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詩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萊陽
- 出生日期:1844年
- 逝世日期:1914年
- 主要成就:清末農民起義領袖
成立“聯莊會”
反封建鬥爭的著名領袖
人物簡介,組織抗捐抗稅鬥爭,拜盟立會闖縣城,為百姓挺身而出,成立“聯莊會”,討還“積穀”失敗,討還“積穀”勝利,舉刀揮眾戰官軍,激怒曲詩文,宣布武裝起義,墜馬受傷 被迫收兵,起義失敗,至死不屈,圖片相冊,
人物簡介
姓 名:曲詩文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山東萊陽
出生年月:1844年
犧牲日期:1914年
組織抗捐抗稅鬥爭
1910年,萊陽遭災,麥收無望,當地貪官污吏卻借舉辦“新政”為名,增設苛捐雜稅,百般勒索。是年4月21日,他召集各村代表20餘人,在縣城西北唐家庵聚會,商量成立“聯莊會”,以聯合各村民眾抗捐抗稅,並向官府劣紳討還“積穀”,被推為會長。不久又聯合50多名骨幹分子,再次“拜盟立會”,發誓“反對‘新政’,抗不納捐”。5月21日,率領數千鄉民赴縣署,要求清理官紳侵吞的“積穀”,減免稅捐,官府下令拘捕。6月10日,在城西九里河集眾四、五千人,再次向縣令朱槐之提出清算積穀,廢除苛捐的要求。並於次日赴柏村莊,拆毀劣紳王景岳院宅,聲言進城嚴懲貪官污吏,朱槐之不得不同意“聯莊會”的要求。6月27日,奎保接任縣令,推翻“聯莊會”要求,並下令鎮壓。7月3日,他傳令集眾於南嵐村,正式宣布起義,發布檄文,痛斥清統治者“行苛政,陰險慘毒”,並莊嚴宣稱。“今天賜我以濟民之任,吾必殺盡貪官污吏與諸紳士,斬草除根。”遂將人馬分為四路,圍攻萊陽城,參加起義民眾達數十萬。7月10日,登上城北亭山,指揮發炮轟城。並曾親自橫刀跨馬,率隊發起猛攻,但幾次攻城皆未奏效。起義失敗後,逃往外地。1911年武昌起義前,聯合招遠縣郭福年謀再次攻打萊陽,未果。1914年從外地潛回家鄉,繼續聯絡各鄉民眾,進行鬥爭。是年秋被逮捕,關進萊陽監獄,後被押往煙臺。在獄中受盡酷刑,而終未屈服,不久被害。
亦作曲士文。生於1849年,系萊陽縣(今萊陽市)旌旗鄉柏林莊人。清末民初膠東農民抗捐抗稅起義領袖。年輕時學過拳棒,秉性耿直,辦事公正。1910年 (宣統二年)4月21日,因萊陽災荒,他邀約各村代表20餘人聚會唐家庵,成立“聯莊會”,
議定向官府劣紳討還社倉“積穀” (社倉創辦於1881年,是各鄉農民存豐年之谷,備災年之需),被推舉為“索谷”總指揮。從5月21日到7月4日,他率鄉民幾次與縣令交涉, 並“攔輿遞稟”,向下鄉視事的登州知府文淇求助未果,民眾激怒。6月
11日,他率眾四五千人,放火燒毀劣紳王景岳等的房舍,12日又燒毀漁池頭高酉峰、葉家莊陳裕德兩大劣紳的住宅,將儲糧分給饑民。山東巡撫孫寶琦派官兵抵萊鎮壓,所到之處,肆意淫掠屠殺百姓。曲詩文與鄉親忍無可忍,遂於1910年7月4日集合三四萬人於九里河畔宣布起義, 並任總指揮,人稱“曲大帥”。7月10日,起義軍包圍萊陽城。他登上城北亭山,指揮攻城。因城防甚嚴,3天攻城不下。官府一面從內部瓦解起義軍,一面派遣大批官軍圍攻起義軍營地。起義軍腹背受敵,終因糧盡彈缺,傷亡慘重而失敗。1911年(宣統三年)秋,曲詩文聯合招遠郭福年,準備再舉。後因郭被害未成,曲詩文被迫去東北。在其影響下,招遠、榮成、濟寧、肥城等地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民眾抗捐抗稅鬥爭。1914年秋,曲詩文潛回家鄉,準備繼續組織起義,由於劣紳告密不幸與其長子曲洪彥、三子曲洪昌同時被捕,押送煙臺鎮守使公署。在獄中,父子受盡酷刑。3個月後,被害於煙臺西南河,時年65歲。
