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本寂禪師

曹山本寂禪師

曹山本寂禪師即本寂(840年~901年),唐代禪僧。曹洞宗第二祖。又稱耽章。泉州(福建)莆田人。俗姓黃。幼習儒學,十九歲入福州福唐縣靈石山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鹹通年間(860~873),禪風興盛,乃謁洞山良價。往來請益,密受宗旨。後住撫州(江西)曹山(舊名荷玉山,為思慕曹溪六祖惠能,遂改名曹山)。大揚宗風,並詳說洞山五位旨訣,而為叢林的楷式。法席繁興,學徒雲集。天復元年(一說三年)示寂。世壽六十二。世稱曹山本寂,敕謚“元證禪師”。嗣法門人有荷玉光慧、金峰從志、鹿門處真、育王弘通、曹山慧霞等。有《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二卷傳世

基本介紹

  • 本名:曹山本寂禪師
  • 所處時代:唐代
  • 出生地:泉州(福建)莆田人
  • 出生時間:840
  • 去世時間:901
名諱,出家,師承,語錄,詩偈,

名諱

曹山本寂禪師的名、字,在史籍記載中有幾種說法。一說名本寂。如五代《祖堂集》卷8:“曹山和尚……師諱本寂。”元代《釋氏稽古略》卷35:“曹山禪師,名本寂。”又有說其名為耽章的。如宋代《禪林僧寶傳》卷1:“(本寂)禪師,諱耽章。”宋代《輿地紀勝》卷135:“寂禪師,名耽章。”清《康熙福建通志》卷51則說是“耽章,……號本寂”。那么,其名到底是本寂抑或是耽章?1997年8月方誌出版社出版的《涵江區志》卷36“人物傳”“本寂”傳曰:“本寂,俗姓黃,名崇精,黃巷(今國歡鎮黃霞村)人,……大中十二年(858年)棄家人福州雲名山學禪,法名耽章,……尊稱本寂禪師”。這樣說來,本寂俗名應是崇精,耽章為法名,而“本寂”是“尊稱”。
同書卷36“人物傳”又載有本寂胞兄妙應禪師之傳。略曰:“妙應禪師,俗姓黃,名文矩,字崇法、子薰,黃巷(今國歡鎮黃霞村)人……出家後,法名涅架、辟支、圓智。”
