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全碑明初拓本
- 館藏地點:陝西省西安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
- 出土地點:陝西郃陽縣舊城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文物介紹碑高253厘米,寬123厘米。碑陽20行,一行45字,隸書,碑陰題名五列。明萬曆初年,該碑在陝西郃陽縣舊城出土。明代末年...
此碑於明萬曆初在郃陽(今陝西合陽)莘里村出土,傳碑石在明代末年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後的拓本。現保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藏有明拓本。《曹全碑》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記載...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碑高253厘米,寬123厘米。碑陽20行,行45字,隸書,碑陰題名5列。無額。湖南省博物館藏《曹全碑》拓本,“卣”字半缺,線斷痕自一行...
本帖選取《曹全碑》明初拓本,逐字放大,編排成冊,同時為了便於廣大學書者更深入地賞析和更準確地臨習,在編輯過程中運用計算機技術剔除原帖文字周圍漫漶不清、干擾字跡的污痕,還原字跡清晰的面目,對字跡破損部分也在嚴格尊崇原貌的基礎...
”曹全碑是習漢隸者必修之範本。曹全碑在明代萬曆年間,於陝西合陽城外出土。相傳出土時碑文字跡保存完好,字口清晰,當即拓出數張拓片,之後,移至鄒陽城內時,損壞了首行末“因”字之右半,故“因”字未損之拓本稱城外本,亦稱初...
碑陰『因』字未損本為明初拓本,『因』字已損而碑未斷者則為明末拓本:內容簡介 《學生書法20練(筆法篇):》由張百軍主編,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學生書法20練(筆法篇):》是一套珍秘的私塾書法學習方案,回歸傳統單鉤、雙鉤習字之...
《歷代珍藏碑帖精選系列·曹全碑》是2010年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晶亮、伊萩水。內容簡介 《歷代珍藏碑帖精選系列·曹全碑(初拓本)》主要內容:隸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書寫,是文字發展的一個重要...
碑陽刻文二十行,行四十五米;碑陰刻文五行,上列一行,二列二十六行,三列五行,四列七行,五列四行。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一六七二年)碑石斷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明代拓本。《曹全碑》因出土時間較晚,故碑文保存完好如新刻,...
《神策軍碑》。全名《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崔鉉撰,柳公權書。楷書。唐會昌三年(843年)立。原碑立於唐禁內,不能隨便椎拓,又早佚,故流傳極少。碑石大小不明。拓本已裝裱成上下二冊,只存上冊27開。下冊早已失傳。上冊...
碑陽刻文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陰刻文五列,各列行數、字數各不相同。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一六七二年),碑石中間斷裂為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明代拓本。內容簡介 《歷代名碑名帖集聯叢書:漢曹全碑集聯》因出土時間較晚,故碑文...
《碑刻集聯影印叢帖:漢曹全碑集聯拓本》內容簡介: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此碑石黑明如塗油脂,光可鑑人,書體是用隸書寫成。文字清晰、結構舒展、字型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秀麗而有骨力...
《中國歷代名碑名帖精選系列-曹全碑(清拓本)》是2007年河南美術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劉文華、薛海洋。內容簡介 晉朝衛恆在《四體書勢》中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日隸字。)(隸書者,篆之捷也。)就...
東漢《曹全碑》版本考略 漢碑之最舊拓者 北魏《中嶽嵩高靈廟碑》明初拓本 北魏《封君夫人長孫氏墓誌》《鄭羲下碑》及雲峰諸山北朝石刻文字 北魏《張黑女墓誌》歐陽詢書《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集王聖教序記》版本略述 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