境,但由於受到透視原理的局限,畫面背景與人物並不顯得協調。如果把這幅畫看成是揭露古代暴政的歷史題材,倒也許能使我們對曼特尼亞的藝術有更多的崇敬。當時這種畫除了以壁畫形式表現外,還有繪製在木板上的,這一幅畫就是木板畫,它作於1455至1460年間。 曼特尼亞,原是義大利著名考古學家斯克瓦爾古涅的養子,在這位學者的影響下,畫家對於歷史與古代文物自小就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的才智的又一重要方面。

人物評價

曼泰尼亞生於維琴察附近的帕都亞,1506年9月13日卒於曼圖亞。曼泰尼亞嚴格說來不能說是佛羅倫斯畫派,但因為帕都亞屬於佛羅倫斯的勢力範圍,為方便起見也把他歸入佛羅倫斯畫派。其早期作品的代表為帕多瓦埃雷米塔尼教堂的奧韋塔里禮拜堂壁畫 (1459),尤以其中表現聖詹姆士生平的兩幅著稱。壁畫完全從觀眾角度,以仰視面構成全景,古典器物的刻畫,達到考古學的精確,大膽的構圖與精密寫實相配合,被稱為新美術中的異軍突起。
1460年後,曼泰尼亞主要為曼圖亞的貢扎加公爵府作畫,其中以婚禮大廳的壁畫 (1473~1474)最為著名。包括數幅表現公爵宮廷的宏大構圖,以及一幅首次從地面仰視角度描繪的屋頂天井畫,畫中可見藍天白雲和各類透視縮形的天使形像。他所繪壁畫對16世紀繪畫和巴洛克美術都有深遠影響,他的祭壇畫和銅版畫也享有盛名,如《死去的基督》。
曼泰尼亞的作品最有名的是《死去的基督》。這是從腳的方向來畫基督的屍體的作品,但它的描繪是多么正確啊!構圖也出人意外,特別是對那強烈的似乎向人逼迫的巨人式的氣魄,使人折服。決心把站在旁邊的瑪利亞和抹大拉,畫成滿臉皺紋的老太婆,也完全是破天荒的畫法。他作的藝術之神雲集的《帕納蘇斯》,也是一幅堂皇壯麗的大作,受到人們的尊敬。
1460 年,他移居曼多,擔任宮廷畫家。他在那裡的城堡畫了一套《婚禮堂》(Camera degli Sposi)壁畫,以紀念貢薩格(Gonzaga)家族。畫在牆壁上的諸多人像,看起來儼然是室內空間的延續,同時,在天花板上畫了一座陽台,陽台上的人 則在廣闊的天空之下俯視室內。這是文藝復興時代第一個完全有“仰角透視”(Sotto in Su)的幻覺裝飾畫。這種構想在拉斐爾(Raphael)和科雷吉歐(Correggio)之前沒有人加以探討,直到巴洛克時代始得充分發展。
畫家曼特尼亞是帕多瓦畫派的傑出代表,他的特點是,人物形象帶有一種古典雕刻般的輪廓,體積感很強,而且喜歡錶現 英雄般的人物氣概,作品令人肅然起敬。這是因為他自小嚮往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藝術造型,善於從紀念碑式的人物上作更多的思考的緣故。
曼特尼亞在 帕多瓦畫了許多著名的壁畫。如1454年起,為帕多瓦的愛列米塔尼教堂內的奧維泰里小禮拜堂所作的壁畫,前後工作了5年,獲得了很大的社會聲譽(可惜這些壁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被英美軍隊用大炮轟毀了);1474年,為曼都亞的杜卡列宮廷而作的卡梅爾·德列·斯波齊壁畫等等。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曼特尼亞)
當人們觀賞婚禮堂的牆壁,把目光從地上轉移到屋頂時,自然而然會從屋頂的圓孔中,看到藍色的天空。屋頂中間的圓孔周圍,有一圈欄桿,八個小天使和一隻孔雀,就靠在這個欄桿上,女人們靠在木桶旁邊,面帶微笑地從欄桿上探身往下看。
這個奇妙的透視圖,是創造出完美建築幻覺的一個典型例證,以透視法的繪畫技巧,將畫作本身和建築物完全結合,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這座婚禮堂圓形拱頂的天花板原是密合的,但透過曼坦尼高超的技法,加上人物仰角透視建築物的效果,使這座拱頂宛如是個敞開的天窗。