妙應與本寂系同胞兄弟,成年後均出家為僧。對照他們的字號:妙應俗名文矩(一作“炬”),字崇法,而本寂俗名卻是崇精。按一般的兄弟排行字輩習慣,顯然,這“崇精”也應為字,而不是名。按佛相號金精,他們兄弟之字可能含有崇拜佛法及佛祖如來之意。查本寂家鄉涵江黃巷之《黃氏族譜》,譜中載黃氏人莆始祖為黃岸,岸五世孫名昌岌,“昌岌,行次三……子二:涅架、崇精”,“涅架字崇法,昌岌長子”,“崇精,法號本寂,昌岌次子”。譜中無妙應俗名文矩和本寂俗名耽章之記。聯繫僧史資料,我們可以歸納得:耽章實為出家後的法名,崇精為俗家譜字,本寂乃是其法號。他因居江西曹山弘法,世稱曹山和尚、曹山禪師。本寂卒後,還得了一個“元證大師”的諡號。而其兄法名文矩,俗家譜字崇法,涅架為其法號,因居莆田囊山辟支岩,故人又稱辟支,卒後因得“妙應”諡號,故後人又稱其為妙應禪師。傳說其生前馴虎為騎,故又稱伏虎祖師。至於本寂兄弟真正的俗名為何,已不可考。
關於本寂家世,禪史無隻字提及。宋《五燈會元》稱其兄“國歡文矩禪師”為“福州黃氏子”(卷4),而稱本寂為“泉州莆田黃氏子”(卷13)。顯然前者的“福州”是錯誤的。他們兄弟二人原籍均為莆田涵江黃巷村,唐時屬泉州莆田縣延壽里延福之黃巷村,今則屬莆田市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黃巷自然村。
據《黃氏族譜》載,黃氏祖籍河南中州,晉黃知運官浙江永嘉太守,其子黃元方始遷閩之侯官,號其所居地曰黃巷。元方生子沖,沖生子黃岸、黃崖。唐玄宗時,黃岸兩任廣西桂州刺史,後以疾疏請回閩。時由南越乘船白海路歸,不意中途遇風,漂到莆田涵江延福山。岸因見延福山水之勝,於是偕子定居於此,仍襲用侯官舊地名黃巷。
黃岸為人莆初祖,生一子名謠,官至閩縣令。謠生五子,名英、蓋、華、革、莫。黃莫官大理評事,生三子,其長子名昌岌。昌岌生二子,其長子即妙應,次子即本寂。因此,本寂禪師可說是出生於一個累代簪纓的書香門第。但妙應、本寂兄弟卻均出家成為一代高僧,此亦罕見之事。當其父母去世後,兄弟倆就舍俗家的舊宅建庵奉佛,初以地名,稱延福院。開平元年(907年),閩王王審知始賜名國歡院,後升國歡寺,址在今涵江區國歡鎮塘西村,歷代重修,成為興化著名大剎,今已列為莆田市文物保護單位。

