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574.00畝(其中:水田2,445.00畝,旱地 3,129.00畝),人均耕地2.71畝,主要種植甘蔗、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85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57.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90 畝,主要種植甘蔗、麻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5.00 畝,其他面積 498.00 畝。沒有天然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到鎮道路為通 路;進村道路為 土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 1.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00 公里。全村共擁拖拉機 50 輛,機車 123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445.00 畝,有效灌溉率為 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100.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02 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14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7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7 戶。全村有 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43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76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99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9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甘蔗、水稻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省外。2009年甘蔗水稻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96.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9.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
薯蕷、麻竹、西南樺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40戶,共鄉村人口2076人,其中男性1051人,女性1025人。其中農業人口2063人,勞動力 1690人。該村以漢族、景頗族為主(是漢族、景頗族混居地),其中景頗族1817人,漢族246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02人,參合率82.86%;享受低保 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城子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4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城子鎮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10戶,占農戶總數的63.92%。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0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230人,距離隴川第二中學4.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1人,其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5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6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 20人、女黨員6 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8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8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2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72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農村和農業結構矛盾依然突出,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二是勞務輸出整體素質不高,農民工就業增收能力不高;三是農村社會事業投入不足。四是缺少發展產業的啟動資金。。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提高人口素質,著力培養造就新型農民;強化農村社會建設;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最佳化就業結構,拓寬增收空間。。
地圖信息
地址:隴川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