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抗捐是指清末山東萊陽農民為抗捐而發動的一次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萊陽抗捐
- 發生地點:山東萊陽
萊陽抗捐是指清末山東萊陽農民為抗捐而發動的一次起義。
山東萊陽人民起義,清末山東萊陽人民的抗捐抗稅鬥爭。山東萊陽人民起義,清末山東萊陽人民的抗捐抗稅鬥爭。宣統二年(1910年)萊陽人民“苛政重稅不堪其苦”,知縣朱槐之和地主等藉口推行“新政”, “於正賦外,更議加捐”。廣大民眾忍無...
據史籍記載,萊陽僅明、清兩代就有進土183人。 萊陽人民歷來富有革命鬥爭傳統。明末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左懋第不屈清廷,為國殉難;清末曲士文領導人民抗捐抗稅鬥爭。萊陽是中共黨組織早期在膠東半島開展革命鬥爭的中心地。膠東第一個...
與此同時,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萊陽有著優良的愛國主義傳統,湧現出聞名遐邇的民族英雄左懋第、“一代詩宗”清官宋琬、不事貴的山左大社首領宋繼澄、抗捐抗稅的起義領袖曲士文等一大批英雄人物。 萊陽市博物館主要由宋琬紀念館、...
萊陽抗捐鬥爭,清宣統二年(1910年)春,萊陽大霜,麥苗盡死。事件簡介 萊陽抗捐鬥爭,清宣統二年(1910年)春,萊陽大霜,麥苗盡死。知縣朱槐之又以籌辦“新政”為名,增加捐稅。萊陽人民在曲詩文領導下,要求以地方糧倉中的積穀抵充...
《萊陽事變實地調查報告書》是一份歷史資料。萊陽事變實地調查報告書,史料。清末山東旅京同鄉編。宣統元年(1910年),萊陽一帶人民掀起抗捐抗稅鬥爭,山東巡撫孫寶琦聞訊後立即派大兵鎮壓。清軍在萊陽奸淫擄掠,濫殺無辜,民眾死傷者四五千人...
分類編纂而成。分發難、聚眾、從逆、設卡、慘殺、攻城、抗軍、謠布、軍情、孽亡、起獲、避亂、雜誌、公款等十五類。書末還列有調查、編纂及檢閱諸人姓名。為研究辛亥革命前夕萊陽人民抗捐鬥爭的重要資料。有抄本多種傳世。
這些資料較真實地記載了宣統二年(1910年)萊陽、海陽一帶人民大規模的抗捐鬥爭及其在國內的重大反響,揭露了孫寶琦等縱兵殃民的種種罪行。所載史實可與《萊陽事變實地調查報告書》互補。為研究萊海民變的重要參考資料。後收入《近代史資料...
曲詩文(1849—1914)清末農民起義領袖。亦作士文,山東萊陽人,辛亥革命前,即清末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山東萊陽縣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人民抗捐抗稅鬥爭。曲詩文就是領導這場反封建鬥爭的著名領袖。翌年起義失敗,流亡他鄉,後被捕,...
1910年,萊陽爆發了一次著名的農民抗捐抗稅鬥爭。鬥爭以流血和失敗結束,但它給清朝地方官府以沉重打擊。這是萊陽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震驚全國。發起人曲士文,是柏林莊村人。名人 曲士文(1849~1914)。又名曲詩文,為人公正耿直,行俠...
第五章 1910年萊陽抗捐抗稅運動 第一節 運動的興起 第二節 運動的失敗 第六章 1910年長沙搶米風潮 第一節 序幕的拉開 第二節 饑民的鬥爭 第三節 清政府的難題 餘論——民變與晚清覆亡的契機 附錄一1902年~1911年10月抗捐抗稅抗...
清朝末年,柏林莊村人曲士文(又名曲詩文)領導萊陽農民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捐抗稅起義。起義背景 清朝末年,清政府把對帝國主義國家大量賠款,通過各種苛捐雜稅轉嫁到農民身上,萊陽縣官紳也借舉辦"新政"名義,巧立名目,肆意勒索。在...
郭福年 郭福年(1877—1914) ,山東省招遠市廟子夼村人。農民起義首領。青年時,因生活所迫打家劫舍,殺富濟貧。1911年(宣統三年)與萊陽曲詩文起兵抗捐失利後,隱居招遠楊格莊。後被部下殺害。
主要著作:《萊陽文史資料》(煙臺新聞出版日山洪。年出版)、《某海抗捐運動》(中國科技文獻出版社1989年出版)、《驚天事變》和《龍門夜談》(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和1997年出版)、《中國煙臺畫冊》(中國新華出版社1998年出版)、《...