出家

本寂的出家處,今人著述或認為是“福州雲名山”,持此說的有影n隨著作如任繼愈主編的《宗教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徐長青《少林寺與中國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林繼文、魏道儒合著《中國禪宗通史》(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佛教宗派史叢書》,1995年)等。就連本寂家鄉莆田市涵江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寫的《涵江區志·人物傳》(方誌出版社,1997年)以及政協涵江區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纂的《涵江文史資料》等五期有關文章,如《曹山行》、《唐代兄弟兩高僧》等,也都認為本寂出家於“福州雲名山”。
那么,本寂是否出家受法於此山呢?“雲名山”存不存在?
認為本寂出家於“福州雲名山”自是事出有因。追溯此說最早出處為宋贊寧的《宋高僧傳》一書(988年成書),該書卷13載:“釋本寂,姓黃氏,泉州莆田人也,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寂少染魯風,率多強學,自爾淳粹獨凝,道性天發。年惟十九,二親始聽出家,人福州雲名山。年二十五登於戒足……”
此後,凡用《宋高僧傳》材料者,遂沿用此說,所引也必為此書。
但是這“雲名”二字,卻實屬訛誤。
首先,福州府所屬各縣,根本無“雲名山”,歷代志書也從未記載過此山名,本寂怎么會在一個不存在的山寺出家呢?
第二,比贊寧《宋高僧傳》早36年成書的《祖堂集》原版明確記載本寂出家於“福唐縣靈石山”,這是最有力的證據,它直接否定了“雲名山”之說。
按《祖堂集》一書為唐末五代泉州招慶寺靜、筠二禪師合編,時在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此書為現存最古的一部燈錄體著作,在國內一度失傳,近年始從日本傳回國內。該書卷8載:“曹山和尚,嗣洞山,在杭州住。諱本寂,泉州莆田縣人也,俗姓黃,少習九經,志求出家,年十九,父母方聽,受業於福唐縣靈石山。年二十五,師方許受戒,而舉措威儀皆如舊習……”《祖堂集》作者為泉州招慶寺僧,時莆田與之同郡,況作者成書年代與本寂生活年代十分接近,故其記載尤為可信。
後代不少僧史燈錄著述其實也多取《祖堂集》之說。如: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成書的《景德傳燈錄》卷17曰:“撫州曹山本寂禪師,泉州莆田人也,……年十九出家,人福州福唐縣靈石山。”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成書的《禪林僧寶傳》卷1曰:“撫州曹山本寂禪師……年十九,棄家人福州靈石山。”
南宋淳祜十二年(1252年)成書的《五燈會元》卷13曰:“撫州曹山本寂禪師……年十九往福州靈石出家。”
元55t十四年(1354年)成書的《釋氏稽古略》卷3曰:“江西撫州路曹山禪師名本寂……年十九歲,往福州靈石出家。”
他如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135"興化軍·仙釋”等,也均正確記載本寂是“人靈石山為僧”。但本省著名方誌只有《閩書》卷137見載本寂“往福州靈石出家”,康熙《福建通志》卷51載“入靈石為僧”。其他許多有關方誌如宋《三山志》、明《八閩通志》、《閩都記》、《福清縣誌》等等史志反而漏載本寂出家於靈石山的史實,這或許是受了“雲名山”的困惑而有意不載。
福清靈石山被誤作“福州雲名山”是很容易理解的。“福清”古名“福唐”,屬福州管轄,故與稱福州並無矛盾,而且此稱於僧史常見。而“靈(霓)”與“雲(霎)”二字繁體均為“雨頭”,形體相近;“石”與“名”二字也頗相似,這樣就很容易出現訛誤。其致誤原因可能是贊寧筆誤,也可能是傳抄或雕板時刻工之誤。實際上,《宋高僧傳》原書誤字極多。“本寂”傳記開頭的“泉州蒲田人”中“蒲”也顯為“莆”之誤。贊寧為杭州人,在古代文化傳播手段十分落後情況下,記述出錯是不足為怪的。
本寂出家於靈石山已無可疑,但是《祖堂集》及諸書卻未明確記載他出家於靈石山的什麼寺院。查宋《三山志》、明《八閩通志》等書記載,唐代靈石山建有翠石院,後得宣宗賜額改“靈石俱胝院”,即今靈石寺。今靈石寺門坊有聯曰:“九疊已荒墟,復振翠石光古蹟;三門翻勝景,喜看天壽換新顏。”翠石即靈石寺原名。唐代靈石山上除翠石院外,別無其他寺院,可見,本寂出家處為靈石山翠石院無疑。《祖堂集》卷19的《(靈)觀和尚》傳中附有一則洞山良價與本寂的答問,它也直接為本寂出家寺院提供了證據。文曰:“洞山云:‘什麼處出家?’對云:‘碎石院,”’因是記錄師徒對話,故把“翠石院”聽成了“碎石院”。“翠、碎”古音相同,無可非議。明末福清高僧即非的《福清縣誌續略》卷廣靈石山”條也明載:“唐曹山本寂和尚、宋鼎需懶庵禪師俱在此出家”。以上記載可互相印證。

