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象藝術

書象藝術

以漢字作介質,避開傳統書法的所有表現程式而進行原創性的創作,就是書象藝術。它的誕生源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出現了一批有志有識之士,試圖避開傳統書法表現程式,回到漢字的源頭,走向最初找尋根本,以承受書法之大任擔當起中華二十一世紀新文化傳承——由此思潮而引發的“當代新書寫運動現象”,而這也是學者稱之為廣義的“書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書象藝術
  • 誕生:上世紀八十年代
  • 代表人物谷文達、吳華
  • 文獻:《新書象》
書象藝術,廣義之定義,狹義之定義,代表人物,書象藝術產生的背景,源自,確立,內涵與意義,有關書象藝術的文獻,書象藝術雜誌,中國現代書象,現代書象藝術面面觀,

書象藝術

廣義之定義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出現了一批有志有識之士,試圖避開傳統書法表現程式,回到漢字的源頭,走向最初找尋根本,以承受書法之大任擔當起中華二十一世紀新文化傳承——由此思潮而引發的“當代新書寫運動現象”,學者稱之為“書象”。(《書象藝術的由來》作者阮雲華

狹義之定義

以漢字作介質,避開傳統書法的所有表現程式而進行原創性的創作,就是書象藝術。

代表人物

邱振中邱振中
早期以邱振中徐冰
谷文達、吳華為代表,中後期以魏立剛安東為代表。
谷文達谷文達

書象藝術產生的背景

源自

1979年,美學家劉綱紀所寫的《書法美學簡論》出版,引起很多人關注,展開了激烈論戰。
1984年底,阮雲華就《書法美學簡論》曾與該書的著作者劉綱紀書法家王學仲二位先生私下各有過一次書信對話,在信中,筆者提出了“著書要跟隨時代”和“書法亦要與時俱進要創新”這兩個觀點,獲得大家的認可和贊同。這期間,新書寫思潮風起雲湧,各大主張層出不窮。 具體來說,分三個階段(王冬齡語):
劉綱紀給阮雲華的回信劉綱紀給阮雲華的回信
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由畫家們啟動的“現代書法”運動,它標誌著“現代書法”的面世。其理論依據是“物象論”,漢字書寫重新回到“類物象形”的原始階段,這次原始的回歸併不是歷史的重複,旨意以繪畫方式改造書法。
第二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其理論產生於對前一階段的否定,重點放在對書法本質主義的追問與詰難,物象的因素被否定,抽象的因素得以重視。書法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等學說相續誕生。
第三階段(90年代後期進入的):強調現代書法的文化歸屬,在全球化的語境中的文化身份言論的重點。
當時出現對現代書法的幾種歸類:
“傳統派”和“現代派”。“傳統派”又分“純古典派”、“新古典派”、“學院派”;“現代派”又分為“文字象形派”和“書法主義”。(*〈中國書法現代史〉劉宗超著)
“書法字象”、“書法繪畫”、“書法構成”、“書法觀念”、“書法行為”、“書法裝置”、“書法解構”(“現代書法”的含義·高天民)
“字畫派”、“動勢派”、“幾何派”、“製作派”、“行為派”、“筆意派”、“墨意派”、“字意派”、“詞意派”、“非字派”、“非幅派”、“非寫派”、“非人派”(朱青生·中國現代書法的層次與方向)
1994年劉驍純在他的《書法·書寫·書象》中,將現代書法運動中出現的新的表現形式概括為“書象”;之後,現代書法運動處在概念混糊時期。這時期,理論界無人對劉驍純提出的“書象”作認真、深入的思考。

確立

直到2006年10月5日,阮雲華憑著理論直覺在與安東策劃其作品展覽時,以題為作“雲在山頭·月在水面”的對話一文(發表在2006年10月版的《中國藝術家》報),將書象藝術以學術的名義,作為概念正式公開倡議。之後以魏立剛安東等一批青年藝術家相續於2007年2月和4月始,以書象藝術名義,多角度,多方位交流,辦展。

