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競(中國青年報體育部主任)

曹競(中國青年報體育部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曹競,中國青年報體育部主任,資深體育評論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競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不詳
  • 出生日期:1971年3月
  • 職業:評論員
  • 工作單位:中國青年報體育新聞部
個人介紹,事跡簡歷,媒體監督假黑授權源自民眾,

個人介紹

姓名:曹竟
圖片圖片
出生年月:1971年3月
民族:漢
工作單位或部門:中國青年報體育新聞部
性別:女
職務:部主任
職稱:主任記者
新聞工齡16年
地址:北京市東直門海運倉2號
郵編:100702

事跡簡歷

2008年是奧運年,作為奧運會的舉辦地,這一年中國無疑成為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焦點。因為成功地舉辦了一屆“高水平、有特色”且無法複製的奧運會,中國贏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 褒獎。作為東道主的新聞媒體,同樣經歷了一次無法複製的新聞大戰。而在這次競爭激烈的奧運會新聞大戰中,《中國青年報》因為其“高水平、有特色”的報導,在林林總總的奧運報導中脫穎而出,贏得了業內同行的認同和廣大讀者的好評。中國青年報奧運報導組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授與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稱號。
圖片圖片
為了做好北京奧運會的報導工作,本報於2007年就成立了北京奧運會籌備和報導小組。作為主要的組織和策劃人,體育部主任曹競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兢兢業業,幾乎沒有休過雙休日,即便“五一”、“十一”等節假日也經常加班。這期間,她不僅負責組織《日出東方》特刊、《三國演義》專版及日常的體育報導工作,還赴一線採訪報導,可謂采編雙管齊下。其中《日出東方》特刊不僅報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立意深遠、角度特別,對廣大讀者,尤其是廣大青年讀者產生了極好的正面引導作用,讓他們對舉辦北京奧運會有了更多更深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特刊也多次得到了中宣部的閱評表揚。而這和《中國青年報》體育版一直堅持的“大體育”概念的獨特報導理念一脈相承,即在充分報導競技體育的同時,擴大體育的外延,向社會體育、法治體育、經濟體育等多個領域擴展,從而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報導宗旨。這樣一種報導理念,也深得業內同行好評,並成為獨樹一幟的“中青特色”。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三國演義》的報導形式,即《中國青年報》與日本的《每日新聞》、韓國的《朝鮮日報》三家媒體結成北京奧運會報導同盟,針對三國都曾舉辦過奧運會的特點及通過奧運會實現三個國家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成功轉型的共同點,製作了系列報導。同時,針對三國競技體育項目中存在競爭的項目,從各自不同視角進行了圖文並茂的報導,堪稱北京奧運會媒體報導中獨一無二的形式。《三國演義》這一從形式到內容都很獨特的系列專題,亦成為中國青年報奧運報導中的一大亮點。這一報導模式的誕生從最初的談判到創意、實施,均由曹競率領報導組完成。
不僅是在奧運報導及日常體育報導中表現出極強的組織策劃能力,曹競的採訪寫作也得到了多方認可。在北京奧運會的前期、賽期及後期報導過程中,曹競的評論專欄不僅得到了讀者和業內的廣泛好評,還作為中國青年報的品牌,被日本的《每日新聞》、韓國的《朝鮮日報》刊載。日本《每日新聞》社社長曾評價說,曹競的評論角度獨特、文筆精彩,在《每日新聞》上刊出後,非常受讀者的歡迎,他本人亦很欣賞。而通過曹競的評論,亦能夠更好地讓日韓讀者了解到北京奧運會的方方面面以及對中國人所產生的影響。另外,曹競日常撰寫的評論也經常被國內外媒體摘播、轉載。
作為體育部主任,曹競一直在用自己勤奮努力的工作態度影響著體育部的同事。同時,她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體育部及報導組的記者編輯出謀劃策,這些從北京奧運會前召開的多達幾十次的選題會上就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和獨特的奧運特刊報導方案,使得奧運報導組記者們能夠在奧運期間有的放矢,寫出大量的精彩報導。而這種敬業的工作態度和對新聞理想的不懈追求,也正是中青報人一直堅持和努力的方向。
2012年,在中國女羽雙打被取消比賽資格後,急忙跳出來大喊奧林匹克精神,不分析具體情況,指責時間最大受害者——兩名運動員,國旗被掛錯、比賽被壓分、金牌被質疑時卻渺無蹤跡。

媒體監督假黑授權源自民眾

包括《足球》和新浪在內的13家媒體要組織起來,成立行動聯合小組,這回組成的不是聯合發稿小組,也不是聯合經營小組,而是聯合監督小組。授權給他們的不是足協,不是俱樂部,而是媒體的輿論監督功能,以及中國足球假黑肆虐的客觀現實。
圖片圖片
給比賽的真假打分,給裁判的執法亮牌,一場給中超亮分的媒體行動即將轟轟烈烈地展開。因為是純粹自發的行動,亮出的是帶有一定主觀色彩的“題板”,既不可能作為呈堂證供,也多半不會成為足協一再向外界“索要”的證據。它更多的是道德審判的作用,讓問題比賽和問題裁判更醒目、更突出。有朋友開玩笑說,這種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打分方法,會不會製造冤假錯案?畢竟打分的人是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事實上,牽頭人也流露出了這種擔心。但當我們對於一場比賽的關注點,不得不從競技本身變為分辨真偽,從技術層面的打分變為道德層面的評判時,這本身就是種無奈的選擇。
為什麼要用個更字,那是因為這幾年來媒體從未停止過對假黑的鞭撻和監督——從渝沈事件到前不久王珀與江洪的互相揭醜。但不管媒體如何直言不諱,不管球迷如何義憤填膺,假黑依然呈泛濫之態,除龔建平外,再沒有第二人因此受到嚴厲懲罰。所以,媒體的這次聯合行動,是否能重新規範中超秩序,我並不十分看好,但它至少起到了追光燈的效果——威懾膽小的,監督膽大的。而這正是媒體能做、該做、要做的事。
今年足協杯首輪即出現由裁判判罰引發的打人事件,讓人不能不對本周末即將開戰的中超充滿擔憂。一些俱樂部讓球員簽了不打假的保證書,但除了這張約等於無的保證書外,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能有效治假懲黑的措施。當然,我們更不敢奢望中國足協突然間舊貌換新顏,主動出擊打假掃黑。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民眾雪亮的眼睛一起看過來,會像追光燈一樣,將“主角”在黑暗的劇場裡曝光。當無冕之王們正式啟動聯合打分行動時,它既表明媒體加強輿論監督力度的決心,更多的則是媒體退無可退的無奈和中國足球積重難返的悲哀。
作者:曹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