師承

本寂生於唐開成五年(840年),他19歲到靈石山翠石院出家,故其時應為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但是本寂出家靈石的傳法師父為誰,他書均未記載,只有《靈石山寺志》明確記載其師即靈石開山祖師俱胝和尚。《靈石山寺志》卷3《僧寶志》本寂傳載:“曹山本寂禪師,諱耽章,莆田黃氏子,誕於開成庚申歲(N0年)。胞兄為涅槃和尚。至年十九,乃大中戊寅(858年),師俱胝和尚出家。經六年,方剃染受具。尋謁悟本於洞,盡得洞上之道……”
關於本寂師父俱胝和尚,宋《淳熙三山志》卷36“福清縣寺觀類四,僧寺”“靈石俱胝院”條記載了其法跡。略曰:“先是,唐武宗時,僧元修始庵於此,誦《七俱胝咒》,治疾祟。元結詩:‘萬計千謀總不真,虛將文字役心神。俱胝只念三行咒,自得名超一世人。’後深入岩谷中,人以為遁去矣。有蔬甲泛流而下,乃沿源訪而得之,再往則廬已虛矣。蓋避會昌禁也。宣宗時出,詣闕。貢金買山,始創精舍,名‘翠石院’。至是錫今額。光啟三年(887年),將死,書云:‘吾初住庵,刀耕火種,造伽藍,買莊田,供僧待客,未嘗緣化……’”
《靈石山寺志》卷3亦有其傳:“開山俱胝和尚,諱元修,里族姓氏未詳。初,武宗時,結庵於此,常誦《七俱胝咒》,故名。鄉民有疾祟,輒請治之。後深人岩谷中,人以為遁去矣。時有蔬甲泛流而下,乃沿源訪而得之。再往,則廬已虛,蓋避會昌禁也。宣宗大中四年,出請闕,貢金買山,始創精舍名‘翠石院’。時元結有詩贈曰:‘萬卷千章總不真,虛將文字役精神。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示寂,謚‘慧勝’,塔於寺左菜園壠。”這些記載清代又被編人《福清縣誌》有關人物傳記。
從寺志記載中可知,本寂師父俱胝,名元修,里籍未詳,應不是本地人。說他與洛陽人著名詩人、進士元結(字次山)相友善,是逃避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年)的禁佛運動而南來的北地僧人。但查元結生於719年,卒於772年,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恢復佛教、俱胝“詣闕”(赴京城)時,元結已死78年了。那么,《靈石山寺志》說的“時元結有詩贈曰”時間上是對不上號的。元結平生未至閩中,況其集中也無此詩,再說據《三山志》記載,俱胝卒年為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他與元結卒年(772年)更相差達115年,這也難以認為他們是同一時代的人。故後人或疑此詩作者應為北宋宦閩詩人元絳之訛,當然只是題詠而非贈詩,這似有一定道理(見陳尚君輯《全唐詩續拾》卷15)。
俱胝和尚,以念《七俱胝咒》而得名,擅長為鄉民治疾除祟。根據這些特點,又似可推定他屬於密宗僧人,而不是禪宗弟子。因為佛教密宗就是以念真言咒語為修持的主要內容,並且也熱衷於為人消災治病、驅鬼祈雨等法事。故密宗又有“真言宗”之稱。密宗最早是由來華的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及弟子不空通過翻譯弘揚印度密教經典教義而形成的。由於唐玄宗的支持,得以流行全國。唐代,王公貴族多信奉密宗,至唐末達到極盛。聯繫俱胝元修曾詣闕面聖,得賜寺額的事跡,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俱胝原是密宗僧人。因此,晚唐的靈石山翠石院很可能是密宗道場。
本寂最初依止之師既為俱胝和尚,可見他早先所習者亦應為密宗。具體說,他自19歲入靈石,至25歲俱胝方許其受戒,他在靈石翠石院學習了整整6年的密宗。本寂後來赴江西參謁洞山良價,改習禪宗,密室承旨,默傳心要,成為創宗立派的一代高僧。唐宋時代,許多著名禪師,多有這種轉益多師的學道經歷。
另外,本寂卒年諸書均載為唐天復元年(901年),世壽62歲。惟南宋志磐的《佛祖統紀》記其卒年為天復三年(903年),以理度之,“三”、“元”手寫體相近,“三”或為“元”之誤。