內涵與意義

書象藝術的產生是有其內在邏輯關係的,這反映在兩方面:歷史上的,學術上的。西方的藝術是建立在視覺邏輯上的一門科學,書象藝術也是基於此邏輯,是把文字元號作為一種實物的參照,進行意象或者心象的抒發,從而產生新的(指具有原創意義的)象形語言,構成新的表現形式,成為書象藝術的邏輯內涵。
書象藝術是中國當代真正具有本土意義的原創抽象藝術形式,它的確立,將預示著把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以新的面貌帶到了當代文化語境中,繼往開來。
邱振中的作品邱振中的作品
魏立剛作品魏立剛作品

有關書象藝術的文獻

書象藝術雜誌

根據阮雲華先生的回憶,“當時作為本土的原創藝術雖然被藝術家轟轟烈烈地搞著;而在理論界卻表現得較為冷靜,除了理論家劉驍純一直在關注著外,其他理論家還在為這個新的藝術語言形式之概念爭論不休,基本上沒有什麼其它動作,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到了2006年,引起了我的注意。也因此有了《書象的由來》理論梳理和這本電子雜誌。原本想通過它將書象藝術建立起來,只是沒有想到這雜誌的生命只有兩期的壽命。”
《新書象》電子刊物·創刊詞(全文/阮雲華
創刊號目錄創刊號目錄
以書象名義設立一個平台是很久以前就想做的事了。拖至今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書象作為藝術現象,需要全面釐清和評估;其二,書象作為一個概念需要時間思考。基於此,該工作就只能留在今日來做了。
創刊號封面創刊號封面
書象是什麼?以筆者的角度看,它含有兩個層面:作為本平台的和作為藝術活動現象的。前者的含義比較寬泛,即指當代那些在文化藝術領域所發生的一切現象,統稱為“書象”。書,即文化;象,所含的藝術文化百態萬象。而後者,則指:凡是以漢字為介質的,並對其解構與重建,在進入的過程中,重視自我的個體意象的建立之藝術活動的,可歸為“書象藝術”。
當著手準備這一工作時,忽然覺得自己像個接生婆。筆者曾跟安東開玩笑,說“自己就是個催生婆,書象在你們這些藝術家的肚子裡孕育了多少年了卻不見動靜。你們倒不急,我只好自作主張趕來找你們做催生工作了。”話被放了出來。只好硬著臉皮,一鼓作氣。將這個弱小的生命降臨於世。
不知是個早產兒還是個晚產兒,總之是剖腹產了。在這個多事之秋的年代,這個弱小的生命能存活多久,倒成了朋友間最為關注的事。也是筆者十分關切的問題之一。現在,不管怎樣,作為多事的“父親”,它活一天,就要承擔一天的責任。(該文獻最早轉載於“書象·我的陽台”QQ空間中,轉載標題為“新書象<創刊>號 ”轉載時間2009-8-20 09:02)

中國現代書象

理論家劉驍純在這本《中國現代書象》(傅京生/著)所作的中說:“‘書象’所針對的對象包括傳統的書法和文字,甚至也可以兼容傳統的圖形符號。但從純粹理論上講,我又認為書法是軸心。或者可以換一種說法,狹義‘書象’是針對中國傳統的書法而言的,廣義‘書象’的針對性可以兼容中國和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字和符號;狹義‘書象’指書法之象,廣義‘書象’可以兼容文字之象甚至符圖之象。”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劉先生強調:“我不以旁觀者而繼續以參與者的身份寫這篇短序。”說明這位理論家開始重視(該書是2011年8月1日出版的)這個理論問題了。而就“書象藝術”與阮雲華先生所提出的相同點在廣義上的異曲同工,而狹義上的不同則在於認識與表述上的差異。

現代書象藝術面面觀

由吳華編著,該書只是從廣義的角度關注這個藝術“現象”,具體的立足點則如該書的摘要所指出的:“本文以新的視點,重新闡釋"'85新潮美術"及其前後發生在中國及世界各地的"現代書象"現象,指出這一現象並非偶然,其實質正是源遠流長的中國非具象藝術與世界藝術大潮流不斷碰撞、交融的結果,而由此生成的這一縱貫古今、橫貫東西,觀念不斷更新、表達更加多元的藝術,則向我們再次提出了建構中國現代藝術理論的迫切話題.”因此,嚴格意義上說,是從廣義的角度為“書象藝術”可供分析研究的珍貴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