拜盟立會闖縣城
曲詩文(公元1849年—1914年),萊陽城西柏林莊人。他自幼務農,一直 過著貧苦的生活。領導抗捐抗稅鬥爭這年,他已年逾 花甲。由於他性情剛直,見多識廣,又樂意為窮鄉親 抱打不平,因而深得民眾愛戴,人們都叫他“曲大爺”。
為百姓挺身而出
宣統二年春天,萊陽遭遇寒霜,麥收無望,糧價 飛漲,鄉間斷糧絕炊的農戶“十居其九”。這時,當 地的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根本不顧饑民死活,卻借 推行所謂“新政”之名,增設種種苛捐雜稅,向人民 肆意攤派,百般勒索,致使人民的負擔“驟增至數十 倍”。面臨春荒,老百姓已無法餬口,再加上封建統治 者的橫徵暴斂,更使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曲詩文 挺身而出,他決心通過鬥爭,為鄉親們爭得一條活路。
成立“聯莊會”
1910年三月十二日(公曆4月21日),曲詩文召集各村 代表二十餘人,在縣城西北的唐家庵聚會,商量成 立“聯莊會”,以聯合各村民眾抗捐抗稅,並議決同時 發動眾鄉親,向官府和劣紳討還“積穀”。“積穀”本 是早年各鄉人民儲存的一萬多石備荒糧。但後來官紳 朋比為奸,竟將全部積穀變賣侵吞。各鄉人民對此事 早就氣憤填膺,如今曲詩文號召清算討還“積穀”,立 刻得到廣大民眾的熱烈擁護。不久,曲詩文又聯合五 十多名骨幹分子,再次“拜盟立會”,發誓“反對‘新 政’,抗不納捐”,決定立即率領各村民眾去縣衙請願 示威。會上,大家一致推舉曲詩文為總指揮,由梁好 泊村的於祝三負責聯絡,並以“轉牌”傳令各鄉,要 求一鄉鳴鑼,眾鄉皆出。
討還“積穀”失敗
1910年四月十三日(公曆5月21日),曲詩文帶領數千鄉民, 浩浩蕩蕩闖進萊陽縣城,嚴正要求官府迅速清理“積穀”舊賬,減免苛捐雜稅。縣令朱槐之嚇得魂不附體,連忙答應十日內結清谷賬,缺者追賠。不料,請願隊 伍剛剛退出縣城,朱槐之臉色一變,急令屬下緊閉城 門,馬上趕製數百副鐐銬,揚言要捉拿曲詩文等人。他還暗中通知侵吞“積穀”的劣紳趕快逃匿,並邀請 清軍巡防隊、水師營官兵八十名到縣城防守。
討還“積穀”勝利
五月四日(公曆 6月10日),曲詩文又在城西九里河集合四、五千人,再次向朱槐之提出清算積穀、廢除 苛捐的要求。朱槐之見眾怒難犯,便狡猾地聲稱,苛 斂捐稅和侵吞積穀,“皆王景岳所為,官實不知”。王景岳是柏林莊著名劣紳,一向勾結官府,欺壓百姓, 魚肉鄉里,民眾恨透了這條地頭蛇。次日,曲詩文即 率鄉民來到柏林莊。王景岳早已逃遁,鄉民們見狀一 擁而上,動手拆毀了王家的深宅大院,把拆下的門窗 樑柱運到九里河灘,付之一炬。接著,曲詩文集合數 萬民眾,聲言進城嚴懲貪官污吏。朱槐之聞訊大驚失 色,慌忙派人出城與曲詩文談判。曲詩文代表“聯莊 會”提出:立刻懲辦“三害二蠹(dU渡)”;清算“積 谷”;免除一切苛捐雜稅等。同時,為防止官府搪塞變 卦,要求立碑為憑,並發布曲詩文等無罪的文告。朱 槐之為勢所迫,只得一一答應。訊息傳開,廣大民眾 無不拍手稱快。