語錄

附:《曹山本寂禪師語錄》(摘錄)
(一)紙衣道者來參,師問:“莫是紙衣道者否?”云:“不敢。”師云:“如何是紙衣下事?”道者云:“一裘才掛體,萬法悉皆如。”師云:“如何是紙衣下用?”道者近前應諾,便立脫。師云:“汝只解恁么去,何不解恁么來?”道者忽開眼問云:“一靈真性,不借胞胎時如何?”師云:“未是妙。”道者云:“如何是妙?”師云:“不借借。”道者珍重便化。師示頌云:“覺性圓明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瞭然無事昔時人。”
個人語錄
(二)僧舉陸■大夫問南泉姓什麼?南泉雲姓王,■雲王還有眷屬也無?南泉雲四臣不昧,■雲王居何位?南泉雲玉殿苔生。問師:“玉殿苔生意旨如何?”師云:“不居正位。”僧云:“八方來朝時如何?”師云:“他不受禮。”僧云:“何用來朝?”師云:“違則斬。”僧云:“違是臣分上,未審君意如何?”師云:“樞密不得旨。”僧云:“恁么則■理之功,全歸臣相也?”師云:“你還知君意么?”僧云:“方外不敢論量。”師云:“如是如是。”
(三)僧問:“如何是無刃劍?”師云:“非淬鍊所成。”僧云:“用者如何?”師云:“逢者皆喪。”僧云:“不逢者如何?”師云:“亦須頭落。”僧云:“逢者皆喪則固是,不逢者為什麼頭落?”師云:“不見道能盡一切。”僧云:“盡後如何?”師云:“方知有此劍。”
(四)僧問香嚴:“如何是道?”香嚴云:“枯木里龍吟。”僧問:“如何是道中人?”香嚴云:“髑髏里眼睛。”僧不領,乃問石霜(青原下四世,慶諸禪師):“如何是枯木里龍吟?”石霜云:“猶帶喜在。”僧云:“如何是髑髏里眼睛?”石霜云:“猶帶識在。”又不領,乃問師:“如何是枯木里龍吟?”師云:“血脈不斷。”僧云:“如何是髑髏里眼睛?”師云:“乾不盡。”僧云:“未審還有得聞者么?”師云:“盡大地未有一人不聞。”僧云:“未審枯木里龍吟是何章句?”師云:“不知是何章句,聞者皆喪。”遂示偈云:“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髏無識眼初明;喜識盡時訊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
名言
(五)僧問:“學人通身是病,請師醫。”師云:“不醫。”僧云:“為什麼不醫?”師云:“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六)師一日入僧堂向火,有僧云:“今日好寒。”師云:“須知有不寒者。”僧云:“誰是不寒者?”師策火示之。僧云:“莫道無人好。”師拋下火。僧云:“某甲到這裡卻不會。”師云:“日照寒潭明更屆
(七)僧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師云:“兔角不用無,牛角不用有。”
(八)問:“如何是常在底人?”師云:“恰遇曹山暫出。”云:“如何是常不在底人?”師云:“難得。”

詩偈

本寂所作之詩偈,今所知者,共有13首。現錄如下:
贈廊壁
蕭蕭秋風送暮鐘,江門束鹿傍蒼松。
野人耒與朝家事,早晚焚香拜九重。
(見清鄭工臣編《莆風清籟集》卷48)
示紙衣道者頌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味,心差耒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景,識鑒多端喪本真。
若向句中全曉會,瞭然無事昔時人。
示“枯木里龍吟”章句偈
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髏無識眼初明。
喜識盡時訊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
就“吾法宗要”作偈
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毒頑空。
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
出語直教燒耒著,潛行須與古人同。
無身有事超歧路,無事無身落始終。
讀杜順傅大士所作法身偈作並注(注略)
渠本耒是我,我本耒是渠。
渠無我即死,我無渠即余。
渠如我是佛,我如渠即驢。
耒食空工俸,何假雁傳書。
我說橫身唱,君看背上毛。
乍如謠白雪,猶恐是巴歌。
(以上均見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卷1)
頌一首
傘年田耒熟,來年種有期。
愛他年少父,須得白頭兒。
(見《祖堂集》卷20“隱山和尚”傳)
五相偈(五首)
白衣須拜相,此事不為奇。
積代簪纓者,休言落魄時。(正中偏,示君位)
子時當正位,明正在君臣。
未離兜車界,烏雞雪上行。(偏中正,示臣位)
焰里寒冰結,楊花九月飛。
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正中來,示君視臣)
工宮初降日,玉兔耒能離。
未得無功旨,人天何大遲。(偏中至,示臣向君)
渾然藏理事,朕兆卒難明。
威音工未曉,彌勒豈惺惺。(兼中到,示君臣合)
四禁偈
莫行心處路,耒掛本來衣。
何須正恁么,切忌未生時。
(以上均見《五燈會元》卷13)
示學人偈
從緣薦得相應疾,就體消停得力遲。
瞥起本來無處所,吾師暫說不思議。
(見《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卷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