曼特尼亞是一位多產的教堂壁畫家,他的壁畫反映了15世紀下半葉北部畫派的典型風格。《聖塞巴斯提安》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傑作之一。聖塞巴斯提安是聖經傳說中一位羅馬的殉道者,他曾在羅馬的軍隊中傳道,後被反對基督教的羅馬皇帝逮捕,並命令用亂箭把他射死。在公元5世紀前,基督教未被允許公開活動的時日裡,羅馬的統治者對待基督徒的屠殺是十分殘酷的。在羅馬走向全面崩潰的前夕,為這種宗教而死去的殉道者決不止聖塞巴斯提安一人,歷史上這種滅教行動也屢見不鮮,所以聖塞巴斯提安被作為宗教傳說中的聖徒,是不難理解的。15世紀時教會也多次利用這一題材,藝術家藉助這個人物,來表彰為人民的權利而捐軀的犧牲者,而曼特尼亞較早地作了這一嘗試。
這裡的殉道者被綁在一根象徵羅馬凱旋門的柱子前,人已被亂箭射死,其中一枝箭是從殉道者的下頦射出前額,表明亂箭是從四面八方射來的。後面的柱式是科林斯式,似乎說明背景的建築已近於羅馬5世紀前的公共建築物。畫家想通過這些細節表明一個真實的歷史環境,但由於受到透視原理的局限,畫面背景與人物並不顯得協調。如果把這幅畫看成是揭露古代暴政的歷史題材,倒也許能使我們對曼特尼亞的藝術有更多的崇敬。當時這種畫除了以壁畫形式表現外,還有繪製在木板上的,這一幅畫就是木板畫,它作於1455至1460年間。 曼特尼亞,原是義大利著名考古學家斯克瓦爾古涅的養子,在這位學者的影響下,畫家對於歷史與古代文物自小就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的才智的又一重要方面。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曼特尼亞)

代表作品

《巴那斯山》

創作年代:約1495 - 1497年 類別:蛋彩畫 規格:159x192cm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曼特尼亞)
材質:布 蛋彩 存藏處:巴黎 羅浮宮藏
曼泰尼亞在30歲時移居維羅納,成為這個地區的藝術界主宰,他以後的歲月就在這裡度過。《巴那斯山》是大師65歲時的作品。巴那斯山是阿波羅率領的文藝女神居住的地方。太陽神阿波羅既主宰光明又主管文藝,他本身也是音樂神。據說神使赫耳墨斯生下來不久,因偷吃了阿波羅的牛被發覺,赫耳墨斯只好將自己做的龜背六弦琴交給阿波羅以償偷牛的罪,宙斯發現阿波羅會彈琴,就把自己九個司文藝女神繆斯交給阿波羅領導,他們就住在巴那斯山,終日唱歌跳舞、吟詩作畫,巴那斯山也就成了文藝的發源地。
畫家以大自然作為環境,描繪了眾文藝神縱情歌舞的歡樂生活,高居畫面上部的是眾神之王宙斯和朱諾,左邊手持弓箭的小愛神與山洞邊那個冶煉神瓦爾剛相呼應,下角那位懷抱豎琴的是阿波羅,他正在為繆斯女神起舞伴奏,而右邊與飛馬相伴的、穿著一雙帶羽翼的靴子亦稱飛毛腿的就是神使赫耳墨斯,他手執和平之杖,來無影去無蹤。畫中諸神皆為宙斯子女,所以構成一幅以宙斯為主體的神族。畫家只是借神話題材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然美、人體美與人間的歡樂場面。

《死去的基督》

這是以典型的古典技法繪製的作品。盛行的蛋彩畫法細緻卻未免有些僵化地刻劃了死去的基督。顯然,基督剛剛被他的信徒們從十字架上卸下來,安放在床上,左側兩信徒悲痛之極。冷灰的色調、死去基督"十字架"式的姿態,簡潔方正,捨去細節,使主題鮮明。畫家以情緒刻劃來渲染這個慘烈的場面,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正面透視的畫法,無疑增加了處理的難度,畫家卻執意選擇這個角度,以造成現場感。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曼特尼亞)
此畫為畫家的代表作,是一幅祭壇畫。他在此畫中運用了前人未曾用過的透視角度,力求準確而真實地去表現死去基督的遺體,線條十分銳利和堅硬。畫面上人物的表情冷靜肅穆,令人望而生畏。畫家的高超藝術,體現了當時義大利北部藝術的主要傾向:強調人的尊嚴和豪邁氣魄,重視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求實精神,提倡藝術的描寫對象應以實物為依據。這種完全準確地再現自然的寫實傾向,對義大利現實主義美術的成長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曼泰尼亞喜歡從不同角度去描繪對象的透視關係,他選擇了難度最大的透視比例縮短,精確表現人物的平面透視關係,最難莫過於這幅《死去的基督》,以正面縱向透射在畫面上。畫家並不是著意於哀悼基督,而是著力描繪人體平面縮短透視形態,這是繪畫中人們極力迴避的畫法,可見畫家是作為一種透視研究而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