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曼哈頓懸日
- 外文名:Manhattanhenge
- 類型:自然現象
- 地點:美國紐約曼哈頓
形成原因,歷年景觀,
形成原因
(Street),從南向北編號,從第1街直至第220街。南北走向謂之大道(Avenue),自東向西編號,從第一大道直至第十二大道,其中還夾雜了少數未以數字命名的大道,如麥迪遜大道等。令女士們嚮往的購物天堂“第五大道”,其實指的只是第五大道位於39街至59街之間的區段及其左近地區。
早在歐洲移民涉足曼哈頓島之前,這裡像美國東北部的其它地區一樣,為鬱鬱蔥蔥的樹林所覆蓋,夾雜著的一些灌木草場。早期移民出於通航和軍事等方面的考慮,把城鎮建在了島南端的河流入海口處。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應對城市不斷擴張的壓力,特別是為了方便土地的出售,紐約州議會於1811年採納了一個三人委員會提出的規劃提案,將曼哈頓島尚未開發的地區按棋盤式的格局進行了劃分。在這份規劃中,縱橫的街道彼此垂直。其中一個方向沿島的走向與島西岸基本平行,平常大家稱之為“南北向”,而與之垂直的方向就被稱為“東西向”。所以,曼哈頓島上的東西向街道與實際的東西向,或者說緯度方向,其實還有著28.9度的夾角,偏向於東南—西北方向。
由於種種原因,這份規劃並未被忠實執行。如果與今天的曼哈頓地圖比較,最為明顯的區別就是在第五大道至第八大道之間,第59街至第110街之間所保留下來的矩形區域未作開發,從而成為了今天的“紐約之肺”——中央公園。此外,還有一條斜貫全島南北的“寬街”(Broadway)也破壞了棋盤式的街道布局。紐約最古老的1號線捷運就是幾乎沿著這條街的地下貫穿全島的。或許,你可能更熟悉它另一個響噹噹的譯名——百老匯。通常所說的紐約歌舞劇集中的“百老匯”就是指這條大街位於42街至50街之間的區段,及其以西的一部分地區。在曼哈頓的這種城市環境下,陽光灑滿整條街道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在特殊的日子裡,陽光沿著街道橫貫全島也就成為了一種“奇景”,對紐約客來說實在是難得一見。事實上,在一年之中,除12月5日以外,1月8日的日出也與東西向街道平行。上述兩天在時間上的中點恰好就是冬至日。而在5月28日和7月12日,落日的餘輝將貫穿曼哈頓東西向的街道,這兩個日子的中點則恰好是夏至日。
就紐約所在的北半球而言,太陽升起的方向僅在春分秋分兩天位於正東方,而在夏至日最偏北,在冬至日最偏南,並於一年中在這兩個方向之間往復循環一周。那么對於任何一條街道,只要它的方向位於當地夏至冬至的日出方向角之間,那么一年中就一定會有兩次讓太陽正對著街道升起的機會。顯然,日落的情況與之類似,只是呈鏡像關係而已。
歷年景觀
2015年 7月12日,人們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街頭拍攝“曼哈頓懸日”美景。
“曼哈頓懸日”是紐約市標誌性的景觀,每年出現兩次,指日落時太陽正好出現在曼哈頓東西向街道正上方、似乎懸在兩側高樓大廈之間的戲劇性畫面。在“曼哈頓懸日”出現的時候,曼哈頓每條東西向的街道都沐浴在落日餘暉之下。
2016年7月11日傍晚,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大批民眾聚集拍攝“曼哈頓懸日”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