舉刀揮眾戰官軍
激怒曲詩文
宣布武裝起義
五月二十七日(公曆7月3日),曲詩文傳令集眾於南 嵐村,正式宣布武裝起義。他發布起義“檄文”,痛斥 清朝統治者“行苛政,陰險慘毒”,莊嚴宣稱:“今天 賜我以濟民之任,吾必殺盡貪官污吏與諸紳士,斬草 除根。”縣城外九里河一帶成為起義隊伍活動的基 地,大營就設在柏林莊的大廟內。曲詩文又將隊伍分 為四路,分別由於祝三、李壽山、馬老三,錢金山任東西南北各路指揮,決定各路人馬迅速包圍萊陽城。當時,參加起義的數十萬民眾,都自備食物,駐紮於沿河岸邊,並晝夜輪班趕製火藥、大炮,誓與官軍決一死戰。
墜馬受傷 被迫收兵
六月四日(公曆7月10日)上午,曲詩文登上城北亭 山,指揮發炮轟城。炮聲一響,起義民眾蜂擁而進, 殺聲震天,但城防甚嚴,難以攻破。隨後,曲詩文命 令從城東北、西北兩處發炮攻城,又派人設法靠近城 牆,埋置炸藥,企圖炸開缺口,但數次爆炸,均未奏 效。攻城的第三天,曲詩文不顧年老,橫刀跨馬,身 先士卒,帶領隊伍發起猛攻。不幸,他於酣戰中墜馬 傷額,無法指揮,被迫下令暫時收兵。
起義失敗
萊陽城外連日來的炮聲,使面臨崩潰的清廷大為 恐慌,朝廷急命孫寶琦“趕快撲滅”曲詩文領導的這 支起義武裝。孫寶琦一面設法從內部瓦解起義隊伍, 一面派遣大批反動軍隊,攜帶洋槍洋炮,前往鎮壓手 持簡陋武器的農民起義軍。同時,他還無恥勾結霸占 膠州灣的德國侵略者,請求洋人協助剿殺這場起義。從六月七日(公曆7月18日)開始,經過幾天血戰,起義 隊伍傷亡很大,糧食、彈藥供給嚴重困難,漸感不支。為減少損失,曲詩文率隊撤離柏林莊一帶。撤退中, 他指揮起義民眾,英勇抗擊尾隨而來的大隊敵人,但 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起義最後失敗了。
至死不屈
曲詩文領導的抗捐抗稅鬥爭雖然失敗了,但這場 鬥爭震動全國,揭開了山東辛亥革命的序幕,促進了 革命形勢的蓬勃發展。起義失敗後,在人民民眾的掩 護下,曲詩文逃往外地,埋名隱姓,輾轉藏匿。宣統 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前夕,他又聯合招遠縣郭福年,準備再次攻打萊陽城。至民國三年(公元1914 年),在北洋軍閥袁世凱的黑暗統治下,曲詩文從外地 潛歸家鄉,繼續聯絡各鄉民眾,動員人民與反動統治 者和封建勢力進行鬥爭,因此遭到敵人的仇視和搜捕。
這年深秋的一個夜晚,曲詩文剛從外地回到家中, 就聽見有人叫門。他披衣出來開門,幾個奸細和官兵 一擁而上,把他捆了起來。接著,曲詩文的大兒子曲洪彥和三兒子曲洪昌也被一起逮走。在萊陽城大牢 里,曲洪彥被吊起來抽打,曲詩文眼見兒子遍體鱗傷, 卻不吭一聲,最後,他對緊咬牙關的曲洪彥說:“真不愧是曲詩文的兒郎!”三天后,萊陽縣知事周大封將曲詩文押送煙臺。在袁世凱的爪牙煙臺鎮守使聶憲藩的衙門裡,曲詩文遭到殘酷拷打,腳上全被釘上鐵釘, 受盡了酷刑。可是這位六十五歲的老英雄毫不屈服,對著折磨他的獄吏說道:“你爺爺我不在乎,還有什麼新鮮好‘吃’的,儘管都拿來我嘗嘗!”不久,曲詩文即被殺害。他用自己的英勇鬥爭和殷紅的鮮血,在山東近代人民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極為悲壯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